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流声:中国姓名文化》(连载25)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时间:2025-04-18

另如楚公子黑肱、郑公孙黑,也都字子皙。还有韩愈字退之、朱熹字元晦、赵孟頫字子昂等。南宋有一位写过《碧鸡漫志》的王灼,有人说他字海叔,也有人认为当作“晦叔”,究竟哪一种看法正确呢?根据名字对文反训的原理,笔者以为作“晦叔”有道理。连类是指名和字在字义上隐含着某种联系,或是字义部分重合,或是用法有某种一致性。如鲁国的南宫括字子容,“括”与“容”都有“包纳”的意思,在这一点上,两词的意义是相重合的。又如鲁国的孟之侧字反,“反侧”一语出自《诗·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作为动词意义基本相同。指实是说名和字虚实相生,动静配合,互为联系。如前举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牛是静物,耕是动作;齐公子固字子城,由城墙的形象联想到牢固的性质,《论语·季氏篇》中有“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之句,其中“固”字,就是指城池的坚固。辨物是说名与字是部分同整体的关系。如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鲤是鱼这个类概念中的一个子概念。
  字的构成
  先秦时期,贵族之家的“字”要包括表示排行的伯、仲、叔、季等。长子称伯(庶长子另称为孟),次子称仲,以下称叔,幼子称季,例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
  有时候在男子字的后面再系一“父”字或“甫”字,女子字的后面再系一“母”字,表示业已成人,可以做父母了。完整的字的形式是“伯×父”“仲×母”这样的模板。例如:伯禽父、仲山甫、仲尼父、叔兴父。
  女子字的前面还要加姓,姓的前面还要加表示排行的孟仲叔季,这样女子字的全称就变成:排行+姓+字+母。例如:孟妊车母、仲姞义母。
  汉代以来,人们除了沿用传统的排行法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示排行次序的字。如:
  元。元有大、始的意思,所以一般用作长子、长女的名字。如东汉陈纪字元方,弟谌,字季云;晋代桓彝的长子桓温字元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大姐贾元春。
  长。长字也有大、始的意思,所以同“元”字一样,用于长子。如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末年孔子的后裔孔均字长平;晋代王导的长子王悦字长豫。《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虽然史乘对他究竟在家中行次为几语焉不详,但笔者根据名字互训的原理,推断他为司马谈的长子,当无大错。
  次。次有第二或下一位的意思,用于排行,同仲相似。如东汉时期祭遵字弟孙,他的从弟祭肜字次孙。
  幼。幼有小、末的意思,常用于末子或幼子的名字。如东汉末年的孙坚字文台,他的小弟弟孙静即幼台;三国时司马防的小儿子司马敏,字幼达;晋代谢安的哥哥谢奕有三子,小儿子谢玄即字幼度;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可能也是家中行辈较低者。
  稚。与幼同义,也用于幼子或行辈较低者。如三国时的夏侯渊有五子,少子惠字稚权;晋代思想家葛洪亦为幼子,故字稚川。
  少。与幼、稚同,用于末子。如东汉的许荆为幼子,故字少张。任安字少卿、董宣字少平、贡禹字少翁,可能都是幼子。
  春秋战国时期,男子取字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在字的前面加“子”字,这是由于“子”是男子的尊称。例如:子渊(颜回)、子有(冉求)、子牛(司马耕)、子夏(卜商)、子我(宰予)、子贡(端木赐)、子产(公孙侨)、子犯(狐偃)、子胥(伍员)。
   兼举名字
  在先秦时期,名和字连着说的时候,一般要先称字,后称名。例如:季(字)友(名)、孟明(字)视(名)、孔父(字)嘉(名)、叔梁(字)纥(名)。
  汉代以后,则变为先称名后称字。例如曹丕《典论·论文》中便有: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名)文举(字)、广陵陈琳(名)孔璋(字)、山阳王粲(名)仲宣(字)、北海徐幹(名)伟长(字)、陈留阮瑀(名)元瑜(字)、汝南应玚(名)德琏(字)、东平刘桢(名)公幹(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也有: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名)君玉(字),长乐王回(名)深父(字),余弟安国(名)平父(字)、安上(名)纯父(字)。

  封建的尊卑等级观念也渗透在名字的称谓中。过去尊长者对卑下者一般称呼名,卑下者自称也称名;卑下者对平辈或长辈则不能称名,只能称字。这是一般的通例。
  但也有例外情况,有时卑下者也自称字。例如王羲之在《敬谢帖》中自称“王逸少白”,唐代的权德舆在《答杨湖南书》中自称“载之再拜”,白居易《与元九书》称“乐天再拜”,元稹作《白氏长庆集序》自书曰“微之序”。
  (未完待续)

编辑:北月

上一篇:《空城纪》(连载42)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