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王宏斌 时间:2021-03-07
我的父亲慈祥伟岸,这辈子为了集体和儿女,含辛茹苦,呕心沥血。 父亲最大的功劳就是在艰难的岁月里,将我们兄妹四人扶养成人,让我们三个年龄差距不大的儿子一个一个成家。 从幼年到结婚,因有爷爷和父辈的呵护,我基本没受过饥饿,也从没关心过家庭年年的收成和开支。就如老人所言“吃饭不问斛价”。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父辈分家那一年,家里闹起了饥荒,全家整年以玉米为生,长年吃玉米搅团和粑粑馍,也没柴烧。在田间拉粪休息期间,父亲就在地里拾没有挖尽的玉米杆根。记得有一次,父亲上山割柴,碰上阴雨天气,他熬了三天两夜从三十多里外的北山上背下二捆干柴,为全家解决了燃眉之急。 父亲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同样也为生活的村组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从1969年7月起,父亲带领村里的精壮劳力,经常远走他乡,挖洞筑巢,逐草而息,修建水库、渠道,他的足迹踏遍了冯家山,刘家沟,信邑等多处水利工地。1976年8月,冯家山灌区顺利通水了。但我们村子能浇到的地块不多,为此,父亲走访上级有关部门,为当时还是生产队的新堡小组申请修建小型抽水站。 在冯家山干渠上开口,需适灌面积千亩以上。我们小组适灌面积不足六百亩,父亲自己联系邻村,将云家岭、东关、天东等村组拉入灌区范围,汇总面积上报后,抽水站批下来了。听到父亲带回来的消息,村民们热情高涨,大家在王义民老队长的率领下,以蚂蚁搬泰山的精神在1977年春,将一个长150米,底宽12米,高5米多的放射状梯形大坝建成。 高抽建成后,原来一年只能种一次庄稼的田块,变成了两料旱涝保收的良田。为我村粮食增产和现在的经济种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村子的发展,当小组长期间,父亲经常加班加点,不顾个人安危。“如何做好庄稼倒茬?怎样安排好生产?如何增加队上瓦窑,油坊的收入,提高队上劳动价值?”这都是我从父亲口中听到的最多的话语。那些年,他天天起早贪黑,还曾多次因公受伤。 1974年,父亲在庄东草沟壕打锅锥井时,钢绳缠绕,解钢绳时手臂绞入绳结,难以摆脱,父亲左手食指骨折。为筹建村北的弹花柜、油坊大房,在绛帐买木料时父亲从装木料的车顶摔下,左手臂受伤,疼痛难忍,但他还是忍痛同王志华等群众一起,用架子车从70里外拉回木料。 父亲为了集体,无怨无悔,屡受磨难。1979年,他不再担任队里的小组长,后来为了让我们兄妹四人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他开始四处奔波。期间,不管做任何事情,父亲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现在的父亲已入耄耋,我也步入中年,每每看到父亲消瘦的面孔,想着他一路走来,含辛茹苦,实在是万千感慨,愧疚于心。 编辑:小树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