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长门之怨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王飞 时间:2025-02-07


文/王飞


西安浐灞国际港新寺村的西侧有一处遗址,让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汉代遗物。其中有“长乐未央”“天下无敌”“满院生辉”等瓦当,疑似汉代长门宫所在地。
  汉景帝时,皇后薄氏因无子被废,妃子栗姬和王美人皆因生子而得宠。栗姬长子刘荣被立为太子,王美人之子刘彻被立为胶东王。景帝姐姐刘嫖为馆陶长公主,生有一女,名叫阿娇,长得眉清目秀,十分漂亮。馆陶长公主原想把阿娇许配太子刘荣为妃,被栗姬一口拒绝,一气之下找到王美人,说愿将陈阿娇许配于胶东王刘彻。王美人听后满口答应,但景帝却因阿娇年长刘彻数岁而表示不妥。
  于是馆陶长公主与王美人商议,再找机会重提此事。他们选择景帝高兴的时候,二人分别带着阿娇和刘彻去见景帝,见面后两个孩子玩得很高兴,长公主对刘彻说:彻儿,我将阿娇许配给你为妻如何?当时只有五六岁的胶东王刘彻竟脱口而出:若得阿娇作妇,当金屋储之也。这便是“金屋藏娇”典故的来历。
  汉景帝看到两个小孩都很天真、活泼、可爱,便答应了这桩亲事。
  其后因有馆陶长公主从中协助,王美人和刘彻受景帝的宠爱日隆,栗姬和太子刘荣的宠爱也益见日衰。不久,栗姬忧郁而亡,太子刘荣被废。次年,即汉景帝七年(前150)刘彻被立为皇太子,王美人被封为皇后。
  10年后,16岁的太子刘彻登基,就是汉武帝,立陈阿娇为皇后。陈阿娇“‘擅’宠娇贵十余年”,但这十余年间她并未给武帝生下一男半女。此事大家都很着急。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在家宴招待武帝时,特意安排了一场侍宴献艺的歌舞表演。武帝从众多的歌女中,一眼看中了卫子夫,可谓一见倾心。平阳公主乘机将她送给武帝。临别时,平阳公主拍着卫子夫的肩说:他日但得尊贵,幸不相忘。
  卫子夫进宫后,被骄横的陈皇后直接禁锢冷宫。年轻的汉武帝不顾皇后反对,亲近卫子夫,立为妃子,对她宠爱无比。卫子夫不负皇望,连续为武帝生下三个女儿。陈皇后失宠怨恨,邀巫婆入宫压胜,事泄被废除,迁居长门宫。
  按照何清谷先生《三辅黄图校注》:“长门宫”条载“离宫,长安城东”。这里原是窦太主刘嫖即馆陶长公主的私家园林,名长门园。后来窦太主以其情夫董偃的名义献给汉武帝,作为拜祀汉文帝霸陵的行宫。武帝接手后,将它改名为“长门宫”。颇有讽刺意味的是,长门宫又成为幽禁陈皇后的地方。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就诞生在这里。
  废皇后陈阿娇为了挽回失去的皇后地位,奉黄金百斤,请当时著名的赋家司马相如替她写一篇《长门赋》,令宫女每天吟诵,希望汉武帝听到后能回心一顾。赋曰: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

  尽管司马相如有如椽之笔,但极尽哀怨铺陈之事,并未能打动武帝之心。此时武帝对卫子夫宠爱正炽,对陈阿娇抛来的橄榄枝不理不睬。两年后,卫子夫又为皇帝生下一子,取名刘据。后宫向来母以子贵,刘据被立为太子,卫子夫被册封皇后。陈阿娇彻底失望了,在长门宫忧郁而死,葬在其母馆陶长公主即窦太主身边的白鹿原上。这便是历史上的“长门之怨”。
  司马相如的《长门赋》使长门之名千古流传,长门宫亦成为“冷宫”的代名词。
  “冷宫”一侧还有两处车辙密布的古代道路。路面车辙分布密集紧凑,辙痕行进方向与古道走向保持一致。基本处于路面中部,少量车辙连续蜿蜒不断,大多数车辙或断续或逐渐消失或交错叠合。
  三义庄古道遗迹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蜿蜒,现清理南北长约105米、宽约30米,继续向东北延伸超出本次发掘范围,向西南延伸被现代道路阻断。
  谢二村古道遗迹位于遗址区东部,整体走向呈东北—西南向,长度260米,宽50至70米,路面清理后见约60余条车辙,部分车辙相互交错,车轮痕迹清晰可见。
  勘探表明,车辙宽0.14—0.26米、深0—0.16米,轴距2.2米。
  两处古道遗迹走向相同、形制相近,似为同一条道路。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谢二村古道被东汉墓葬打破,这为道路遗迹年代的断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其时代应该不会晚于东汉。
  对于秦汉时期道路遗址如何保存至今的疑问,考古人员认为道路从形态上看必然是古代平整的泥土路面,可以供许多车马分别通过。
  久而久之,路面就会被踩踏得非常坚固,就像石头一样硬,而且路面也会有一定的厚度。而时过境迁,道路被废弃了,就会被其他的泥土堆积掩埋,形成了一层层的堆积。如果没有人为的破坏,这种坚固的路面可以在泥土中保持几千年。
  考古人员把这条路面挖出来的时候,它仍然保持着很硬的状态,车辙附近还发现有疑似脚印及动物蹄印等迹象。只要外部扰动很少,各种迹象就会保存得十分完整。
  此外考古人员还在浐灞生态区一处考古项目里,发现了一段宽约2.5至3米、长约500米的墙基。
  这个墙基不仅夯层坚硬、厚度均匀、工艺精细,墙内还发现一些刻有“长乐未央”的瓦当。根据勘探材料显示,墙体目前已经发掘了近200米。
  墙基还有一个向北的拐角,墙的北面刚好就是新寺遗址,上述发现的两处古道刚好处于新寺遗址的南北两端,而新寺遗址被认为是西汉长门宫遗址,所以这道墙体遗址被专家认为很有可能就是长门宫遗址的南墙,为了解长门宫遗址的外围部分提供了新的资料。
  史上最出名的废妃居所,汉武帝废后陈阿娇的长门宫必属其列。
  千年之后,“金屋藏娇”的长门宫遗址引起人们的热议。有人竟为陈阿娇悲叹起来:当年金屋在,已成空悠悠。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愁。


编辑:晓佳

上一篇:听见雪落的声音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