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间的烟火与归依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郭婷婷 时间:2025-02-19
文/郭婷婷 小时候,猪油是家中厨房的主角。那只盛猪油的黄盆,稳稳地放在灶台一角,是生活的宝藏。 每次母亲熬猪油,都是一场盛大的仪式。她把切好的肥肉放进锅里,小火慢熬。随着油温升高,“滋滋”声此起彼伏,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全屋。 我总是守在一旁,眼巴巴地望着锅里渐渐变黄的油渣,那是童年最馋人的美味。母亲熬好的猪油,是烹饪的灵魂。简单的青菜汤加上一勺猪油,瞬间变得鲜美无比;一碗白米饭,淋上猪油和酱油,便能让我吃得心满意足。 那时候,猪油的香气就是家的味道,是年味里最温暖的底色。 后来,日子渐渐变好,菜籽油、花生油走进了厨房,猪油慢慢被遗忘,那只黄盆也不知去向。 今年过年,偶然间看到母亲在火炉旁熬猪油,熟悉的场景瞬间将我拉回童年。她熟练地往锅里放入肥肉,动作依旧利落,只是双手已不再光滑,脸上也多了岁月的痕迹。 我坐在旁边帮她烧火,看着炉火映红她的脸庞,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两个孩子好奇地凑过来,母亲笑着阻拦,“可别靠近,你妈妈小时候就被这油溅到过。”我下意识地摸摸脸,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的刺痛。 再看向四周,老房昏暗,炉火摇曳,母亲的背微微佝偻,白发在灯光下格外刺眼。这一刻,我才深刻地意识到,年味里藏着的,不仅是美食的记忆,更是家人的老去,是时光的悄然流逝。 29岁的我,曾觉得过年变得索然无味。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迷茫,让我对过年时的热闹有些抵触。我逃避亲戚们的询问,想念我十平方米出租屋里的安静。 可母亲熬猪油的这一幕,让我突然明白,过年的意义从未改变,只是我们的角色变了。小时候,我们是年味的享受者,如今,我们要成为年味的传承者、创造者。我们从被呵护的孩子,变成了要为家人遮风挡雨的大人,这是成长,也是责任。 车轮滚滚,时间在变,年味也在悄然演变。 曾经,为了筹备年货,妈妈不辞辛劳,雪地里长途跋涉去集市精心挑选。如今,网购的便捷让年货一键到家,虽然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但那份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中穿梭、与商贩讨价还价的烟火气,那份等待年货时的焦急与期待,却渐渐消散。 小时候,小村没有小卖部,母亲买年货要走很远的路,等待母亲风雪夜归的过程,虽漫长却让年味愈发醇厚。而现在,便捷的生活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冲淡了年味的浓度。 然而,真正的年味,又怎会被轻易磨灭? 它是母亲熬猪油时的专注眼神,是儿时守在家中的满心期待,是一家人围坐吃团圆饭的欢声笑语。它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情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生活多么忙碌,只要一家人能够相聚,那份浓浓的年味就会在心底升腾。 编辑:林夕上一篇:长安三月荠菜香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