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岁月里的小油灯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惠清涤 时间:2024-12-25

文/惠清涤

刚过完年,人们纷纷到责任田里行动了起来!这是腊月里分地,正月里出劳。立春是每年的五九尾六九头,天气稍微暖和起来人们就坐不住了,家家相互比勤快,比劳动的日头开始了!连村里头出名几位懒汉也不得不都行动了起来。“农业社”土地、牛、羊、驴按人劳分的净光,拿工分分粮食的日子再没有了。拼命劳动是为了多打粮食填饱肚子。白天靠太阳,晚上靠油灯。这就叫‘白加黑’地干。

——饿肚子吃不饱饭是陕北最普遍的现象,改革分田到户之后立刻增加了劳动人员的信心,他们日夜谋划着如何把地种好,怎么样经营会高产……

又是劳动了一天,夜间还围拢一盏小油灯置办起了春耕用具,相互串门人也很少了;家家都忙个不停。小油灯嘴上燃烧起一点火光被一家人围得满满地,缝隙之光突闪在窑洞四周,窗纸上灯影子时大时小!这简陋小灯用一块方正小石块和一根小木棍穿扎起来,上面用铁皮制成了灯座灯壶,石油倒在灯壶里放灯座中,从灯嘴里穿出一根棉花线点燃了便是灯!

这点生命之光,哪舍得去浪费……刚刚落实了分田单干,责任田里还未见到粮食,挖野菜、吃草头、穿破衣的日子依然照旧。我的家境是十分贫寒,读书缺钱责任田缺劳力,我的父亲又多病,就毅然弃学了,只能跟他学起农活来!种好地吃饱饭是唯一的奋斗目标……

一天中午,邮电员突然呐喊我!一封“挂号信件!”我兴奋打开是一本书,书名叫《人生》路遥著!署名是一位初中同学寄来的,念书时他只道我爱看些小说、小人图书等。特意寄来让大家轮着去读,他到西安那边上学半年多,并不知道我弃学了。

——心想,白天忙乎傍晚小灯下读吧。我的母亲针线活太多,做好了一茬又一茬;特别是缝缝补补最多。我的父亲的话又是折麻柴又是编筐子……一盏小油灯挤满了一家人。我就用缝隙中透出弱光读起了《人生》....。母亲说:“不念书了就别看书了!”父亲说:“不要看那些闲书,没用的!”我的读书是影响到他们干活了。只能把书带身上白天休闲时间读一点折一点,读书劳动两不误……

读了《人生》一书,学了很多知识,品味了社会!“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望哥哥!”她是情感而言;但被现实角色里冲刷了!

我打造起一孔窑洞,点燃一盏小油灯。心想,找来些书籍写写画画?

几个月过去了,发了些稿子像泥牛入海!深悟到用浅的知识写不出好东西的。下‘铁棒磨成针’之功慢慢磨吧!我收集高中课本多种字句典等,订了许多报纸,文学创作指导书。同友介绍订了《百花》《十月》小说文学刊等。小灯下继磨学起。《十月》书大肉厚,短中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尽是全国各地名家的文笔,我就当教科书来品学……

有一次传阅中看到一则:路遥的初作:“我老汉走着就想跑,明明感冒发高烧,干活还往前面跑,书记劝、队长说,谁说他要和谁吵,学大寨就得拼命干,我老汉走着就想跑!”发表在延川县油印小报上……

这是黑夜中‘开路灯’我的磨炼总有点收获,在改革开放好政策,农村出现了很多新人、新事。他们的先进故事在县广播站、人武部民兵通讯中被采用!县人武部、县广播站召集全县各乡镇业余通讯员培训会;其中,我与几个同学就参加了!大家得到“采访证”全县范围内采集供稿……

不多时,我也发表一篇通讯报道“清涧县李家塔乡惠家园则村支书惠建华寒雪里救人事迹”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对农村广播节目中播出……此时大家在县广播站、榆林报、陕西农民报、陕西日报、省内各种杂志上均有了不少通讯报道。清涧县的乡名、不少村名闪烁在各大媒体里……

到了一九八八年春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农村大多数用上电灯。勤劳努力的陕北人生活有了很大变化,多数家庭吃上了白面馍,穿上了新衣服。村里有经济实力的年轻人都买了各种杂牌自行车,我也买了一辆……有了自行车每天县城赶集可以打来回!将平时积攒的汇费兑成现金。在县城最热闹的市场“百货大楼”里买了一台挂式小型收音机。有了它可以早闻天下事!

一天中午,我刚打开收音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继续播报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一个洪亮标准的男播音声入耳!早听到人们议论路遥这几年谋写一篇大作,果然出台了!

这消息兴奋死人了,我急忙拿起钢笔一口气写了十多封信,骑着自行车飞向李家塔乡邮电所!贴好了邮票,将厚厚的一堆抱在怀里一个一个投入邮箱里!信件像我敲惊了的群鸽一样!齐齐地都飞了出去。此时,心情舒服许多。

从那之后不差误十二点半“中央一台”30分钟里,一百多天!我的魂也被融入了《平凡的世界》里!我中午听着,到晚上硷畔来了串门人我就开讲了,听惯的人天天晚上都会来听听……

在路遥先生名著影响下,陕北乃至中国大地上激活了一大批有志青年!朋友、同学都有收获。一位写得好被神木县某单位聘为编辑,还有几位从民办教师考转为公办人员,我也在一次陕西省公开招聘乡镇合同制干部中被录取,之后又考为公务员。几十年来,清涧县多个乡镇工作过,特别是在‘石圪节公社’工作最长,整整二十七个春秋。在“双水村”里也搞了不少工作。修建《路遥书苑》时参加过不少工作……

我们人类的岁月里所有相传与见证:一个时期人们用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苦力创新的精神奠定今天幸福生活。这种拼搏精神永远是人类的精神灵魂!——他像小油灯一样照亮了陕北人的心!照亮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照亮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之路……

 

编辑:夏雨           责编:小木           终审:慕瑜

 

上一篇:那年冬日
下一篇:木楼上的鸡蛋罐儿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