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山的春天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张江丽 时间:2025-03-03
文/张江丽 柴胡山的春天,就像我们一步步爬上回家的路一样,一点一点从药王谷底爬上山巅。 正月过了,二月来了,正值暖阳高照的时光,天气看着暖和了许多。捂了一个冬天的我们,像小鸟般迫不及待地出笼。我站在大场边的柿子树下,眺望枯黄的大山,听耳边风呼呼掠过。老树的枝丫在蓝天下极为优美有型,树上不知是喜鹊还是乌鸦的窝,稳稳安在老树枝干上格外显眼,一切都那样寂静。偶尔会有乌鸦和喜鹊的叫声让小村庄变得热闹。小时候母亲常说:喜鹊叫就来客人了。我们心里更欢喜,站在院边等待客人。不知母亲说的灵验过几次? 坡下麦地里的冰雪开始渐渐融化,房前屋后堆积的雪堆渐渐变小。风渐渐不再刺骨,不经意间看见房后的迎春花丛下偷偷露出一两个小骨朵,内心惊喜不已。我急急忙忙跑到房后那片迎春花丛中察看,枯黄的树叶下探出小草的芽尖,还有精巧的迎春花苞,内心的幸福便渐渐荡漾开来——春天来了,一切美好随之而来。 家里木头房的房檐上不知何时来了几只燕子,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每到这时,母亲就笑着说,燕子是吉祥的鸟,来家里预示着这一年会有好事情发生。燕子忙忙碌碌进进出出,给小院增添新的生机。不久,怯生生的小雏燕探出头来,院子里的叫声更欢了。院中几箱蜜蜂的蜂箱旁,蜜蜂飞出飞进愈发忙碌。 对面山上的山桃花大片大片开放,绽放在绿油油的麦地边,点缀在远近的树林里,宛若粉色的云霞,给枯寂了一冬的大山注入生机。看着满山的山桃花开,我们跑到房后敞亮处千盼万盼,却见自家房前屋后的山桃花刚长出花骨朵,连颜色都未显露。于是又跑到麦地下的山坡寻觅,那时村庄里层层叠叠的麦田布满山坡,蜿蜒的田埂如画般舒展。只是我们从未驻足感受这般景致,只觉得漫山遍野都是上坡地,劳作实在辛苦。 儿时我总想不通,为何山桃花总是先从对面山上开放,麦子也是对面山上先黄?后来才明白,对面是向阳坡,我们的山背阴。我们还裹着厚棉衣满山跑,在枯叶下翻找小草小花。暖阳下,厚重的棉衣棉鞋捂得人直冒汗,总想赶紧脱掉。每次回家要脱棉衣,母亲总急忙夺回去让我穿上:“二月二驴起卧,三月三驴才结鞍呢。”从小我便记着,总要等到农历三月三才能彻底脱下棉衣。 此时大人们早已闲不住,开始把积攒一冬的牛粪猪粪往地里背。房前屋后的麦地,以及准备种玉米土豆的闲地里,堆满深褐色的小土坷垃,我们管它叫“胡基”。这些大土块经过寒冬冻结,在春雪消融时变得松散。村里勤快的人家要挨个用䦆头敲碎,打胡基是一道独特风景。家家户户齐上阵,抡圆的䦆头与土块相撞,发出“砰”的闷响,仿佛将人们积攒一冬的心绪也随土块迸散开来。随后均匀撒开粪肥,静待播种。庄稼人就这样在田地里反复劳作,把整个身心浸入泥土,既播种期盼,也收获治愈。 在忙碌中,人们竟未察觉房前屋后的山茱萸已吐出黄黄的花苞,让重重山峁渐渐焕发生机。 我们再也按捺不住,吃腻了冬储的干菜,开始漫山遍野寻找绿色。跑到对面山上掐苜蓿、采野菜,钻进麦地挖苦盖菜——这种春日美味最爱藏在麦地或荒地,一簇簇油亮的叶片如伞盖般舒展。还有蒲公英、小蒜、香椿芽,仿佛春天不是从赏花开始,而是从野菜萌发。 待到满山新绿,青草蔓长,村庄里鸡犬相闻,山坡上鸟虫和鸣,牧童的歌声在山谷回荡时,烂漫山花便毫无顾忌地绽放了。 编辑:林夕上一篇:西安花食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