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敬业终有成——记从基层摄影爱好者到新华社十佳摄影记者的范德元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边江 时间:2021-04-14
文/边江 范德元今年75岁,从事摄影工作50余年,曾任新华社陕西分社摄影采访室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新闻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走过了从一个基层业余通讯员、摄影爱好者到新华社高级记者的艰辛拼搏之路。 1997年,范德元在三峡大坝合拢工程采访时的工作照
舞台光影 范德元1946年出生于陕西合阳农村。他15岁就到当时的人民公社当通信员参加了工作,两年后到县人民银行做储蓄宣传员。不久他被抽调参加了县上举办的一次大型摄影展览,他由此开始接触摄影,从好奇,到热爱,直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很快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摄影能手。1969年,他被调进县上的新闻单位——县广播站,接着又被选调到《合阳报》和县委宣传部,成为专职摄影人员,从此他把摄影视为自己的最爱和一生的追求。1979年,刚刚恢复成立的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决定复刊《陕西戏剧》杂志并创办一份《舞台与观众》报纸,范德元被选调当了摄影记者,开始了他的专业摄影记者生涯。 舞台即人生,人生大舞台。戏剧杂志摄影记者的职业,为他提供了展示人生的平台,由此德元先生与许多大型演出、戏剧名家深深结缘。而他的人生之路也随着变得更加广阔。随着工作的变动,不管是远走河北,还是成为新华社记者。在他匆匆的脚步中始终没有漏掉戏剧艺术,他的视野又从家乡的秦文化,放射到燕山脚下,滹沱河两岸。从秦腔投射到京剧、及燕赵大戏、经典之作。从戏剧到曲艺、歌坛、舞美。结识了郭兰英、才旦卓玛、单田芳,等全国著名的艺术家、歌唱家,并进一步延伸把镜头对准了港台与海外歌手。 1979年由甘肃省歌舞剧院编演的舞剧“丝路花雨”轰动全国文艺界,获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功。被誉为“中国舞剧之最”。1980年,甘肃省歌舞剧院舞剧“丝路花雨”来陕西巡演,范德元作为唯一的随团记者,用他的镜头记录该团演出的全过程,记录了剧中三代女主角“英娘”的勃勃英姿。不仅如此,工作过细、思维缜密的范德元先生,连当时《陕西日报》介绍“丝”剧演出的专版也拍照留存。直至30多年后,当这些凝固的画面,像横空出世的雕塑突然展现在人们面前时,甘肃歌舞剧团的同志都惊叹道∶“太珍贵了,这些资料升自己都没有留存”。2014年,范德元选编的摄影画册《舞台光影》中,收录的范德元舞台摄影作品中,除了“丝路花雨”,还有“杨门女将”“白蛇传”“血泪仇”等40多部戏剧,任哲中、尚长荣、马友仙等37位著名戏曲演员,刘兰芳、侯宝林、姜昆等10多位曲艺大家以及郭兰英、才旦卓玛、贠恩凤等多位著名歌唱家的精彩剧照。 范德元拍摄的“丝路花雨”剧照 范德元的人生真的与舞台有缘,他的摄影记者生涯是从舞台启幕的,30多年后,在他即将退休、将要离开新闻摄影这个舞台的时候,舞台摄影又要帮他在戏曲声乐中落幕。2003年金秋,第八届中国戏剧节在西安举办,范德元作为新华社陕西分社的摄影记者,很高兴地接受这次盛会的采访报道任务,在这次国家级的戏剧大比武中,再次亮出了他当年舞台摄影的底牌。在戏剧节举办的14天里,范德元白天、晚上都在看戏、采访、拍照,把好的照片配上文字发给总社和其他报刊杂志。在戏剧节将要结束的时候,他当年工作过的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当代戏剧》杂志主编李明瑛找到他,希望他关心“娘家人”办的杂志,把戏剧节的精品照片让他们优先发表…… 燕赵情缘 1982年,河北高筑黄金台,征召天下英才。《光明日报》登出启事,响应者成千上万。此时范德元已36岁,他既非硕士也不是博士,只有中学学历。他只带来一个土布包袱,抖搂开来,是他发表的一些作品、获奖证书,还都是大报名刊。河北省人事局招贤办公室鉴于情况特殊,专门向省政府提交了报告。经过省长办公会研究,常务副省长李锋在报告上批写了八个字:“自学成才,破格录用”。后来人们才知道,在这次招贤中,河北省破格录用的仅有范德元一个人。 范德元被分配到河北省林业科研所,参与创办了《河北林业》杂志,成了杂志社的摄影记者。在杂志创刊过程中,他潜心研究河北林业的发展状况,从查阅到的一些文字资料中发现,在河北承德坝上,有一个清朝康熙皇帝当年的练兵场,如今已发展成为大型现代化机械林场,这块“绿宝”,古今闻名、美在其中。而它却从未被很好地挖掘过,报道过。1983年元旦过后一上班,范德元便向领导提出,要到塞罕坝林场去采访。塞罕坝是最艰苦、最能反映河北林业的地方之一。但“塞罕坝最冷时零下四十多度”,领导劝他不要这个时节去。可范德元却说∶“只有在这样的季节才能拍出反映艰苦生活的好照片。”他执意前往,领导只得允诺。妻子连夜为他赶制了一身厚厚的棉衣,帮他打点好行装,范德元向塞罕坝出发了。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境内,清朝曾在此设立“木兰围场”。“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历史上塞罕坝曾是“美丽高岭”,林木茂盛,郁郁葱葱。但是,由于过载、过牧、匪灾、火灾,塞罕坝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开始投资建设这里。20世纪50年代初,东北林学院一批大学生来到这里,随之,一大批来自东北、西北、华北的知识青年,包括大学生,满腔热情地开赴到这荒无人烟的塞罕坝; 60年代初国家在此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机械化林场; 80年代初,关于塞罕坝的报道少有见闻。但人类在这里创造了奇迹:塞罕坝的人工林,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林业工人头顶青天,脚踏荒原,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着。几代塞罕坝人肩扛家国使命,在高寒的沙地上,谱写了一曲绿色的欢歌。 范德元在塞罕坝爬冰卧雪采访拍照 塞罕坝是范德元来到河北省的第一次采访。当时,迎按范德元的塞罕坝是皑皑白雪,漫天呼啸的白毛风在松树之间撞来撞去,发出沙沙的声响。他爬冰卧雪,风餐露宿十多天,在郁郁葱葱的林海中马不停蹄地跑遍了塞罕坝的七个林场,和林业工人们同吃同住同聊天,体验了创业者们住窝棚喝冰冷水的生活,喝下了林场老炊事员为他烫好斟满的生平第一盅酒,感悟著“入老了,树绿了”的沧桑岁月,“抚摸每一株樟子树就是阅读一个人生,掀开每一户工人的家门迎面扑来的都是一篇故事。”范德元把这一切都摄入镜头中,通过报刊向中国和世界展示美丽的塞罕坝:风景的美丽,劳动的美丽,灵魂的美丽……他拍的照片不仅被《河北林业》采用,还被《人民画报》《林业画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全国性报刊采用。《今日塞罕坝》。1983年植树节,《人民日报》以《塞罕坝,美丽的坝》为题刊登画刊,发表了范德元拍摄的七幅塞罕坝照片。《人民画报》也介绍了这个现代化的机械林场。塞罕坝林场从此全国闻名,坝上的林业工人也名扬天下。这次采访,范德元拍摄的《今日塞罕坝》组稿获得中国林学会林业科普创作奖,还获得了全国林业宣传三等奖。 1983年3月12日“植树节”,《人民日报》刊登范德元摄影作品画刊《塞罕坝,美丽的坝》 为了更加生动地反映塞罕坝现代化机械化林场的面貌和林业工人艰苦创业的动人事迹,范德元不仅在大雪封坝的严冬,而且在遍地鲜花的春夏,满山红叶的金秋,多次上坝,拍摄了大量照片。由于抓住了典型题材,再加上多年来练就的“全天候”拍摄功夫,“塞罕坝”机械林场这块“绿宝”很快被详尽地展现在国内外读者的眼前。照片不仅被各大报刊采用,有的还被入选《中国林业建设》大型画册和中央绿化委员会办的画册。 “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奇异兽的天堂。”如今,人们这样来赞誉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知情人都说,塞罕坝扬名天下,范德元功不可没。除了塞罕坝,华北平原,太行山中,渤海湾上,燕赵大地到处都留下了范德元辛劳奔波的脚印,他的镜头留下了许多英模人物、重大事件和宝贵的历史瞬间。由于爱岗敬业,成绩卓著,范德元被授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技术人才”称号。 留住永恒 1985年夏季的-天,范德元接河北省林业厅人事处通知:新华社河北分社要借调他工作三个月。从此,他开始行进在实现“新华梦”的征程上。为纪念唐山抗震10周年,反映唐山10年重建的面貌,新华社河北分社决定派记者进驻唐山,被借调的范德元得知后,主动请缨,承担起对震后新唐山进行报道的任务。在唐山的日子里,范德元始终怀着一种强烈而特殊的情感。他采访了1976年地震时在井下埋了5天的煤矿工人陈树海,采访了抗震救灾的英雄战士,采访了孤儿院里地震时出生的婴儿,采访了唐山康复医院的伤残人……在唐山半年多的时间里,范德元的足迹遍及唐山市区的每一个角落,他拍摄正在建设中的唐山新貌,捕捉凤凰山公园的美丽瞬间,抓拍“瓷都”精美的艺术品,引滦入津过程、潘家峪葡萄、唐山纺织业等,无不进入他的镜头,他要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唐山10年建设的风姿,向世人昭告这个废墟上崛起的奇迹。与此同时,他被一个个经历过生死劫难却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感动着,激动着,更为危难中伸出的援助之手和人间大爱感动着。范德元顺利完成了唐山之行的任务,他拍摄的作品被编印成画册《唐山新貌》,并在1986年环境摄影比赛中获奖。 老范不仅这一次表现好,他在唐山开滦煤矿透水事故、白洋淀和冉庄地道战遗址保护等报道中都有着上好表现,并曾获得过总社的好评,得到过总社评的二等好稿。他向分社领导提出希望调进新华社当记者。分社不少同志都为老范说好话。这一下把分社社长孟宪俊难住了。当新华社通讯员可以,分社说了算;可记者调进调出是总社人事局的权力,分社没这个权。可对于这样一身硬功夫的好同志拒之门外真是可惜。分社经过研究,向总社人事局报告上去,人事局长左毅也觉得范德元这同志不错。但调进摄影记者,总社摄影部有一票否决权,报告被摄影部一票否决了。孟宪俊找到摄影部负责同志,得到的答复是“老范年龄大了点儿。”“能不能直接去找找穆青?”有人建议。穆青是新华社领导,更是著名记者,也是摄影艺术家。他对摄影的爱好也已到了“难离难弃,放不下手”的程度。一天,孟宪俊领着老范来到穆青同志的家里,把一大堆摄影作品摆在了他的面前。说明来意后,穆青上下打量了老范一番,随手翻着茶几上的照片。他没说什么话,没肯定,也没否定。“从此以后,我认为老范的事没戏了,我也就慢慢淡忘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老范当摄影记者的事突然批下来了。”孟宪俊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分社摄影报道又添了一员虎将。自从当新华社记者以后,范德元季季有好稿,年年获奖励,连续三年被评为新华社“十佳摄影记者”。还获得河北分社“数量翻番奖”和“分社社长特别奖”。他以实际行动报答自己的“伯乐”穆青、孟宪俊和左毅同志。 图为2002年范德元(左)与穆青在华山留影。左上角为穆青给范德元的亲笔题字 1996年,范德元从河北分社调往陕西分社,回到老家工作使他如鱼得水,工作上平添一种自信和力量。陕西的改革开放举措、经济建设成就,以及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兵马俑发掘、法门寺考古等等,都在他的摄影报道中聚焦和展现。他很快担任了分社新闻摄影室主任。接着先后担任了陕西省摄影学会副会长和西安市政协委员。范德元也以自己的实力引起了总社的重视。总社组织的一些大型摄影报道少不了他。 三峡工程是一项造福今人,泽被子孙的千秋伟业。这项世界上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显著的水利水电工程,从一上马就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焦点。1997年,新华社成立了由副总编闵凡路任总指挥的“大江截流报道组”。总社选调范德元赴三峡担当航拍任务。虽然此前他已有50多个小时的航拍经验,曾航拍过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太行山区、渤海湾等,但航拍长江三峡水电工程是新华社报道的重中之重,也是新华社历史上第一次动用直升机航拍建设工程。范德元反复查阅资料,熟悉工地人文地貌,乘坐一架专供航拍的米格一17军用直升机,在46天时间里,拍摄了大量长江三峡水库移民区的珍贵历史照片和长江三峡截流的珍贵历史瞬间。大江截流前,他拍摄的“空中三峡”和江岸移民学校“中堡岛小学”等新闻图片,由新华社向国内外发出,海内外众多报纸在显著位置刊登,引起世人关注。 1997年11月8日,是长江三峡大坝截流的日子。这天凌晨一点钟,范德元就在湖北分社记者杜华举精心策划安排下,俩人坐上事先约好的一只小船,乘着蒙蒙夜色,朝着江心靠近截流龙口中堡岛上的185高地进发。夜幕沉沉,只有星星灯火不熄地照着截流前的大江工地。他们背着六七十斤重的器材装备,攀着脚手架爬上了185米高的施工坝体顶端,发现坝顶上已早有伏兵,原来是《湖北日报》等摄影界同行先天就登上了这块风水宝地。他们在焦急中迎来黎明。眼前弥漫的大雾使所有守候者无不叫苦连天,而这时高音喇叭中传出了“大江截流开始”的声音。接着只听到大型车辆轰隆隆的巨响,眼前仍是一片空白,真是令人焦急万分!快到10点钟时大雾渐渐被蓝天驱赶开来,太阳含羞地露出了笑脸。记者们欢呼起来。范德元把长镜头固定在三脚架上,轮番使用着三台相机,反转片,黑白片,彩色付片,全身心抓拍着最美瞬间。随着云开雾散,坝上的记者拍足这个角度之后,纷纷赶场抓拍其他画面去了,坝顶上除工作人员外只剩下范德元一个留守者。这时候他非常镇静,在抓取精彩镜头的同时,认真听取广播中传来的合龙进度。广播中的声调渐渐地提高了,加快了,老范瞪大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龙口推进,他通过望远镜头注意到一位手持小红旗的现场指挥人员低头看了看龙口两端的接连处,又朝身后的车队招招手时,他在关键时刻产生了灵敏反应:这是整个合龙的最后一车石料!他屏住呼吸果断按动快门,拍下了大江合龙时的“最后一车石料”照片。这张照片的定格,成为长江历史上水电建设者锁大江、建大坝、兴水电伟大创举重要历史事件的缩影,成为永恒的记忆。它以最快的速度传送到全国与全世界,它成为许多报纸占据半个版面的头条新闻照片,它也成为新华社记者拍摄大江截流的代表作。范德元在三峡工程报道中,《大江截流》等20多组图片被国内外各大通讯社等媒体广泛采用。这些照片被新华社评为社级好稿,并得到了总社摄影部的嘉奖。 1997年11月8日,长江三峡截流激战中的最后一车石料。(范德元摄)
故乡情深 范德元心系故乡、关注社会。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就以故乡风貌为题材,拍摄合阳风光、花卉、戏剧人物,在合阳城乡被传为佳话。其中《合阳粮食丰收》《抽黄工程》《革命故事》等新闻照片,广泛刊登于《人民日报》和全国诸多报纸杂志。2006年,年已六旬的范德元乘坐一架动力三角翼(一种轮式起落架超轻型飞行器),其两翼展开有十多米宽,酷似老鹰的双翅,更像一个大风筝,下边吊个摩托车,人和照相机都暴露在开放式的座舱上,飞升几百米甚至千米高空,多次起落共飞行近6个小时,空中拍摄照片一千多幅,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二十一世纪之初的合阳全景图,选编成为大型画册《空中看合阳》,2009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仪式。范德元还拍摄选编了摄影画册《舌尖上的合阳》《乡韵线胡》正式出版,介绍家乡的美食和民间艺术。 范德元先生出版的部分摄影作品:《空中看合阳》《舌尖上的合阳》《乡韵线胡》《民居瑰宝党家村》 范德元还历时3年,先后16次入住韩城党家村(包括3个春节),拍摄了上千张照片,编辑成大型画册《民居瑰宝》,2002年4月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捐书陕图 为了学习提高,范德元先后参加过10多期全国性和省级的摄影学习培训,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终于成为新华社高级记者,著名摄影家。他先后有300多幅摄影作品参加了16次国际、全国和省级摄影大展。在社内外获奖上百次。 2021年2月4日,范德元(左)在图书捐赠仪式上,向陕西省图书馆馆长周云岳捐赠个人签名图书 农历牛年春节前夕,新华社陕西分社退休干部范德元,向陕西省图书馆捐赠个人摄影画册著作80多册,电子书籍光盘30多张,长江三峡工程合拢展览图片60多帧。陕西省图书馆馆长周云岳向范德元颁发了收藏证书。 范德元(右)向周云岳馆长介绍自己有关三峡大坝合拢时期的摄影作品 范德元注重积累,著述颇丰。数十年来,他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媒体发表了近万张(组)摄影作品,积累了大量的影像资料,经过选编整理先后出版了《民居瑰宝党家村》《建设者之歌》《世界园林风光》《唐山》等大型画册。他退休后,从长期积累的摄影资料中,选取珍贵画面,增添新的内容,出版了全套6册的《范德元摄影丛书》,其中包括《舞台光影》《舌尖上的合阳》《乡韵线胡》《燕赵情缘》《记忆永恒》(上下册),社会反响良好。 范德元希望能够通过陕西省图书馆这个平台,让这些照片资料能够永远地保存下去,让更多人看到,使这些资料都活起来。陕西省图书馆馆长周云岳表示,范德元先生捐赠的图书画册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价值,我们对他为图书馆惠赠大作,在深表感谢的同时,将永久收藏,合理开发,回馈社会,为繁荣公共文化事业添砖加瓦。 “五十载摄影生涯,成就了我人生追求的事业”,范德元先生说,“儿时的梦想,一辈子的追求,我用饱含深情的镜头语言诉说着对故土的热爱与向往……”我们期待着范德元先生能有更多摄影新著问世;祝福德元兄身体健康,万事顺遂。 编辑:慕瑜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