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无梦到徽州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娟 时间:2024-12-25

文/李娟

徽州的小巷称之为“弄”。宏村有一条小巷,上写隶书“弄龙”,雄健苍劲。晨起,小巷里安静寂然。漫步幽静的小巷,一路上有潺潺水流相伴。小溪自家家门前流过,水清见底。想着“潺潺”两字,不但形体有水的美感,在声音上,只读“潺潺”,一开口间,就觉溪流清浅而来,水波荡漾。清晨中的小巷,空寂无人,水流花开,只在炊烟袅袅、蒙蒙烟雨中传来几声鸡鸣。

沿着青幽幽的石板路,过了一道石拱门,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面池水碧波荡漾,这就是月沼。几只白鹅一会在水中低头觅食,一会引颈高歌。白鹅,粉墙,黛瓦,青山,云朵,都映在月沼里,美如幻梦。

走进月沼边的茶馆里,要一杯黄山毛峰。坐对一面池水,如对一面明镜。茶楼里白发的婆婆在卖绿豆冰粥。桌上也不插花,玻璃瓶里插几枝青青的莲蓬。清茶浅酌,岁月静美。我似乎在月沼边等人,等一位知己,一位故人。等到月上柳梢头,等到月沼里也泊着一弯月亮,等到发如雪,鬓如霜,等了长长的一生,他终于没有来。

白发的婆婆正在八仙桌上记账,低着头,戴着老花镜。恍惚间,我就是茶楼上的婆婆,开着一家茶楼,就取名为“伴月居”。门前立一副对联:“月沼观心清若镜,云房养气润于珠”。青碧的常春藤倚着墙已爬上墙头,嫣红的凤仙花偎在廊前,自开自落的花儿,开在桃花源里人家,自有一种深意和优雅在。

后院里,水榭亭台,一低头,见一弯碧波有几条红鲤鱼,自在悠闲,游来游去。我在水边品茶,赏月,扫尘,静静守着岁月枯荣,神情安详,缄守秘密,姿态安详地老去。

徽州如同一位少妇,着一件青衫,雅致,内敛,脸上有浅浅的笑意。她被满腹诗书滋养得温润娴静,显得闲情逸致,姿态优雅,举手投足之间,有着无限风情。她不急着诉说什么,只是等待你去细细品味。

世间但凡美好珍贵的东西,都是极骄傲和矜持的,更是极脆弱的。愿似水流年里,徽州静好。

宏村碧园有一幅堂匾,上刻行书:圣人孩之。我极喜欢,品来余味悠长。圣贤之人,品德高尚的人,都有一颗孩童般洁净的心,有一双婴孩般清亮的眸,无论岁月给他们什么——伤痛,屈辱,苦难。生命是繁华落尽,依然不染尘埃。他们保持孩子般明净、天真的灵魂,不被尘世的喧嚣浮华淹没,他们总是爱着,爱着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爱着值得爱的一切。到了暮年,内心越发纯净、天真,贴近佛性。这样的人,让我想起丰子恺、沈从文、巴金、齐白石……

徽州之美,若比作花儿,觉得都不太合适。小巷里,见到金黄的凌霄花,一丛丛从斑驳的粉墙头上露出脸儿来。一夜风雨,花瓣落了一地。绚烂美好,只是人间一季春色。

徽州更像是一棵五百年的白果树,开阔静气,静默不语。她立在村头,枝干粗壮,翠衣蹁跹,几个人也合抱不过来。白果树也称银杏树,高贵典雅,是树中君子。白果树在秋天里落了叶,树下一片璀璨的金黄,捡起来一片片金色的小扇子,夹在书里做书签,清雅静美之极。

在黄山脚下的屯溪老街闲逛,见一家卖笔墨纸砚的百年老店,店前立着一副对联:砚勘人生梦,笔书天地新。

我自六岁起练习书法十年,所以对笔墨纸砚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在店里遇见一本八行笺,忙掏出荷包买下。若给友人写信,清秀的柳体小楷落在八行笺上,说不出的古意和典雅。

如果人生如字,情愿我的人生是写在宣纸上的书法,落笔生花,落笔无悔。不涂抹,不修改,一挥而就,洒脱流畅,酣畅淋漓。

在黄山,见到奇石“梦笔生花”。像是大诗人李白写诗累了,醉卧北海,信手将一支神笔抛掷山间,笔锋上立着一棵松树,像极了毛笔的笔尖。笔架山就在旁侧,遥遥相对,静静望着一支神笔。为文之人,做梦都想有一支生花的妙笔。北海宾馆门前一副对联:“北海濡墨云作纸,梦笔栽花山为盆。”大气磅礴,浑然天成,与那支生花的梦笔相映生辉。


编辑:林夕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