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蒲城县董兴邦:青丝染霜雪 文物诉家国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高盼成 张帆 时间:2025-11-11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通讯员 张帆)在渭南市蒲城县延安街东段桥山中学北门对面藏着一处红色展览馆,展览馆的创办者叫董兴邦。今年69岁的他,在过去几十年间,一点点收集起了数千件红色物品,希望身边的年轻人和孩子们能触摸到红色文物里流淌着的家国温度。
董兴邦正在查看展品(本文图片来自蒲城县融媒体中心) 董兴邦的红色展览馆里现有5000余件展品,除字画、塑像、徽章、军装之外,还有六七十年代独有的明信片、茶盘、水杯和家电,每一件展品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红色印迹。
茶盘、明信片等
字画、徽章、水杯等
董兴邦收藏的第一件物品 展室里,有件写着红色青年荣誉称号的奖状,董兴邦格外珍惜,这也是他收藏的第一件物品。 “在我15岁的时候,第一次在母亲的箱子里看到父亲红色青年光荣称号的奖状,那时候我就萌生了参军报国的理想,虽然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但红色的种子在我心中埋下了深深的根。”红色展览馆创办者董兴邦说道。
军装 董兴邦出身教育世家,爷爷留学归国返乡并创办学校,父亲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他也从小立志做红色青年。从师范毕业后董兴邦一直从事教育工作,1993年由于要照顾家人,不得不离开讲台。尽管工作发生变化,但董兴邦埋藏的心愿却一直未变。在为生计奔波的同时,他也开始陆陆续续收集喜欢的红色物品。收藏的物品越来越多,董兴邦琢磨着应该有个展出的地方。2011年,他决定把自家的二楼作为展览馆,这样的举动,在最初遭到了家人的不解。
收藏的物品 “邻居都把房子出租,每年少说都有两万多元的收入,但为了完成老伴的心愿,我就支持他,把房子改为展馆。”董兴邦的妻子秦变草说道。 老董所做的一切,妻子都看在眼里。建起了展馆后,来这里参观的人越来越多,每日的讲解、整理工作烦琐,他却乐此不疲,用老董的话说,这是自己最喜欢干的事。
董兴邦(左二)为参观的人员讲解每一件红色藏品的故事 “2012年开馆以来,每天清早一走进展室,心情就十分愉快,只要有人前来参观,我很高兴地为他们讲每一件红色藏品的故事,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大的乐趣。”红色展览馆创办者董兴邦说道。 如今,董兴邦的红色展览馆被授予“红色教育展览馆”“延安精神宣传教育基地”,他最乐于看到的,就是孩子们在参观之后的收获和成长。
董兴邦通过实物为孩子们讲解伟人和先烈们的事迹 “我们只在课本里在文字里了解伟人和先烈们的事迹,在这里通过一件件实物,我们更能体会到祖国的强大不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代代先辈们艰苦奋斗得来的。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要将历史铭记在心,努力学习,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桥山中学学生王紫怡说道。 “蒲城县红色展览馆,是董兴邦同志三十多年来个人收集红色物品的一个收藏馆,希望社会各界和青少年小朋友走进红色展览馆,多学习,多接受红色教育。”蒲城县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贾军虎说道。 32年很长,32年又很短。董兴邦对红色物品的感情,依然像“兴邦”这个名字一般炽烈。他不计回报地办起红色展览馆,在决定的那一刻就早已有了答案。 “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办好红色展览馆,讲好红色故事,让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人都能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我要让这些藏品走进校园、走进社会,教育更多的人不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红色展览馆创办者董兴邦说道。 编辑:佑怡 责编:小木 终审:没有上一篇:【青春华章·向西而歌】“设备医生”的匠心密码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