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长安西望 丝绸之路考古纪事》(连载41)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海未平 时间:2024-12-11

文/海未平

石筑高台是东天山南北各个游牧文化遗址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遗存,它的功能和作用人们一直不甚明了。最初的时候,大家认为它用于祭祀。为了搞清楚它的真实面目,考古队决定发掘一座一探究竟。面对那个长20多米、高4米的庞然大物,考古队抱以谨慎的态度:小心翼翼地除去表土之后,再以其顶部中心为基点将其分为四个部分,先对其中的1/4进行发掘,意在查看石筑高台的剖面。“很快发现高台并非全是石筑,它的边缘用石垒成,内部填土,地层堆积也很丰富。结合剖面划分好地层后,我们决定先逐层发掘其内部填土,外围石圈暂时保留。”整个工作困难重重,进度缓慢。

很多考古工具在这里无法使用,手铲也很难使唤——工作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石子,用手铲刮一遍,磨损就会非常严重,而有些石头缝里的泥土,必须像剔牙一样,仔细掏取,或者要用毛刷轻轻刷掉。不到一个月,所有的毛刷都秃了。

石头是最大障碍。那些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墓葬,墓坑都挖得很深,而且为了防止盗掘,墓圹里往往填埋了巨石,轻则几百斤,重则上吨。清理这些巨石得动用大量人力,一点一点向外吊,如果石头实在太大,就得想办法破开后再向外清理。石筑高台的内部是要挖空的,土方量大,台高坡陡,人力车不能上下,搬石出土的工作只能人工操作。随着高台越挖越深,上上下下耗时耗力,考古队投入了十几个劳动力,效果却并不明显。

绘图也是一项庞杂繁复的工作。由于遗迹都是石块构成的,每块石头都要测量画图,画完之后,满图纸的小圈。习通源本科学的是电子专业,因为痴迷考古而考取了王建新的硕士研究生。这个方脸剑眉的小伙,眼晴清澈得像天空,十分直率和真诚。习通源把全站仪玩得溜溜转,他用全站仪测出每个遗存的坐标,再由任萌将其标在图纸上。这个过程比使用传统的平板仪快了很多。但是,巨大的工作量仍然使测量和绘图工作进展缓慢:仅仅高台和石围基址就花去了整整20天时间,画到最后,任萌说他看什么都是石头。习通源发出感叹:“任萌绝对是全国画石头最多的人,而我则是那个测石头最多的人。”

天气仍然是拦路虎。巴里坤地区昼夜温差大,紫外线辐射特别强烈。宋亦箫这个在长江边长大的孩子,刚来巴里坤就领略了这里的极端天气,不到两天时间,胳膊就被晒蜕了一层皮。关于巴里坤考古的记忆,宋亦箫的许多感受都是关于天气的。而且,这里到9月中旬以后就冷得无法开展野外工作了。

在将近3个月的时间里,考古队并没有完成预定的工作。12座墓葬发掘了9座,4座石围基址发掘了1个,4米高的石筑高台也仅仅挖下去了1米。王建新决定,2006年的发掘工作就此结束,下来是整理资料、总结经验,剩余的部分到明年再行发掘。

虽然说2006年的工作是一个半拉子工程,许多事情不如人意,留下诸多遗憾,但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还是严格按照田野发掘的规程,所有工作都做得严谨认真。当然,2006年也不是一无所获,墓葬中出土了很多文物,同时,考古队还发现了墓葬之间存在明显的形制演化。8月中旬,考古队还在巴里坤召开了发掘成果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对这次发掘中的新发现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甚至进行了激烈的学术交锋。研讨会上学术交流的成果,对大家认识古代西北游牧人群的历史文化有极大的启迪作用。无论如何,神秘的东黑沟遗址已经被王建新他们揭去了半边面纱,王建新心中的疑惑也得到了部分答案。但是,还有许多谜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接下来就要看来年的考古发掘了。


入选2007年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7年6月,东黑沟遗址第二年的发掘工作正式开始。王建新延请教研室的冉万里出面主持。冉万里比王建新小了14岁,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博士学位是在日本同志社大学获得的,一直从事着隋唐考古和佛教考古的研究工作。这位温文尔雅的年轻人刚满40岁,10年之后,他撰写了一本研究丝绸之路的著作《丝路豹斑——不起眼的交流,不经意的发现》,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这一年,跟随王建新多年的刘瑞俊前往中央民族大学攻读民族学博士学位,其他学校的学生们也都返校了,参加东黑沟考古发掘的人员只剩下任萌、磨占雄、张凤、席琳、习通源、陈新儒、陈小军、孔令侠几人了。但考古队的工作人员少了,发掘任务却并没有减少,除了少量墓葬外,还有3座石围基址和3米高的石筑高台等待发掘。如果按照去年的进度,结果可能仍然不会乐观。

冉万里研究了几天,决定适当减少墓葬的发掘,将工作重点放在石筑高台与石围基址上。他引入项目管理的方法,制订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把任务细分到每一天。他还制作了任务进度表,挂在墙上,方便每个人看到工作进展,随时调整工作节奏。将人员也重新进行了分工,由习通源负责墓葬的发掘,张凤和席琳等负责石围基址,任萌和磨占雄负责石筑高台,测绘工作仍然交给任萌和习通源负责。

有了去年积累的经验,这一年的工作,大家都熟练了不少,许多问题都能够从容应对。考古队员们动起手来胸有成竹,不再像去年那样顾虑重重了。冉万里教大家使用“接力出土法”,让大家排成接龙长队,一个接一个把石块和沙土传到控制方的外面,不再像去年那样每个人一趟一趟地来回搬运,土方工程的速度和效率马上提高了很多。

(未完待续)


编辑:图图

上一篇:《1924鲁迅长安行》(连载68)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