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空城纪》(连载41)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时间:2025-04-16

结果,梁慬到疏勒的时候,围攻西域都护府的反叛军已经退走了。于是,梁慬将任尚押解回洛阳,段禧被任命为新的西域都护。不久,段禧在龟兹遭到西域南道反叛势力围攻,此时,在天山以北的匈奴势力又反扑过来,梁慬所率的河西四郡兵士中的汉军和羌军发生内斗,很多羌军兵士逃走了,原因是他们不愿意离家太远,去辽远的西域打仗。结果,西域都护的地位和作用衰减。
  在这种情况下,汉廷认为,西域相距中土辽远,多有反叛,而军屯、民屯所花费的人力物力与实际效能相比,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安帝初年,派遣骑都尉王弘带领关中一彪人马,把西域都护、西域长史,以及在伊吾卢和柳中屯田的吏士全都接回中原。这是后汉和西域之间“三绝三通”的第三次断绝。
  父亲似乎对西域后来的变化了然于胸。他问我,在王弘的队伍里,你哥哥班雄也在吧?
  父亲,是的,在这次行动中,我被任命为军司马。这是因皇帝记得您的赫赫军功,认为儿子我有在西域生活二十年的经历,对西域的风土人情、山川风貌、王公贵族都很熟悉,就派我跟随王弘,去把都护、长史和那些西域的军屯吏士接回来。我们完成了这个任务,但这是再次关闭中土通向西域的大门,是收缩的。回来的路上,我是不断地回头,我想,我还会回来的!我一定会回来。下一次,我就不是这样坐在车里,而是骑在战马上了。我们回到洛阳,此后的十多年里,西域都没有汉吏汉兵。
  是啊,儿子,中原与西域再次断绝。可这已经不是我的功业了,勇儿啊,这时我已经死了五年了。我一回到洛阳,西域就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变,变成了这个情况,事在人为,很多事情的起因还在于人。是任尚做事不妥当,这个因导致了后面的果。可这已经不是我的事情了,我累了,儿子,后面就该你登场了!
  父亲的面容在一片微光中消失了。等会儿他还会出来,他喜欢和我说话,尤其是在这个大牢里,他愿意陪伴我。我也五十岁了,我和他的生死分别有二十多年了。我也老了,可父亲刚才说得对!后面的事情,该我班勇登场了。当时,我揣测安帝下诏召回西域都护、撤回伊吾卢等地屯田士兵,是一个权宜之计。匈奴势力因此在西域卷土重来,于是,元初六年(119年),安帝下诏让敦煌太守曹宗派长史索班率兵一千余人西进,在伊吾卢屯田,对遭受匈奴侵扰的西域各国进行招抚,车师前国和鄯善国表达了归附的意愿,北匈奴立即派兵攻打车师前国和鄯善国,并袭击了索班的屯田兵士,杀死长史索班。汉廷这一次,收复西域的试探遭到了挫败。
  邓太后召开廷议,一开始我没有参加。很多朝中大臣都认为通西域花费的军力财力巨大,得不偿失,竟然大都主张关闭玉门关,隔绝西域。邓太后无法决断,想到了我,让我参加了朝堂廷议,与各公卿廷议。
  父亲,这时您已经去世很多年,可朝廷还记得我是班超的儿子,生在西域,熟悉西域。我知道在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但我毕竟官小无爵,人微言轻。在这次廷议中,我反复和那些大臣辩论。我认为,现在关闭玉门关,隔绝西域是绝对不可取的。前汉张骞凿空西域,自郑吉首任西域都护算下来,大汉有效统辖西域已经有一百八十年。所以,西域绝不能丢掉不管。我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恢复敦煌的驻军三百人,并设置西域副校尉驻扎敦煌;二是前出楼兰,派遣西域长史率领五百人驻扎在那里,这样可以扼住龟兹和焉耆这两个西域北道小国的咽喉,并随时能够通达南道的于阗、鄯善和疏勒等国。
  邓太后采取了我的第一项建议。但因汉兵没有前出西域,北匈奴继续侵扰西域北道,并开始侵扰河西四郡的百姓,抢掠一番就跑了。面对匈奴对河西四郡的袭扰,继任敦煌太守的张珰上书汉廷,提出解决西域问题的上、中、下三策。经过廷议,安帝采纳了我的建议,任命我为西域长史,率领五百刑士,也就是被司法判决的刑徒,前往柳中屯田守卫。
  我很兴奋,父亲,正是这个决定,使得我重返西域之地。虽然我带领的是五百个刑徒,他们大都是戴罪之身,可只要我能够激励他们的斗志,他们就能成为最好的士兵。这一点,我从父亲您带兵打仗的做法那里,吸取了不少经验。安帝延光三年(124年),在您返回中土洛阳、去世二十多年之后,我来到所属鄯善国的楼兰城。同时,我派出快马信使,告知鄯善、龟兹、姑墨和温宿王室,我班勇回来了,并期待他们发兵,和我一起攻打匈奴。
  我回来的消息,立即传遍了西域南道和北道诸国,他们都说,是老都护班超的儿子班勇回来了,他就是在疏勒和龟兹长大的啊。我们愿意归附汉廷,摆脱匈奴人对我们的欺压。匈奴人太坏了,不仅让我们上贡,还经常连抢带偷,伤害我们的百姓。
   (未完待续)

编辑:北月

上一篇:《秦岭记》(连载37)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