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柳青第二故乡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三歧 时间:2024-07-29
文/三歧 今天西安市长安区皇甫村里的老年乡党们,仍然习惯把 柳青叫为“柳书记”。 “柳书记喔人,好啊!就是后来身体日塌了,得下个肺气肿的病。我最末一回见到他的时候,他正一手给喉咙里喷药哩吗。” 在滈河北沿的村路边,吃过午饭的三位老人,坐在一户人家房檐下的欲扔未扔的旧长沙发上晒太阳。我向他们打听柳青的时候,一个老汉答话。 我又问:“老人家,您有多大年纪了?” “虚岁今年八十五哩。”他这个年岁,说见证过当年的人事,那是无疑的。 “柳书记他媳妇马葳喔人也和气。” 坐在刘老汉身边,从面相看,显得更年老的老太太,也热情地插话。 “你那个时候,才刚嫁过来吗!” “我可是见过马葳好几回呢。”老太太争辩着说。 两个老人进入往事的回忆中。 “这后面,背靠的叫啥塬?”稍后,我手指村后问。 “神禾塬吗。这就是皇甫村。” “前面的河,叫个啥河?” “滈河。” “就是小说里的汤河?”我说。 “就是就是。白杨树底下的,就是稻地,书里叫蛤蟆滩。” “白日仍旧温暖如春。蛤蟆滩渠道里的紫草和鸡爪草,青翠晶亮,在急湍的清流里快活地摇摆着……”来到了这儿,我自然想到《创业史》里那些鲜活的人物,精彩的场景,诗意的环境描写。 这会儿在皇甫村里行走,见到三个一堆、两个一块消闲的庄稼人。他们差不多是在谈论着这里的天气。不过,因为天空弥漫着不轻的霾,抬眼南望,我连终南山的影子都看不见。 按手机上的北斗导航,我从地铁韦曲站B口出来,乘740路公交车,在兴盛村站下车。看清指路牌,找着了去柳青墓园的路。 在丁字路口,看到左手边一个低矮的小杂货铺。我走近询问店主:“这里祭奠风俗都有啥讲究?”店主推介说:“你就买一把香、一沓纸钱、两支蜡烛、一小瓶酒,正好二十块钱,意思一哈就行了!” 直来直去,不让你多花钱,说话语气刚直的关中道人,就是这么实诚。 我独自到了柳青墓地。 墓被圈在围墙院里。满院的南天竹,把它们成熟了的大红的小豆都托举起来,似乎是集体在向墓主人表达敬意。也有人折了那红豆散乱放在墓碑前的。我虔诚地燃香、敬香烟、点烛、焚烧纸钱。之后,默然鞠了三躬。我在心里,默念着我对柳青的敬仰。小声历数我在数次读过《创业史》之后感受到的作品的巨大艺术魅力。 墓园里很安静,冬阳融融的正暖和。出墓园,碰到一管理员。他指给我一条盘旋南下的坡路。其实,路边也有标识牌,指明了故居的方向。 站在这地方,面南,一眼观尽皇甫村和蛤蟆滩。脚下,则是一道高高的刀砍斧切的土坎。地形上,有不小于五十米的落差。墓园位置,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是神禾塬的顶端。故居则在塬坎的断崖之下,是靠河湾边的一片二级台地。“之”字拐的下坡路在树木丛生的黄土断崖间布置着,坡度很陡。故居,现在是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是低矮的关中风格的泥墙灰瓦的柿树小院。只是街门紧锁着,没能看个详细。借问邻居,说是只有团体参观者来,才会安排接待和讲解人。看来,因为平日人流量不够,配备专门人员是浪费的。可知,这里还不是网红打卡地。 整个村子里,树木多,房屋错落,有新的,也有旧的,还有断壁残垣的,样子有点杂乱。道路铺着柏油,倒是很干净。皇甫村小学,建筑是新的,外墙彩色涂料很抢眼。沿着村小学门前铺水泥的小路,我走到滈河上的一座水泥桥。见桥下的水里,有两只凫雁在游,水边立着一只白鹭。桥下的潭水,呈不洁的淡淡翡翠色,不能见底。潭边,漂浮有几片洗菜人丢弃的白菜叶子。 在桥上,遇到从南边赶着四头羊走过来的一位穿新长黄绿军大衣的老人。 “老人家高寿?”我递给他一支烟,问他。 “八十二。我还没火。” 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拢身给他点燃烟。 “这叫啥河?”我求证地问。 “滈河。” “这儿的稻地呢?” 他转身,手指向南边的白杨林。 “原来都是种稻子的,现在在那边,还有一片百十来亩,是一个公司种着。” “你是啊哒人?”他听出我学的关中话不地道。 我指了指南边说:“我是终南山南边的人。” “你得是来看柳书记房的?” “是的。” “柳书记人好。他的事情,俺这哒弄得还不够份。年时公上把房子给弄了一下,不实惠。还不成式子。”他说的意思,应该是故居的影响力还不够大。 “是的,柳书记,了不得!公上还会更重视他的。”我比个大拇指说。他看我拿手机对着桥的上下河拍照,就自己先走了。 我在村里一路走着,一路生起对柳青的敬仰。他有着在长期斗争环境中练就的革命家的卓越眼光和坚定的党性。新中国成立之初,在那场改天换地的伟大运动到来的时候,柳青选择从北京来到这里,亲自参加那场伟大的社会实践,并用有准备的文学的方式,记录下这段历史,留下来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作品让子孙后代记住,新中国的大厦,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记住五十年代初期国家的一穷二白,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这里的集镇上,已经建有柳青广场、柳青文学馆,以及柳青塑像。仅以此来认识柳青,解读那段历史,感觉还是不够……柳青用一部丰碑价值的小说,还有他全部捐出小说第一部稿酬一万六千元,预支第二部稿酬五千多,用于当地建设的、在现今作家中比较稀缺的赤心义举,都是他留给这地方的十分宝贵的地域文化资源。 从我熟悉的旅游产业角度看,在乡村振兴中,定位好、规划好、用活柳青留下的宝贵资源,借以集中形象展示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应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之义,也必定是一大看点,一定能为当地老百姓持续致富带来可观的旅游经济价值。这是当代皇甫村人必须回答好的一道考题。 编辑:大雄上一篇:老党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