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晓东
副官摇着头,说我们加大马力紧撵慢撵,看到前面一串黄尘,却再也不见他们的影子。左协中想着这两人丢了,势必会影响谈判的顺利进行,便给特务队下令,在榆林城展开地毯式搜索,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到。紧锣密鼓找了几天,宣告寻找失败。
张之因来到新近成立的榆林专署所在地——镇川堡,受到中共地委书记和专员的热情接待。对方提出就在镇川等延安派员就地谈判,张之因认为在此谈判规格太低,坚持要去延安,受到中共西北局习仲勋书记的接见。
在延安的一孔简陋的窑洞里,榆林和平谈判开始。中共谈判代表曹力如介绍了谈判成员。如释重负的张之因,也愉快地介绍了自己的成员。接下来几天的谈判,气氛和谐坦率,在分歧较大的“起义后二十二军是改编为一个师还是保留一个军,改编后共产党的干部多派还是少派”的敏感问题上,也抱着求大同存小异的态度,通过坦率沟通,基本达成一致。
“各位,实在不好意思,我方情况有变。”张之因拿着一份电报走进会议室,满脸通红地对大家说,“左协中军长电令我们停止谈判,立即返回榆林,说邓总司令命令我部开赴包头。”他痛苦地低下了头。
你们咋能出尔反尔,背信弃义?曹力如以及诸位中共谈判代表,纷纷指责并一一指出他们在解决榆林问题上的种种阴谋。尴尬的张之因硬着头皮听完,表态说不管咋样,我还是以不变应万变,观察几天,实在不行,我邀请你们一道去榆林,当面锣对面鼓,找左协中军长直接谈判。
等了几天,左协中又来电指示,谈判继续进行。
在延安如火如荼展开谈判的当儿,邓宝珊突然派随他去北平的第八十六师副师长回榆,带回两套和平解放榆林的方案。一套是渐变方案,让榆林现有的部队赶赴包头,与二十二军的二二八师会合,先一起接受共产党的思想,革除旧习气,建立新作风,再与绥远的董其武部一起,举行声势浩大的起义;二是突变方案,让张之因继续谈判,有了结果后,在榆林就地起义。
这两套方案里,邓宝珊的态度很明朗,都是和平起义。但事情坏就坏在副师长身上,他是一个投机主义分子,先把邓总司令的第一套方案重点推出而且歪曲解释,目的就是要把部队拉到包头,给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的同时,伺机东山再起。他的蛊惑煽动,让举棋不定的左协中动了心。两人一合计,开始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行动。
二十二军军部和各营房的军车,不断从北门出出进进,使得守城的士兵们军心大乱,每天晚上点名总要失踪几人。军人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引起全城市民的恐慌,几乎所有的店铺关门歇业,榆林城成为一座鸦默雀静的死城。
嘀嗒嗒,集合号在二十二军西门操场吹响。左协中在副师长的陪同下检阅部队,他说:“各位官兵弟兄们,这两年来,我们的部队在守城的战斗中,战斗力不断萎缩,兵源也在不断减少,是因为我们缺乏有效的军事训练,缺乏尚武的军人精神。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宣布,春夏训练正式开始。出发!”
厚重的西门打开,千余名官兵乱哄哄地走到城外,沿着红石峡、镇北台方向向北走去。他们的异动,短短一两个小时里,在榆林城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一些商贾和小老板,趁机跟着跑出了城。
二十二军军部,左协中独坐椅子上,双目紧闭,思绪纷飞。他的心情十分紧张,以部队训练为由,其实是在探路,看城外的解放军会作何反应,其结果将直接影响接下来的谈判。他的家眷已将细软和家当打包装车,走还是留,就等镇北台传来消息。
在一旁的副师长平静地喝着茶,心情更是紧张,他是这套计划的始作俑者,如果部队顺利冲破包围圈,那么皆大欢喜,他与左军长将紧随其后离开榆林,如果和解放军发生了冲突,那么——他由不得吸了一口冷气。
“叭叭!”城外传来激烈的枪炮声,左协中和副师长同时站起,两人面面相觑,面如土色。
榆林军分区的几千部队和民兵,埋伏在公路两旁,等到企图北逃的二十二军走了过来,一声令下打响了阻击战。知道真相的指挥官听到解放军开了枪,忙停止了前进,官兵们自行开始后撤。
第一套方案失败。他们连忙电令张之因,实施第二套方案,继续展开谈判。
“张参谋长,经中共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同志批准,同意你提出的建议,接下来我们把谈判地点改在榆林。”谈判代表曹力如说。
张之因长吁了一口气,心里大喜,如释重负地说:“很好,我们尽快到榆林,安排你们住在军部,由我全权负责确保大家的安全。”张之因想,左协中是个主意不定、耳根子软的人,与其让自己在延安当傀儡,不如回到榆林,就把你直接推到前台,逼到死胡同里。
(未完待续)
编辑: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