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秦岭记》(连载27)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贾平凹 时间:2025-03-26

文/贾平凹

有邻居可怜他,去佛庙里为他祈祷,他不走,去道观里讨了黑线绳系在他指头上,他还是不走。就又请了一些教徒来,坐在炕前,对着老人说:听着,我们说一句你跟着说一句,耶稣救我!老人在炕上说:我救老天。教徒立即喝斥:胡说!耶稣救我!老人倒在炕上,是昏迷了。可昏迷了三天三夜,喉咙里仍是拉风箱似的响,就是不死。又过了一天,喉咙里没了响动,鼻孔的气息如丝,这回该到时候了吧,村里人能去的都去送老人,年佰师徒四人也相跟去了。老人在炕上萎缩着,失了人形,邻居一会儿用手在鼻前试试,一会儿用手在鼻前试试,游丝还有。旁边有人说:是不是阴间路上小鬼多,他没有买路钱?邻居说:在庙里烧过纸了呀。旁边人突然醒悟了什么,扭头往大门上方看去,惊呼道:哎呀,咋还堵着天窗,那无常进不来,他魂出不去嘛!众人回头也都看天窗,哦哦地叫着,忙找梯子,老人家却没有梯子,就拿了三根竹竿,一直捅天窗格子里的稻草把。稻草把被全部捅掉了,老人随之吭昂一响,像是从整个腹腔发出来的,脚一蹬,头歪到枕头下断了气,脸色骤然黑暗。

自此,年佰知道了大门之上檩条之下的长窗叫天窗,天窗是神鬼通道,更是人的灵魂出口。再为他人盖房,无论是歇山式的、硬山式的、悬山式的,一定一定都要有天窗。
  三十九
  伐子河从玉山出来,往东行十里和沙沟河合流,这地方叫两岔口。周围坡梁上的耕地少,又高寒不能种麦子、棉花,但植被好,栲树檞树橡树栗树成林。
  一开春,有人家就砍栲树,锯成棒了,架在棚里开始生木耳。这木耳大得像蝴蝶,总担心它要飞,棚门上迟早都挂了锁。四月底采檞叶,檞叶包粽子清香,那就采很多很多,清洗干净,濡服在檐下的箔子上等待着端午节了去卖。八月里橡子和栗子都成熟了,人们就来了精神,势翻着睡不着。橡子磨了面能做凉粉,虽然苦涩,多调些辣椒和醋,也能吃得头上冒汗。但橡子落在树下得及时去捡,否则山鼠会叼走,一只山鼠往往要把几十斤橡子储藏在洞穴里。而栗子不知道它几时炸壳,一炸壳,叭的一下,栗子弹射出去,远的可以到四五丈外。栗子弹射是想把种子四下扩散,可它值钱呀,每当雨后的夜里人们听到炮仗似的响声,天亮还是从塄塄坎坎的草窝里石头缝里把它们收回来,一颗不留。收完了栗子,就准备着打猎了,因为柿子红了,果子狸要出来,苞谷穗子长得像牛犄角一样了,野猪也出来。逮果子狸不费事,只要它上了柿树,人拿个网子守在树下,它一下来便能网住。野猪力气大,但还是笨,有猎枪的打一枪没打死,它会顺着子弹扑过来,就再一枪,肯定打死了。若没有猎枪,挖陷阱,陷阱里插上竹尖,上面伪装了,让它自己掉进去。果子狸肉鲜嫩,可以和萝卜一块炖,野猪肉有些腥,盐腌烟熏,做各种腊味品。当然,最自夸的是河边石缝裂隙里有无数的洞孔,流出的水甘甜,用来酿苞谷酒。沿河岸的村子里多有茅草房,那都是小酒坊。
  河从两岔口向东再流八十里,拐一个弯,弯北是麻焦山,岗前一面坡,弯南一簇左盼右顾的乱峰。有名的蝎子镇就在河北坡上。蝎子镇一直出产煤,也是出产煤才有了蝎子镇。这十多年间煤业兴旺,除了县城蝎子镇是最热闹的地方。成千上万的人在这里挖煤,挖出的煤在镇子外堆得到处都是,一辆接一辆的运煤车从街上驶过,煤渣乱撒,烟尘飞扬,天是黑的,地是黑的,屋顶、树上是黑的,就有说镇街上的人尿尿都是黑的。但什么叫点石成金,煤就是点石成金呀,蝎子镇一下子富起来,外来的人越来越多,商场、饭店、酒楼、歌舞厅、洗脚房、台球馆到处都是。镇街原本在半坡,不断扩张,房屋就一部分顺坡而上建到了坡顶,一部分就顺坡而下建到了河边。河边用石条和木桩栽在河岸的岩石上,上面盖了一排小木楼,又是开张了新的饭店和酒馆。
  每个清早,河面上的雾气才散,从两岔口来的木排漂流了一夜,差不多都到了。木排上的人全戴着竹帽,扎着裹腿,有的还披了蓑衣。他们带着瓮装的苞谷酒,整捆的檞叶,用葛条拴着的一吊一吊的腊肉、腊肠,以及木耳和做好的橡子凉粉。已经不用高声讨价还价了,小木楼这边招呼:来喽?木排上回应:来喽!各有各的关系,山货土特产便送到各个饭店酒馆。待到太阳出来,河面上一片红,镇街的集市开始,这些人大多的就去那里卖眼看新鲜,或者买衣帽鞋袜,买缝被褥的棉花,买孩子用的笔和作业本。少几个的人则提了留下的一罐苞谷酒、几包野猪肉干,到张记糖炒栗子铺来,高声叫喊:老板,老板!
  张记糖炒栗子铺的老板就是两岔口人。他的铺面也在河边,并不是最好的位置,但他在铺屋后多支了五块木板,购买了四五副钓竿,供人垂钓,一个小时二十元,生意还不错。来人认老板是两岔口最能行的人,一口一个这铺面是两岔口的接待站呀、办事处呀,把他奖起。老板也得意,拿出一盒奶油蛋糕做下酒菜。奶油蛋糕是稀罕物,机器做的,城镇人过生日吃的东西,大家都觉得体面。于是,来的人打听镇街的事,老板询问两岔口的事,闹闹哄哄了半晌,奶油蛋糕吃完了,一罐子苞谷酒也喝光,都醉了,再把吃的喝的吐出来。
   (未完待续)

编辑:一加

上一篇:婆家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