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为新时代立一座雕像 ——《张富清传》后记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钟法权 时间:2020-06-19


  作者钟法权(右)拜访张富清老人


  英雄都是不同凡响的人,可英雄也是普通的凡人。正如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如果用凡人的标杆来衡量英雄,英雄便像巨人一样超然独立,超于凡人的不同寻常之处正是英雄的特有光芒。这是我在完成《张富清传》一书后对老英雄的事迹最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在我的写作生涯中,一直有一个梦想、一个情结,那就是为心中最敬仰的英雄写一部传记。2016年我有幸作为军队代表参加了中国作协第九次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他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颂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会后,我当即写下了名为《礼赞英雄》的体会感言。自此,为英雄树碑立传的意念越发地强烈,澎湃的文思涌动,驱使我接二连三地创作了纪实文学《最先到达的长征》(作家出版社2018年出版)、中篇小说《昌能的勋章》(《解放军文艺》2019年第7期刊载),还写了一个英雄坎坷人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长篇小说。2019年的春天,圆梦的机会不期而遇。深藏功名60余载的张富清,一夜之间成为“网红”,国内大报小报、各类新兴媒体,无不重磅连篇进行宣传、报道,他的感人事迹顿时传遍神州大地。张富清这位95岁的老英雄,不仅受到了媒体记者的关注,同时也受到了作家们的青睐。就在我跃跃欲试加速准备从西安前往来凤采访老英雄张富清的时候,从北京传来一条消息,一位名家正受命在来凤采访。我要不要继续前往,一时内心很是矛盾。有人说,凑那个热闹干什么,容易撞车不说,也很难写出新意来;也有师者直言,他写他的,你写你的,能不能让读者认可,凭的是作品的质量,而不是作家的名气。师者的真知灼见,让我信心倍增,我以万丈的豪情,立志为新时代立一座英雄的雕像。 
  综观老英雄张富清的人生长河,可谓沧海桑田,坎坷曲折,写作者需要完全进入他的生活,才能对他平凡而伟大的人生有一个准确的认知。我虽然是湖北人,却并没有到过来凤,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利用整整七天的时间,走访了张富清工作过的三胡乡、革勒车镇、百福司镇以及高洞等地方,与所有跟张富清共事过、交往过的老部下、知情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与当年的铁匠杨圣师傅交谈我得知,20世纪60年代中期他曾经受张富清指派,为革勒车镇二龙山小水坝设计加工水轮发电机。为掌握这件事的第一手资料,我又专门跑了一趟革勒车镇的二龙山。那天上午风雨大作,沿途是一条弯曲陡峭的盘山公路,靠山体的一面时不时有碎石土块滚落,靠山崖的一面为土石方所填,土石方经暴雨冲刷极有可能随时塌方,好在司机驾驶经验丰富、技术高超,再加上“猛士”马力强劲,保证了往返安全无恙。暴雨之中,我立于水电站一旁,看滔滔河水,听急流冲击水轮发电机的轰鸣,眼前仿佛出现了50多年前革勒车镇的百姓对“忽如一梦光明来,千家万户灯光亮”的欣喜与狂欢的一幕。在鸡爪山绝壁下的公路上,我久久地伫立于崖石下的拐枣树旁,听廖大全讲述当年张富清带领高洞群众开山炸石修路的点点滴滴,看那悬崖峭壁上的人影,仿佛一如张富清攀岩时留下的永恒印记。 
  在完成所有的外围采访后,最后只剩下见老英雄张富清本人了。出于对老人身体状况的考虑以及对其家庭隐私的保护,当时上级有要求,未经相关部门批准,来凤县委宣传部不得安排媒体记者和单位采访、慰问张富清老人。经过几番沟通,我终于在一个雨过天晴彩霞满天的下午见到了张富清老人,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老人询问了提前拟好的20多个问题,并与老人合影,经老人允许在他家中拍照。 
  之后,我又抽出时间专程到张富清的出生地汉中洋县进行了探访。马畅镇双庙村是老英雄张富清的故乡。70年间,乡村变迁,如今在双庙村难寻过去的印记,双庙早已不见踪影,张富清家的三间土坯房也只“幸存”一间,矮趴趴孤零零地立在一片小楼的空隙中,成了英雄诞生、成长的唯一见证。为了弘扬英雄精神,号召社会学英雄、尊英雄,县、镇两级政府对那间随时都有可能倒塌的房子进行了抢救性维修,在原址上建起了村史馆,以宣传、弘扬张富清的先进事迹。村史馆现已成为全社会和党员干部的教育基地。马畅镇学习张富清事迹不仅快,而且实;不仅大街小巷挂起了张富清的挂像,立起了事迹宣传栏,而且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张富清事迹的重大活动。马畅镇党委书记蔡俐辉说:“张富清老英雄是我们马畅镇人,是我们马畅镇走出去的英雄,是全体马畅镇人的骄傲,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在学习弘扬他的先进事迹活动中,争当排头兵,走在时代的前列。”所到之地,所见所闻,让我深深感到,老英雄的峥嵘岁月、波澜人生,比想象的还要精彩,他那些看似平凡其实不平凡的生活经历最终像来凤的酉水河一样汩汩流淌,在我的脑海里汇聚成为汪洋恣肆的创作激流。 
  如何写出与老英雄崇高道德相吻合、精神境界相一致,既有思想高度又不乏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像一座高山横亘在我的面前。回首张富清的一生,需要我从他95年的人生长河中找到指引他成长的灯塔,发现贯穿他一生的思想脉络。最终我从大量的采访素材中,从主人公的成长足迹中,发现了一个照耀他一生的东西,那就是闪耀着毛泽东思想光辉的名篇《为人民服务》。张富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正赶上西北野战军军事政治整训,连队组织学习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像一簇火花点燃了他的理想之光,又像一粒种子播在了他的心田,张富清的人生从此有了光明的前景,人生的追求从此有了力量的源泉,人生的大厦从此有了坚如磐石的根基。找到了打开金矿大门的钥匙,获得了寻找宝藏的路径,也就拥有了构建《张富清传》的坚固基石。 
  老英雄张富清的感人事迹,不仅受到了亿万群众的敬仰和传颂,而且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扬学习张富清的事迹作出了重要批示。在我到达来凤之前,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来凤刚刚为张富清举行了颁奖大会,授予他“时代楷模”光荣称号;我在来凤采访结束时,中共中央组织部又在来凤举办了颁奖大会,授予张富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就在我全心创作《张富清传》期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组织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军地相关部门联合表彰张富清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2019年9月中秋前后,当《张富清传》完成初稿之时,张富清再次被中共中央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9月底,当《张富清传》进行第一遍修改之时,张富清受颁“共和国勋章”。五个荣誉的连续授予,将张富清这位老英雄逐步推上了新时代楷模的巅峰,使他真正成为万众瞩目的先进典范。 
  既缘于对老英雄的崇敬,同时也出于写作的需要,在那段时间里,我每天都会关注并悉心浏览各大媒体对张富清事迹的报道,但读后总有意犹未尽之感,总感到不够全面、细致、透彻,甚至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老英雄张富清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当代的传奇。我觉得很有必要从源头上整理,对英雄人物进行全面、完整、纪实的书写,以艺术的塑造完成精神的升华。究竟什么是艺术?巴尔扎克坚定不移地表示艺术“源于生活”,但他同时又认为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的真实。在《张富清传》的写作中,我追寻艺术的光芒,踏访英雄的人生足迹,力求还原英雄的苦难与悲伤、不幸与磨难、梦想与追求,努力为读者揭示普通人成就英雄的真相与本质,让读者从源头活水中感知“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这句话中蕴含的深奥哲理。所以也就有了“长工”“奴仆”“瓦子街的转折”“到来凤去”“风暴”等篇章,让本质的真实凸现真实的力量,让真实的力量凸现艺术的光彩,把一个可信、可敬、可亲、可爱、可学的先进典范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对于老英雄的赫赫战功以及不平凡业绩,人们在赞佩、敬仰、惊叹之余,也提出了一个个发人深省的疑问,经过深思提炼,成为《张富清传》序幕的题记:“是什么让他烈火硝烟当先锋?是什么让他深藏功名六十年?是什么让他扎根山乡做奉献?是什么让他淡泊名利守清廉?是什么让他心装百姓甘吃苦?是什么让他初心永恒葆本色?是什么让他抗击病魔站起来?是什么让他不忘党恩永向前?”一连串问号的背后,正是老英雄对知行合一的忠实诠释,正是老英雄给予当代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正是《张富清传》为读者解开的老英雄隐藏军功章的密码,也正是我从文学的深邃中得以致敬英雄的苦心之所在。 
  或许有人会问,张富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认为:首先,张富清是一个饱尝苦难而不惧艰难困苦的人。张富清吃的苦,在常人眼里是无法想象的,在后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本来有些苦他是可以回避的,可他一次次迎难而上:选择到来凤,就是明知山里苦偏向山里行;选择驻队,就是要与群众一道吃苦。对于吃苦,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吃苦吗?”其次,张富清是一个勇当突击队员而不怕流血牺牲的人。虽然张富清的战斗生涯并不长,但他自从参加解放军,成为西北野战军三五九旅的一名战士,正好赶上西北野战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转折时期,也正是西北野战军对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实施连续作战的进攻时期,是小镇小城、重要战略要点不断被攻克夺取的关键时期,每一场战斗张富清都勇当突击队员,每一次胜利的取得无不是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仅永丰一役,我西北野战军就牺牲5000多人,如今永丰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留下姓名的只有300多人,而绝大多数成为无名英雄。第三,张富清是一个战功赫赫而不居功自傲的人。张富清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深藏功名,甘愿在偏远贫困的山区不断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再立新功。在他的眼里,军功章只能证明过去,而不能代表未来,正如他所说:“我如今还活着,与那些死去的战友相比,我有什么资格拿军功章去显摆。”第四,张富清是一个不为做官而一心只想为人民做事的人。他朴实纯粹、淡泊名利,几十年在副科级岗位上原地踏步,这在官场上可谓凤毛麟角。张富清离休前,上级银行下达了一个调资增档的名额,他却毫不犹豫地让给了一起工作的副行长,这种对名利的超脱在来凤支行传为佳话。第五,张富清是一个听党指挥、知行合一、坚守初心的人。在战场上,他听党指挥勇当突击队员;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一次次听从党的召唤,从武汉到来凤,从县城到三胡,再到卯洞,越走越偏远,无论身处何地,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做到了永葆共产党员的清廉和纯朴。2019年7月26日,在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接见与会模范代表并合影留念时,俯下身,双手紧握张富清的手说:“你都做到了。你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楷模!保重身体,健康长寿。”习近平总书记的褒奖字虽少,却力如千钧,是对张富清一生的高度肯定。张富清之所以能够赢得如此殊荣,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张富清把为人民服务这个崇高的追求,当作初心坚守了一辈子、践行了一辈子、诠释了一辈子,从而成就了一个共产党员不同凡响的精彩人生。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战争的民族,中国又是一个英雄层出不穷的国度。从古至今,产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譬如不辱使命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丹心不改的文天祥、抗击倭寇的戚继光以及近当代涌现的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用身体堵机枪眼的黄继光、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他们无不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他们的英雄壮举无不深深地镌刻在了中国人的记忆中,成为激励中国人奋勇杀敌的力量源泉。张富清这个英雄,不是神化的英雄,也不是被文学典型化了的英雄,他是一个至今活着,可见可看可学的英雄;一个有功不居、再立新功的英雄;一个面容慈祥和善,眼里只有人民,听党的话,跟党走,甘当一辈子突击队员的英雄。 
  有人会不解地问,为什么张富清在他即将95岁高龄时,还能在半年之内连续获得一系列的崇高荣誉,最后乃至荣获共和国勋章?让我说,这是英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对自己培育成长起来的一个最老实、最听话、最忠诚的“儿子”的肯定、褒奖和激励;是对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迷恋权力、崇尚金钱的不良风气的扭转;是一个不忘初心的崭新时代的新风向;是一个经历战火与和平时代考验的、可供世人学习效仿的英雄形像。张富清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朴实纯粹的感人事迹,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将引导、感染和鼓舞当下的人们,正确对待名与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共产党员的永恒初心,保持一颗平凡心和进取心。在我们伟大的祖国迈向强盛征途的关键时刻,张富清这个“新时代的楷模”“优秀共产党员”将成为亿万民众学习的榜样,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当今这么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张富清就是一位伟大的时代楷模。是他用一生不改的初心,书写了共产党员的忠诚;是他用一生不变的纯朴,塑造了共产党员的崇高;是他用一生不悔的奋斗,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誓言。在当前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新时代,国家处于繁荣昌盛的新时期,人民生活进入丰富多彩的新阶段,张富清深藏功名、淡泊名利、永葆初心的崇高精神,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精神坐标,成为中华儿女朝着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 
  在《张富清传》几经修改,正式定稿之际,我首先要对《解放军报》报社文化部刘笑伟主任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还有摄影部记者穆可双友情提供部分珍贵照片,为本书增添价值;感谢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和陕西省作协领导以前瞻的眼光对《张富清传》一书给予重点扶持,感谢来凤县委宣传部新闻宣传办公室罗成都主任的积极协调,感谢来凤县人民武装部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感谢张富清老英雄及其一家人热情积极提供素材并配合采访,感谢我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李炳银副会长为《张富清传》写下精彩的序言。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编辑:庞阿倩

上一篇:父亲和梁
下一篇:无题·赞雨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