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清明节了,这是中国人传统的扫墓祭奠的节日。在怀念逝去的亲友之时,我往往也会想起当年上山下乡时,那些不幸早逝在“广阔天地”的知青们。我想说: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记住名字,好像很简单,其实又真不容易。许多年前曾读过台湾作家白先勇先生的一篇小说,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在海峡两岸势同水火的年代,一位从大陆去到台湾的老兵,在漫长的音讯阻绝的岁月中,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想不起远在大陆亲人们的名字了,他为此苦思、为此焦虑,最后竟然为此而发疯。读后非常震撼。
和我在同一个公社插队的知青中,有一位同学下乡第二年夏天在渭河游泳时不幸身亡。记得当时已经开始招工,他在被推荐之列,然而,他却永远留在了山乡。他叫余五龄,是西安市五中初六六级学生,下乡在固川乡卒落二队。
记得在他去世一周年之时,同学们在他的墓前举行过一次隆重的悼念仪式。他的墓离陇海铁路不远,以后许多年,每当乘火车路过这条山沟时,我都会在车窗前遥遥驻目,送上自己的一片思念。
而同在宝鸡西山的颜家河公社,也长眠着一位西安高中下乡的知青,他叫陈建安。在一次渭河发洪水时,为了抢救工地上的建材而被洪水冲走,后来在数十公里外的宝鸡市渭河滩中,才找到了他的遗体……
同样是因为拍摄《老三届故事》,1997年的初冬,我和另一位西安高中的老知青,时任宝鸡市第一建筑公司经理的郭盈,先期赴颜家河寻找他的墓地。当时已经是11月中旬,记得我们挽起裤腿,相互挽着手臂,蹚过了水深到大腿的渭河(也就是在那时,我才知道了什么叫作“刺骨”的冰冷),在山坡上找到了陈建安的坟茔,这才有了之后电视片开头,百名知青在渭河边祭奠陈建安的悲壮一幕。
也有记不住名字的早逝知青。我同校一个下乡在兴平的女孩,下去时间不长,听说在乘火车时(大概是扒车吧)不幸遇难。这个女孩常来我们院子找她的女伴玩,所以我也认识,长着个甜甜的笑脸。好像姓刘,但已经记不准她的名字了。
早逝在上山下乡岁月中的,还有许多曾住在延安窑洞的“北京娃”。在我和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魏策策、韩红艳等几位年轻学者共同编写的《陕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中,有着这样的一段文字:
“1969年1月27日,宜川县云岩公社君子生产队北京知青金振生,因给队里打窑负伤,经抢救无效身亡。这是延安的北京知青第一位不幸亡故者。之后,北京知青群体在延安下乡期间,先后有70余人不幸去世,其中在劳动中牺牲32人,非正常死亡和因病等死亡40余人,他们都长眠于延安热土。”
同样,我们应该记住他们的名字。但是,即使在这篇《大事记》中,我也无法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一个个数字,我深深地为之心痛。
前些年,我曾到四川大邑,在那里的知青纪念馆中,看到了作家邓贤在《中国知青梦》一书中曾写到的1971年3月24日,在云南建设兵团因一场火灾而遇难的十位女知青当年的墓碑,十个花季少女,十面斑驳石碑。四十多年的沧桑岁月,我久久无言伫立,也特意记下了她们的名字:周金秀、李晓妮、晏启芬、阮国清、范金凤、傅蓉碧、傅国秀、万禄秀、李观玉、施桂芬。
我知道,我们无法为这些早逝于广阔天地的同学们建造一座纪念碑,刻上他们的姓名,但是,我们能不能设立一个网站,来永存他们的名字,每到清明之时,让大家从网上为他们献上一束鲜花。
我呼吁,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因为只有他们是永远的“知识青年”。当我们结束了自己或长或短的知青生涯,走上新的人生之途,分别拥有了工人、教师、干部、军人等诸多的身份,他们却永远地定格在“广阔天地”,成为一段历史永远的守望者和见证者。他们如果活着,应该和我们一样,应该有自己的家庭和子女,今天也成为爷爷和奶奶,享受着天伦之乐,然而……
请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付出了一切,留下的只有他们的名字了。
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已经逝去,我们还活着。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