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风雨送春归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时间:2025-04-1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野刺梨始盛开。暮春时节,行走在山野间,忽然发现山坡上开满了一蓬蓬刺梨花。粉红色的花瓣、金黄色的花蕊,像一个个充满野性的村姑,在风中摇曳生姿。刺梨花非常漂亮,因为它和玫瑰花、月季等植物同属于蔷薇科。此时正值暮春,南风温暖,雨水丰盈,草木葳蕤。百花凋谢之后,刺梨花就独自盛开。那一朵朵刺梨花,立于山野,密萼繁花,红紫相间,别有一番韵味,难怪文人骚客们送它一个雅致的名字:送春归。
  刺梨生长在山野间的崖畔坡坎,这种落叶灌木,高不过一米,浑身长满了短刺,就连叶子的边缘也布满了尖齿,令人望而却步。放牛时,牛儿不小心吃到刺梨的叶子,赶紧缩回了头,不敢再碰。春风化雨,刺梨花开花落,告别了春天最后的时光。不久刺梨树上结出浑身长满密刺的果实,在阳光和风雨的洗礼后,等到秋天的时候,刺梨果成熟了,果实扁平珠形,金黄透亮,只是身上的密刺还锋芒毕露,让人无从下手。清代文人纳兰常安在《宦游笔记》里说:“刺梨,形如棠梨,多芒刺,不可触。渍其汁,同蜜煎之,可作膏,正不减于楂梨也。”其实,刺梨是蔷薇科植物缫丝花的果实,它酸甜回甘,有维C之王的美誉,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对于降血脂、保肝、抗肿瘤都有很好的效果。小时候,我们吃刺梨果子怕扎嘴,就把它裹在衣角用力一捏,上面的密刺就抹掉了。勉县果酒厂曾经生产出一种刺梨酒,酸酸甜甜,略带着一丝酒味,大人小孩都喜欢,那是一种让人心心念念的味道。
  刺梨浑身都是宝。旧时我们摘了刺梨果子,卖给果酒厂酿酒。挖些刺梨根卖给药材店,还可以补贴家用。其实刺梨根本来就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刺梨根洗净切片,晒干后可以入药。刺梨根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涩精敛汗、止血降压。
  我父亲曾经用新鲜的刺梨根给别人治过烫伤,这是我做兽医的曾外祖父传授给他的。刺梨根具有天然消炎杀菌的成分,还能消肿止痛,改善皮肤的吸收效果,这是祖辈们口口相传的经验。
  有人求上门了,父亲也不推诿,就扛着老镢头去后坡上挖刺梨根。挖回来的刺梨根洗去沙土,不能有半点泥垢。然后用白酒把菜刀擦拭两遍,取一块干净的木板,把新鲜刺梨根切成寸段。接着用清水把石磨擦洗干净,把刺梨根放进石磨里慢慢地研磨,水不能加得太多了,不然就没有药效。不一会儿,刺梨根汁水流淌下来,用纱布过滤干净,撇去浮沫,剩下一小杯乳白的液体就能用来治疗烫伤。多涂几回刺梨根汁,烫伤的皮肤如饮春水,很快就能恢复生机。虽然耽搁了自家的活计,但父亲从不收人家一分一毫,这是他做人的原则。如今父亲已与野草为伴,偶尔有人提起,只是留下一声叹息。
  现在野生的刺梨不多见了。不少地方开始规模化地种植刺梨,刺梨酒又受到人们的喜爱。风雨送春归,刺梨花在枝头上俏丽可爱,一个明媚的季节又要来到了。行走在山野里,微风扑面而来,让人沉醉在这斑驳的时光里。

编辑:北月

上一篇:《流声:中国姓名文化》(连载25)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