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长安西望 丝绸之路考古纪事》(连载37)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时间:2024-12-04

而李韬就搞砸了一次。那顿难以忘记的“豆子饭”,成了之后每次聚会大家多灌他几杯的“理由”。李韬突发奇思妙想,在煮米饭的时候,放了绿豆、黄豆和红豆进去,他还有一套营养观念,“绿豆祛暑,黄豆补气,红豆健脾”。开锅之后,这饭却让人上头,米饭已经糊锅,而各种豆子却依然坚硬——他不知道,不同食材烧熟所需的温度和时长并不相同。还好,大家对他的创新并无抱怨,吃饭的时候,每人面前放一个空碗,一边吃一边把豆子拣出来扔进碗里。那顿晚饭,餐厅里时不时响起叮叮当当的声音和忍俊不禁的笑声。
  初识东黑沟遗址
  早在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哈密进行文物普查时就发现了石人子沟遗址。到了1958年,黄文弼先生率领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以及新疆博物馆对石人子沟遗址进行了初步调查。1981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开始,新疆博物馆文物队与哈密地区文物管理所联合对石人子沟遗址进行了复查,确定遗址名称为石人子遗址。而这次,西北大学考古专业进行了全面测绘和调查研究,将其称为东黑沟遗址。
  调查队最初计划在东黑沟工作15天,然后转移至附近的木垒县和伊吾县再调查几个中小型遗址,但是开始工作之后,才发现东黑沟遗址的规模和等级远非最初想象的那么简单。最终,他们在这里的调研工作整整花去两个多月时间,从7月初持续到9月上旬才结束。
  调查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宏观考察遗址分布的区域范围。结果显示,东黑沟遗址大致分布在东天山北麓的山间谷地东黑沟及沟口的河流冲积滩上,面积达10余平方公里,规模堪比岳公台—西黑沟遗址。而且,这里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环境与岳公台—西黑沟遗址也大同小异。第二阶段,分组调查。所有人员分为两组,从遗址最高处,也就是从最南端的山谷尽头开始,对所有遗迹进行研究、测量、绘图、编号、建档。
  年轻人总是充满激情和活力。任萌将他们整个团队称为“天山七剑客”,王建新是师父,其他7人正好对应《七剑下天山》中的7位师兄弟。新疆和内地有两小时的时差,加之纬度较高,整个夏天昼长夜短。每天早晨8点不到,晨光熹微之中,王建新在院子里练习美声唱法的嗓音就叫醒了大家。匆匆吃过早饭,大家扛起工具、水壶和午餐就出发了,返回驻地时往往已经是晚上10点甚至11点多了,而此时,天光未暗。所以,几个年轻人把这种作息时间戏称为“按北京时间上班,按新疆时间下班”。
  马健、习通源和任萌分为一组,主要负责各类遗迹的拍照、GPS坐标测量和文字记录工作。
  给遗迹拍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拍摄遗迹的全貌,大家搬来梯子,站在梯子上采用俯视的视角,摄取遗迹的全貌图。为了清晰地标示遗迹的尺寸,还要在遗迹旁边放置比例尺。按下快门那一刹那简单而快捷,但拍摄前选取角度、找准位置却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张图片有时候要反复拍摄好多次。
  这次在调查岩画的时候,任萌他们摸索出了一套新的方法,摈弃了以前用粉笔勾图、用塑料薄膜临摹的传统做法,在岩画正面架起相机,调试相机的高低,让相机与岩画保持水平聚焦。拍下照片之后,在电脑中使用图像编辑软件做出非常精确的线图。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彻底避免了以往岩画调查中耗费时间长、记录不精确的弊端。
  使用GPS测点也是这次调研采用的新技术。GPS测点可以记录每个遗迹的经纬度和海拔高程,导入电子地图之中,就能直观地得到遗址的占地范围、长度、面积、地形变化等数据,以及所有遗迹的分布状况。而且,使用GPS测点,也可以利用数据库信息技术很方便地查询已调查和未调查的范围,清楚掌握工作的进展,避免遗漏和重复。
  文字记录工作细致而繁琐,需要细心和耐心,也需要沉下心追求精确、简洁,记录时必须采用平实的语言,客观清楚地描述各类遗迹的形状、性质、面貌、特征、保存状况、规格尺寸等详细信息。对于岩画,更要注意分析同一岩面上所有岩画的年代关系,划分不同画幅,并勾画草图。
  另一个组由陈新儒、陈小军、席琳和李韬组成,主要负责遗址的中心地带——石筑高台附近及另外几处重要遗迹集中分布区域的测绘工作。除了同样要进行各种记录外,他们还要使用平板仪对这几处区域进行1∶500的遗迹平面分布图绘制。
  这些工作有着极高的要求,没有受过系统和专业训练的人很难胜任,因而这次调研对于这些年轻人而言,都是一次难以忘记的经历。多少年后,任萌的眼前还总会浮现出东黑沟遗址中那一块块石头,他说他忘不了在那里的每一天。付出总有回报,马健、习通源和任萌因为扎实的专业功底,最终留在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工作。15年后,马健担任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院长,而任萌担任了副院长。席琳则于2011年博士毕业后,分配至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经年之后,她担任了考古研究院隋唐(西藏)考古研究部主任,主要从事西藏考古和佛教考古相关工作。目前,她工作的视域又延伸至了东南亚地区。
  调查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调查队成员每天背着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GPS仪、平板仪、标杆、卷尺、铝合金梯子、铁质小旗、水壶等等装备翻山越岭,走石过河,奔波在遗址上。
  (未完待续)

编辑:北月

上一篇:长篇小说《大陕北》(连载207)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