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薪火相传的扶风文化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韩星海 时间:2021-03-01

源远流长的扶风文化

瑰宝琳琅惊世界,千秋文物照古今,说的是我的家乡、历史悠久的扶风县名胜古迹的特色。它从原始社会神农氏时期,县属姜氏国(部族),就有我们先民们生产、劳作、守望家园的文字记载。这里是西周文化发祥地、佛教古刹法门寺所在地,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的美誉。其中周原遗址是被列入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新发现之一,出土的大克鼎、大盂鼎、毛公鼎被誉为海内国之重器。1987年举世仅存的佛指舍利,从法门寺地宫出土,被誉为继秦兵马俑之后的世界第九大文化奇迹新发现。

扶风在人文历史上是因“扶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建县以来,人才辈出,代代相传,名垂青史,也是影响中国文明发展史进程的重要县份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明珠!

那是2009年5月7日,法门寺文化大景区对外开放,被誉为“千载佛家圣地、万世人文经典”。特别是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特别讲述到法门寺琉璃器,并盛赞了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除此之外,著名景点还有三观山(西观山、中观山、东观山)、西府古镇、关中风情园、七星河、野河山等地遗址,无与伦比,留有着沧海桑田的景象。

扶风人杰地灵,周秦文化、汉唐文化、儒释教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东汉时期“班马耿窦”四大名门望族(史学家班彪、班固,伏波将军马援,耿家列侯耿弇,窦家安丰侯窦融、大将军窦滔)等将相名臣,功勋卓著,折射出了“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河移”人文形象来。

与众不同的扶风县,山川塬地貌并存,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有乔山屏障,与麟游相连,南邻渭河与眉县、周至接壤;西与岐山毗邻;东与杨陵区为界;境东北一隅与永寿、乾县分疆,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五湖四海的人们向往涉足旅游的首选地,交通四通八达,有着无比优越的地理环境。

我们许多人在对地方县志研究中,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件,扶风还是我国茶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唐朝陆羽《茶经•六之饮》中写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也就是说,茶成为饮料,开始于神农氏,到鲁周公正式对茶作了文字记载,才后传闻于世。而周公庙就位于我们相邻之县岐山县城北区,也是在周原的区域内。西周时期的国都就在现在的法门寺端北的周原黄堆之地,所兴起的我国“贡茶”制度,一直沿袭下来,从唐朝起作为一项封建王法直到清朝覆灭而废除。而法门寺西北三千多米处,就是《诗经》所言“周原朊朊,堇荼如饴”的风水宝地,其中《诗经》中曾有七处描写荼树、采荼等方面的诗句,充分展示出了原始生态的茶与生活现象。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4月5日,从法门寺地宫出土了2000多件珍惜文物,其中就有一组金银茶器具,印证出了大唐宫廷茶道的存在,一下子轰动了世界茶学界。正如晚唐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写道:“……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让茶道回归到本土上来。为此,法门寺博物馆在20多年里,连续举办了五届国际间茶文化学术研讨会,几乎把中国唐代茶文化史料“一网打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至今没有那个国家、那个省份地区能够超越过对于唐代茶叶学术研讨会的水平。

所以我们经常以文会友,品茗论道;展望扶风,豪情满怀;放飞思绪,浮想联翩,扶风不愧为礼仪之邦、文化之乡、茶道之乡的典范!也是一代又一代作家诗人、书画家、艺术家们成长的沃土与摇篮!

“浮生偷的半日闲”。每次当我回到家乡悟其道,寄托乡情时,这一切成就都归根于以文化人的力量和继往开来的推进作用力!

勇于传承的扶风儿女

谁不说俺家乡好!恩格斯说过:“爱国主义是以爱家乡为基础的。”可爱的扶风,美丽的家乡,经常让我在梦幻中产生出无比自豪的回归感受……

自从党的十九大以来,文化作用力再次被表明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文化广义是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它是一种生命现象,是与生俱来的。而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一种心态文化,又称小众文化,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表现。

扶风文化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又是黄土地上的一朵奇葩!当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梦和文化自信等再一次被唱响时,扶风县也在与时俱进中取得了大发展。特别是在群众性文学创作、文化活动、全民阅读等方面,加强了组织协调,形成的日常化、常态化的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批有信仰和追求的文化人,成为守望精神高地的思想者、引领者、奋斗者、实干者!

现如今,我们阔步走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道上,“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说具体化,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服轻质化、轻纸化、碎片化、轻信化弊端,努力传播新风,激浊扬清。书礼扶风,底蕴深厚;翰墨飘香,和美与共。大家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指出:“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全民阅读、书香社会更为重要,扶风县文化事业的发展正是遵循了这些方面……因此,作为扶风籍的一名在外游子,我经常对家乡文化战线上的人和事格外关注,尤其是扶风作家群现象,长期经过分析比较,我认为走在了全国前列,他们一直驰骋活跃在以文载道、勇于奋斗的征程上。

改革开放以来,扶风县(籍)的作家们文学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例如: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吴克敬代表作《初婚》,著名军旅作家王宗仁《青藏线》,窦孝鹏《奔溃的雪山》,张浩文《绝秦书》,汪润琳《红腰带》等就是典型的代表作品……见证着他们精益求精、德艺双馨的艺术追求,同时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了扶风文学事业百舸争流千帆竞,同心协力攀高峰的喜人景象。

在此方面,我们还要肯定和点赞长期为扶风县文化事业守正创新、积极作为、默默无闻奉献的一帮平凡人,他们是:县文旅局副局长张新浩,县图书馆馆长杨萍,县作协主席唐志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毕林飞,县书协主席翟功印以及法门寺博物馆毛小东等人,他们就是坚守着文化阵地,利用好手中的一支笔,不图名,不唯利。同时克服了多种困难,不间断举办“学习强国”读书会;积极创办县级文艺刊物和传播交流公众号;创新性开展文学征文大赛;培养出一大批文艺书画爱好者;架起了与全国各地文化交流的平台与桥梁,极大的提升了扶风县文化事业发展的软势力……这就是说: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更比一代强!

据不完全统计,扶风县目前市省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就达到100多人,他们立足不同岗位,利用自己手中的笔,努力书写中国故事、扶风的沧桑变迁,从而发大众心声,为人民群众抒怀,还不断推出了一批传得开、留得下的扛鼎之作,积极主动的向党的百年华诞敬献一份厚礼!

满怀深情寄乡愁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辛丑年春节期间,我应扶风电视台和县作协邀请,为扶风家乡父老乡亲们拜年!其中祝福中说道:“我从家乡扶风的乡土离开已经40多个春秋,每当春节返回探亲访友时,生我养我的地方却成了故乡!正如唐朝诗人李白所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也就是我一直‘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原因吧。现在,每逢佳节倍思亲,乡愁就像渭河水,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顺,眷恋得如此深沉……这正是:  

牛气冲天话扶风,扶助京师美名扬。

周原大地美如画,万里长空法门寺。

以行风化代代传,四季花香满乾坤!……”

这就是说,言为心声。人一生接触的人是有限的,以文会友,沟通心灵是无限的。所以我就希望家乡人民群众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追梦的奋斗热情,让扶风县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昌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这就极大树立起了我们“学习强国”伴我行,发奋读遍天下书的信心与毅力!我曾经自勉自己:茶几茗香心头净,案头笔奋气犹和。目存沧海心有党,胸有阳春笔有神。这就同时要求我们扶风作家、书画家们等艺术人才,专心劳作书墨,甘苦创新奋进,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自己手中的笔,立足乡土文化,反映现实生活,努力展示更加广阔的人生世界,传播出“正能量”,抒写更为丰富多彩的新人新事,弹奏出更加动情的美好心曲,塑造出更为先进的一代扶风新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今天的人文扶风、文化文博旅游名县、教育事业强县等方面再此强基固本,谱写出更加繁荣发展的时代篇章!

 

韩星海,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学会会员。曾先后著书出版通讯报告文学集、散文集和茶文化专著20部,并有上百篇(件)作品在全国获奖。其人事迹还被入编著到《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中华茶人诗描》等多部典籍中。

 

编辑:慕瑜

上一篇:如何认识书法美(下)
下一篇:乡土饭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