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方英文:“采南台”里看书练字写文章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魏晓文​ 时间:2022-04-29



  方英文,陕西镇安人。1958年出生,1983年西北大学毕业。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毛笔写作,书文双美;风格峻拔,讥诮抒情。有各类作品五百万字,以三部长篇小说《落红》《后花园》《群山绝响》最具影响。《落红》获首届柳青文学奖,《后花园》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群山绝响》一出版即引起热烈反响。另有散文集《种瓜得豆》《燕雀云泥》《短眠》《情人夜宴》等十余种,及书法小品文集《风月年少》。再版率高,广受读者喜爱。并有英文版小说集《太阳语》、阿拉伯文版小说集《梅唐》。

《群山绝响》部分手稿

方英文手札



  书房,对作家而言,人生的一半在看书,另一半在写书,这个角落既是面子也是里子,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算是人生中非常特别的一个地方。

  方英文先生为自己的书房取名曰“采南台”,在西安雁塔区明德门小区一幢朝南的房子里。方英文说他大约20年前第一次看房时,“其中三个房间窗户都能采光,面对秦岭,满目明亮,一片朗然,顿生此处候我久矣”的感叹。于是拍板买下了这处房屋。“伫立阳台,送目南山,不由吟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于是乎,这书房有了“采南台”的名字。
  在散文《采南台记》里,方英文戏仿曹子建《铜雀台》赋诗一首:
  诵明德之地气兮,登吾庐以南望。
  越少陵之厚土兮,观太乙之苍茫。
  仰雁塔之穿云兮,俯曲水以流觞。
  招骊山之晓月兮,挽草堂之夕阳。
  念盛唐之长安兮,怀南山之故乡。
  无二乔之娱我兮,有琴棋与文章。
  也就是从2003年这篇《采南台记》始,方英文先生的很多文章和手札都在文末具“某年某月采南台”。
  在书房采南台里,方英文先后写了两部长篇:《后花园》和《群山绝响》。方英文说:书房里有个折叠床,母亲健在时,每年接来西安过春节,就睡折叠床。她看着我的背影写作,很心疼,常劝我:“少写点儿不行吗?世上的书又写不完。”我告诉母亲:“这跟你一辈子种庄稼一样,每天不下地挖几镢头,不拔几根草,心里总觉缺个啥。”
  在采南台书房里发生过哪些故事?方英文坦陈:书房里没有新奇故事,无非朋友来转一圈,然后到客厅就座,茶话。常有读者抱书来,签名自然是进了书房。“不妨露丑的是,采南台并不‘墨香’,倒是有点‘墨臭’”,方英文幽默地说:“原因是我觉得字不好,所以只配买十来块钱的‘廉价墨’。”
  对于采南台书房,方英文说,自己上班时,只能周末由单位回到家里,到书房来,看看书,练练字,写点小文章。自2018年退休后,离开单位院子,基本长住采南台了,依旧看书,练字,写文章。
  “我对书房很满意,因为我对物质要求很简单,冬不寒冷、夏无溽热,有吃有睡足矣!”方英文笑着说道:我无法理解阔人的生活,据说马桶都是镀金的——从早到晚蹲着马桶不起来吗?带泳池的花园别墅需多少人管理不麻烦吗?雇三个菲佣不闹心吗?看来一切简单就好,对于书房也是如此。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让他成为作家
  对于何时开始读书,方英文说,笼统讲一开始识字就开始了读书,但无法确定究竟六岁开始的还是九岁开始的。比较靠谱的回忆应是从阅读连环画开始的。“第一本正经书好像是《大诗人李白》,书不厚,注了汉语拼音的。”印象深的是书里说李白贪玩不下苦功学习,碰见一个老婆婆拿根铁棍要磨成绣花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于是下功夫学习。“现在想来这是杜撰的励志故事,老婆婆的教育引导法也未免太笨拙了吧——除非李白父母雇人表演的。”方英文如是说道。
  谈及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最有帮助的一本书,方英文告诉记者:“给我印象最深的书是一本《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因为这本书教会了我汉语语法,知道了主、谓、宾,定、状、补,掌握了划分句子成分,才考上了西北大学中文系,由一个农家子弟成了端公家饭碗的人,后来又成为一个所谓的作家。”方英文细细说来:“那是高考前夕,我在供销社发现它并买下来。那个年代,深山里的乡下没有书店,供销社偶尔进几本书来代卖。那本语法书所引用的案例,全是八个样板戏里的台词,一是时代特色,二也说明样板戏的语言千锤百炼,就其文本而言,我觉得也值得如今的写作者阅读参考。”

  “我读书比较杂”
  “我读书比较杂,文学之外的书读得多于文学书。”方英文觉得万事万物之间皆有某种神秘关联,只是我们多数俗人眼拙,看不清门道罢了。“我有时觉得多学习游泳,或许更可能有益于上山打猎,总归我偏爱阅读历史和人物传记。”
  至于读书时间多少为宜,方英文说没准,因人而异。2017年4月,陕西省直机关邀方英文去谈读书,后被整理为《每天读书一小时》,发表后传播甚广。在这篇演讲或称文章里,方英文说读书是精神上的吃饭,吃饭是生理上的读书。要自由阅读,或曰兴趣阅读而不应设什么条条框框。方英文主张多读无用书(指那种当下,甚或永远都不会带给你世俗好处的书)。这种无用的书一定很有意思,让你一读就想读完。
  方英文建议大家每天读书一小时,这样等于每天度过一小时隐士光阴,等于每天安安静静地、自私自利地享受一小时纯粹的自我存在感。如此坚持三个月,气质肯定起变化,胸襟也会不知不觉地开阔起来。
  对于如今好多人抱怨,甚至反感人们只刷屏不读书(网络和手机阅读),方英文说不可一概而论,“因为网上也有很多好文章,以及好书精选,甚至好书全本”。“读纸书更美些,起码看上去风雅”,方英文的回答无不体现着他惯有的“方式幽默”。
  方英文告诉记者,他看书好的篇目往往用毛笔抄一遍,那叫愉快、享受!方英文许多手札就是摘录好文章里的词句,信手写来。“抄录好文章时,你能体会出伟大作家的心率搏动,语言节奏之音乐美感,以及非凡卓越的识见”。李白诗文何以惊艳天地?因为他本人就是抄书的一把好手,通抄背诵了《昭明文选》呢。对于如今不少写作者只顾闷头写出数量,单纯追求发表率,方英文说自己是不大恭维的。

  毛笔写成的长篇小说《群山绝响》
  方英文经常用毛笔写手札,且小说《群山绝响》也全是用毛笔一个字一个字写的。方英文说在那段时间里,他每天早晨六点半起来,喝茶写字。大概写300字左右,七点半出门去上班。坚持写了三年,修改了两年,才最终完稿。书成后,安徽一家媒体称是“1949年后唯一毛笔写成的长篇小说”,方英文说这自己倒没想过,也无意追求这个。后来曾经有人要出高价买走这20卷稀罕的手稿,被方英文拒绝。
  “我就觉得毛笔写作愉快,有一种‘与古为徒’的喜悦感。”是什么时候形成用毛笔写字的习惯?“我儿时受家庭氛围影响,就爱写毛笔字。只是纯粹练书法浪费时间,不如合二为一,搂草打兔子。”方英文认为:古人毛笔书写,留下的名帖很少是为了“写书法”而写的,反而许多名帖和经典之作多是日常生活、信手记录。

  现实生活是作家唯一的“必读书”
  “阅读可以扩展我们有限的阅历,深刻了解人性与世界——也等于同时了解了我们自身”,这是方英文先生对阅读的看法。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列宁流亡国外时坐忘于图书馆阅读,说唯有那些安静阅读的人改变了世界。“‘改变世界’的指标有限,不大可能降临我们头上,但是通过阅读了解世界,无异于精神漫游、情操提升。”
  说到阅读就不能少了书,书也有经典与普通之分。大多数人也都有几本珍贵的藏书,方英文也不例外。“我的藏书不多,以历史地理类,诗词书画类居多,也有音乐类。”方英文认为:现有的书也不可能全读。其实人生也不必读太多的书,因为大多书没啥创见,文采上也稀松平常。“这当然是个人看法,难免欠妥,因为事实上比如某一本书,赞者以为绝妙,贬者以为狗屎——我看没必要争论,喜欢了去读,不喜欢了不读,两好。”
  方英文认为作家没有什么必读书。“作家不是做研究学者,学者总有必读书。比如研究《史记》,那么关于《史记》的前人今人及洋人所作的研究,关于司马迁本人的内容,恐怕都是‘必读书’,否则你就成不了所谓‘顶级《史记》专家’。但是作家不一样,因为作家观察并取材于生活就行了,现实生活是作家唯一的‘必读书’。”
  作家是阅读者也是写作者,也是被别人阅读着。对于自己的多部小说和散文集,最满意的是哪一部,方英文说:“我对我写的都满意,又都不满意。因为我是按‘满意’写成的,发表出版后才发觉某些地方或许可以写得更好,遗憾水泼出去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的作品每每被删,就很难过、很伤心。又一想,反正我写了,删是别人的过失,或曰无奈,更是时代的偏狭小气,不怪我。”“方式幽默”再次体现。
  对于新的创作计划,方英文告诉记者:眼下没有新创作计划,以后是否有也难讲,“正所谓‘世界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性’”。

  让人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对于阅读,于广大读者,方英文建议:人生一定要读几本好书!其中至少要有一两本书,值得一字一句读完,过段时间再读。不必求多读。“读多了无非炫耀社交圈,口若悬河,实则一塌糊涂,没意思。”方英文说。
  科技带来物质日益丰富,人们的闲暇时光随之日益增多,当此其时,健康明亮的文化生活需要跟进。人与社会的一切努力奋斗,目标只有一个:让人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采访结束时,方英文为《文化艺术报》的读者送上一句话:“《文化艺术报》之责任担当是明确无误的。《文化艺术报》办得不错,立足西安、辐射邻省、影响海内。文化信息量大,文化报道有深度,文艺各层面都眷顾到了,聚人气,温馨感。祝福《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魏晓文

编辑:晓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