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紫兰村印象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周养俊 时间:2024-12-25

文/周养俊

朋友李健是渭南人,他常说起故乡紫兰村,紫兰村是西汉的张禹、唐朝白居易的故里,历史悠久,文脉深厚。

不久前,在他的邀请下,我来到了紫兰村。

紫兰村党支部书记韩卫霞在村委会门前迎接我们。紫兰村位于渭河以北十公里处,属渭南市高新区管辖。

紫兰村最早叫金氏村,位于西汉大臣金日磾封地的东南边缘,金氏村因金日磾后裔集居而得名。

到了西汉时期,太子太傅张禹的父亲举家迁徙到金氏村。汉成帝河平四年(公元前25年)张禹被拜为丞相,并被封为安昌侯。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张禹因年老多病,告老回乡。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张禹去世,葬于村北。当地人称太尉墓。

白居易诗:“高低古时冢,上有牛羊道。独立最高头,悠哉此怀抱!”其中“高低古时冢”的“古冢”,指的就是张禹墓。自此,金氏村也被称作太尉庄,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又分为上下太尉庄,简称为上太庄与下太庄。

公元804年,白居易一支举家迁徙于当年的金氏村(上太庄村)。

公元811年,白居易丁忧期间,听说一只由长安开往东都洛阳的运船在渭河蔡渡处翻船,船上装载着—尊八音佛,白居易就带领村人打捞,将其安置在兴福寺内,并制紫兰袈裟为佛华盖。从此,人们就将兴福寺改称了紫兰寺。村随寺而名,被称为紫兰村。

从金氏村、紫兰村、上太庄村,再到紫兰村,这些名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朝代更迭的印记。上千年以来村名历经数次变化,而每一次的更名,都承载着村庄历史的繁荣与延续,展示了文化的深厚积淀与传承的悠久。

也许受这些名人名相名将的影响,紫兰村人祖祖辈辈喜欢读书,特别重视对后辈人的教育。

韩书记话音刚落,李健就笑着对我们说:“韩书记是西安医科大学毕业的。毕业后被我们村的文化吸引,也是我们村小伙有魅力,把她娶了过来。她在村里开了一个诊所,解决了村民就医难的问题。你若再想了解我们村的历史文化及传承,这位齐国叔最能说清楚了。”

我赶忙与李健说的“齐国叔”握手。李齐国老人今年已经七十九岁,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谈吐非凡。他对村子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非常熟悉。这家的孩子是大学生,那家的孩子是研究生,那家的孩子是博士生,姓什么、叫什么、学什么专业、现在从事什么工作,他都清清楚楚。

我问:“你们村有没有考上博士的?”

李齐国没有说话,韩书记告诉我们:我们村改革开放后,不算大学学历,考上博士的有5人,考上研究生的有17人,其中齐国叔的老大,还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后。

我回头看了看慈祥和善的李齐国,老人笑着点了点头。

李齐国告诉我们,紫兰村大学生很多,新文化运动时期,紫兰村的李超裕、李海峰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他们都在县政府担任要职,其中李海峰还当过甘肃两当县的县长。还有紫兰小学的创始人、地下党员、参加过渭华起义的李生华。另外,著名的碗碗腔的传人李世杰,也是紫兰村的名人。

紫兰村还出了才女李迎棣,该女子聪明好学,1959年被保送到陕西师范大学学习,也是紫兰村截至20世纪70年代唯一的女大学生。

这时李健插话道:更让人称赞的是李迎棣把这种文化在她家里发扬光大。她的三个儿女都上过大学,长女是医学博士,一个儿子是硕士研究生。三个孙子辈里出了两个博士生。另外子孙中有两人的配偶也是博士。这样李迎棣家共有5个博士生,堪称博士之家了。其中长女王茜,曾是第四军医大学的副校长,大校军衔,而她的丈夫更是全国闻名的军医,少将军衔。

而当我们问起李齐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李齐国指着一家门楼门额上的“耕读第”说道:“那就是我们紫兰村祖辈教育孩子的理念。耕,就是辛勤耕作;读,就是发奋读书;第,就是科及门第。这三个字不仅浓缩了紫兰人世代相传的核心价值观,更是紫兰村文化传承的鲜明印记,彰显出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持续追求与传承。”

编辑:林夕

上一篇:无梦到徽州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