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祯霞《月照长河》:散文知性与灵性的合二为一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董信义 时间:2020-08-20
散文是心性和生活的解读,也是作家境界与认知的见证。一部好的散文,给人的不仅仅是人生诸多的感受和体验,更多的是给人心灵世界呈现一种美好生活的画面或者理想生活的蓝图。这是我读了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自选集《月照长河》的一点启示。这部散文集是出自秦岭深处商洛作家徐祯霞笔下的,她是一个勤奋多思的作家,更是一个入世独悟的作家。在她的笔下,生活是梦里寻花,也是推窗望云。更多的是她把触角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俯身大地,扎根泥土,或者举首云端,思绪如涛。散文大开大合,维度从横归一。 读完祯霞的散文,忽然产生这样的感觉,《月照长河》里,知性与灵性并生,慧性与悟性通达。作家有赤子之心,倩女忧愤,一语落地,秋风扫叶,雪落秦岭,柞水暖春。作家不求兼济天下,但图文道通透。知天地叠变,晓四季澄明,把千古系于心弦,弹指云烟尽散。徐祯霞的散文格调不凡,正如邱华栋所言,人间有清音,无关丝与竹。超凡脱俗的语境,铿锵落地的笔力,心怀四野的格局,把一个散文的神魂聚于心尖,如喷发的火焰,照亮山川,温暖人间。这是我读《月照长河》的强烈感受。 坦率地说,我和祯霞并不十分熟悉,但文字通心,思想载道。在和我的片言交谈和对她散文的阅读中,使我对这个秦岭女子神有独往。往其才情,往其达观,往其慎思独悟,往其长河浩然。在我和她的一次闲聊中,她说到自己辗转不凡的人生,我回复了一句话,人生本是曲境通幽地,生活当是烟火人间。折与变,都是重塑与构新,一切都在酝酿,花开自当有期。她复我,脚踩大地,登高望远,自当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向经典学习,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和沃土。没有想到,短短八年时光,她在中国文坛就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上了鲁院高研班,获得冰心散文奖,成为陕西省文化厅百名优秀文化人才,出版散文集两部,在诗歌苑地亦颇有影响。 收录《月照长河》散文集中的散文28篇,字字出自内心的呼唤和对应,篇篇富有出人意料的构思和遐想。整部散文洋溢着积极向上澎湃昂扬的思绪和情感,个别篇章虽有忧患和个人小情调,但不影响如激流、如歌声、如诗赋的情怀和格局。在她的散文里,你可以感受到一个文人的独立精神和叩问灵魂的仗义执言,也可以感受到她心游万仞上下求索的理想人格和独创精神。她的散文视野开阔,语境雄浑,处在高地。不论是“山水走笔”的心系自然,问道苍生,还是“指尖流沙”的生命闪光,情在大地,都闪烁着作家审视与回望的目光,更把一个文人关注“在路上”的风景和心路历程中的惊喜和深思蕴含在文字背后。更不要说“一瓣馨香”的真挚和坦率,“红尘物语”的大爱与大悟。 阅读《月照长河》我有三点所思所得。一是作家的“在场”和“在景”的开悟与开掘。徐祯霞立于众生而又能独居慧眼,在当代生活中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又能超然文字本身,落笔成文都能穆正言简,思接千古,心游四极。在《等待一场生命的花开》中,她写对儿子的期望与扶持,其实是在写当下一个母亲的心思和境界。正如作家所言:“人生,正是因为无数的等待,才充满了甜蜜和无法预料的惊喜,从而让我们收获无尽的感动和美好。”在《夜泊秦淮河》一文中,作家没有把笔墨用在写秦淮的夜景上,而是关注那些令秦淮河名震江南的青楼女子。她没有幽怨,多的是爱怜和敬重。用一个夹竹桃的现实影像,寄寓青楼女子的才情和风骨。最后写道:“秦淮女儿,豪情不输男子,却空落珠泪涟涟,唯有仰天长叹,寄情笔端。一世风华,尽被雨打风吹散,云烟过处,已是经年。”二是作家的灵魂闪光和思想辐射。徐祯霞是一个有担当有良知有风骨的文人。她有一种铁肩担道义的男儿豪气,也有一种执手相看泪眼瞬间相望江湖的侠骨柔情。在《在眉山,仰望一个灵魂》一文中,作家追思追忆苏轼的才学和精神,把自己的心交付叩问与敬仰的河流中,信手拈来,尽是旷世风流。目光所及,更叫人叹为观之。她为苏轼人格与精神的旷达自由,为苏轼的诗词文章拍案叫绝。在她的笔下,《一棵丁香树》,就是父亲精神的化身。一个《吹糖的老汉》,就是一份人间大爱的坚守。《一张皮纸的诞生》,就是一株株构树的生命史,顽强不屈史。三是作家高贵的品性与博大的情怀。徐祯霞不是一个小女子,而更像一个笔力刚健、洒脱自如的的男子。在她的散文中,尽管写了母亲和父亲,写了儿子和自己,但落笔犀利,直指心魂。散文大开大合,语境非凡。字里行间渗透着气节、大义、忠诚,处处有立场、有担当、有刚性。 当然,就散文而言,发展与创新并行。徐祯霞在散文领地热爱故土,心在云端,脚踩大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创作之路。就《月照长河》而言,慎思独悟,她做到了知性与灵性合一,大道与远行相一,无疑是一大收获。但就整部散文而言,也有形散意远和绕道探路的疏漏,同时也存在思绪超前而立意远遁的松散之嫌,但这并不影响《月照长河》这部散文的出色和卓越。 2020年7月12日于怀竹山居 (作者董信义系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纪实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咸阳散文学会会长,咸阳市作协副主席。) 编辑:金苗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