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三秦文学】戏说关中方言

来源:陕西学习平台 作者: 时间:2020-06-15

关中方言土语,系黄土地上祖祖辈辈农家传承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活化石。如:“扎式”(摆架子,打肿脸充胖子);“花搅”(开玩笑、恶作剧、取笑);麻咕咚、不愣登、不愣腾、太太、怕怕,这些固定词表示“很”和“非常”的意思。再如:黑麻咕咚、花不愣登、瓷马二愣、歪(厉害)的怕怕。包括村民们嘴里哼唱的:“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可谓,关中方言土语之精华。

俗话说,到山里打柴,到河里脱鞋。凡人走到哪儿就要学说哪儿的话,自觉融入其中,方能拉近距离、拉近亲情。不少农人感叹自个是“粗人”,意指没文化。其实,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乡土文化早已根深叶茂,繁花似锦。诸如:口口相传的民间歇后语,大都源于火热之生活且极富知识性和趣味性。如:“西瓜地里套梨瓜——瓜娃。”“吃了一把枣吐了一个核——错核远。”“长虫戴草帽——装细活人哩!”“瘦驴拉硬屎——瞎逞能。”“掂上碌碡打月亮——看不来远近,还掂不来轻重。”“苞谷杆搭桥——难过。”等等。这些民间歇后语土生土长、鲜活生动,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实践出真知。乡下岁月,关中这些方言土语,耳熟能详,通俗易懂。还真有文化底蕴与意趣。加之,自己对文学的兴趣和钟爱,每当听到一个津津乐道的方言土语,总会默默记在心里、写入日记,一来品味其含义,二来琢磨其道理。

颇有意趣的是,一天三顿饭而晚饭,农家戏言:“喝汤”。天麻茬黑,只要乡党偶遇碰面,不管男女老少,皆会道声:“你喝咧没(方言:念mo)?”而应答者也会顺其自然:“喝咧”;进而反诘:“你喝咧没?”起初这样的一问一答,令我一头雾水。心想,晚饭就是晚饭,干嘛欲说“你喝咧没?”事后,一番打问,确有其道。

俗话说:“早饭好、午饭饱、晚饭少。”千百年来,关中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饭亦是秉承这一理念。晨起日头还没冒红,趁凉去地里猛干一晌,九、十点钟扛锄回家吃早饭,一般是苞谷糁和馍,乡下人家讲究“大锅糁子小锅面。”尤其,用苞谷芯芯不温不火熬出来的糁子,又稠又黏、黄亮诱人,用筷子头可以抄进嘴里。早饭吃罢,太阳毒辣,若不是忙天,大多数人要歇晌,“牛吃草,人午休嘛!”待到下午两三点吃午饭,午饭多是然面、汤面、臊子面等“硬饭和好饭”,以保持精力充沛、体力旺盛。午饭后,下田锄地、割草等。天黑时,收工回家咥晚饭,多半是“掺沫糊”(用苞谷面搅伴的汤粥)或“苞谷糁”。我发现有的人家过于简单,索性干咥馍夹辣子,用白开水灌缝子,汤也省得熬咧。

至今,天黑喝汤,习以为常,已成关中带农家人的生活习惯。昏黄的灯光下,箅子上蒸馍馏一哈,剩饭热一哈,大锅里蒸汽升腾、袅袅炊烟,一家人忙活的身影在灯前摇曳,菜多菜少、全然不顾,是荤是素、全不在乎。瞧!那睁眼锅盔蘸腌制的酸黄菜或葱头小蒜,风卷残云,一扫而光。

喝过咧、咥饱咧,洋洋自得、走出家门,打着饱嗝、哼着秦腔,到村中人多的地方谝闲传,逢人便是一句浓浓的秦声秦韵:“你喝咧没?”

编辑:张瑞琪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