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刘秉甲和家人参观陕西省军区军史馆
抗美援朝时期的珍贵物品
历史的见证
刘秉甲老人的手抄“毛选”
再认真看看自己的作品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前夕,文化艺术报记者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退伍老兵刘秉甲,一同参观了陕西省军区军史馆,听他讲述捐赠的数十件物品背后的故事。“这是我抗美援朝时戴过的军帽”“这是我用小楷抄写的《毛泽东选集》”,老人的回忆,一下子把我们带回那激情燃烧的年代。
刘秉甲出生于1931年,陕西临潼人。1949年参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出生于穷苦家庭的刘秉甲,曾一度流浪讨饭为生。他在部队服役近15年,先后参加过解放兰州、宁夏剿匪以及抗美援朝等多场战斗。历任班长、排长、助理员等职务。他本人曾多次被评为“五好军官”,同时,他也是七级伤残军人。
因表彰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1959年1月,刘秉甲被评为出席北京军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的人选。1月30日吃晚饭时,主持大会的负责人高兴地向大家宣布:“告诉大家一个特大好消息,明天上午毛主席和中央领导要接见大家并合影留念!”听到这个消息后,刘秉甲激动得一夜未眠。
“31日一大早,负责大会的首长将大家集合在一起,排着整齐的队伍向中南海进发。大约上午9点半,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刘少奇、邓小平、宋庆龄、陈云、彭德怀等同志来到场地,毛主席走在最前面,身着一件银灰色大衣,头戴中山帽,边走边向大家挥手致意。
“毛主席从头走到尾,每隔二十人左右就与前排同志握手,当毛主席走到我面前时,伸出右手要和我握手,我立即敬了一个军礼,伸出双手紧紧握住老人家又大又暖的手,当时我已热泪盈眶,心跳不止。那一刻,使我终生难忘。
“最后,毛主席和中央首长回到事先安排好的座椅上和大家集体合影,那张照片今天仍挂在我家的客厅。”
一把“炒面”一把雪
最让老人动容的,是他抗美援朝的经历。“朝鲜的天气很冷,刚做好的饭很快被冻成冰块,咬都咬不动。这个时候胸前口袋里的一小袋炒面就显得尤为珍贵。”
所谓炒面,其实就是炒熟的面粉,有时候还会加玉米粉和大豆粉,还有高粱粉,就这样在一起炒熟。在当时的环境里,“炒面”一个是方便携带,再一个也不会变质,“炒面”就成了我们当年的野战口粮。“当时的炒面是几天发一次,吃的时候,一口炒面就一把雪,即使那么冷,也觉得好吃,有时候吃完舌头已经被冻得失去了知觉。”
慰问信和礼物鼓舞将士
即使条件艰苦,但是来自祖国人民的慰问信和礼物,对于当时奋战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将士是莫大的鼓舞。“1952年国庆节前夕,我们在前沿修筑炮阵地,指导员苏宏斌同志从团部开会回来,手里拿着二十多封信件,顺便从中抽出一封递到我手中,并说道:‘这是祖国人民给志愿军写的慰问信,看后一定要写回信。’接到信后,回到防空洞仔细观看,原来是湖南省醴陵县第一中学寄来的,拆开信封,信纸上写道:‘最可爱的人——志愿军叔叔:你们辛苦了,正由于你们在抗美援朝战线上英勇奋战,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冒着生命危险,打击以美帝为首的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不仅支援了朝鲜人民,而且捍卫了世界和平和祖国的安全。我们之所以能安安宁宁、快快乐乐上学读书,与你们在前线抗击敌人分不开的。你们是祖国人民最可爱的人!我们一定要听党和毛主席的话,好好读书,长大后像叔叔一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当好接班人……’落款是:初一学生宋竹英。”
看完信后,刘秉甲按照慰问信的通讯地址写了回信,鼓励她好好学习,注意锻炼身体,当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接班人。就这样,他们便时常有信件来往。“直到她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后,我们还保持联系。1956年10月,我结婚后,还曾给她去了一封信,并将我和爱人的合影寄给她。她收到后特别高兴,很快回信祝福我和爱人幸福美满,身体健康,白头偕老……并寄来她的近照,作为永久留念。”
据后来统计,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第一年,志愿军官兵就收到国内送来的慰问袋77万多个,收到各界慰问信数百万封。除了慰问信,还有一些慰问礼物。“我当时收到礼物的时候特别高兴。其中一个是针线包,我清楚地记得针线包是用白色粗布缝的,上面用彩线绣着‘凯旋而归’四个字和一个五角星,落款是‘陕西省丹凤县一区百顷湾塬底村郝双彦’,包内装了几根大小不同的钢针和几缕不同颜色的线。另一件是用白色粗布缝的慰问袋,内装大约一市斤晒干的红枣,袋子正面用彩色线绣着‘抗美援朝’四个大字,袋子背面绣着‘大荔县四区六乡郑玉莲’。我将大红枣分给身边的战友们分享,袋子作为牙具袋一直带在身上。现在把它们都捐给了军史馆,希望将这些故事传承下去。”
落入漩涡被政委搭救
抗美援朝时期最难忘的,还是在突破临津江的时候。临津江位于汉城以北75公里处,是汉江的支流。当时我军驻在朝鲜三八线附近,准备攻打守在临津江南岸山头的敌军。中午时分,我军抢渡临津江,这时敌机在上空不断狂轰滥炸、扫射,敌人的炮弹不断落在水中。“就在渡江时我因不会游泳,不慎被滔滔江水冲入漩涡,下摸不到底,在水中上下挣扎,已喝了好几口江水,心想,这下完了。当时我是政委陈天一同志的警卫员,政委发现我在水中挣扎,便游到我的身边,狠狠地打了我两个耳光,当时我已经有点昏迷,他便用手托着我的腋窝,就这样将我扶上岸。”
第二天,我清醒后,好奇地问政委:“你救我时为什么要重重打我几个耳光?”他笑着对我说:“你在水中快要淹死了,为了活命,抓住什么都不会放,如果不打晕你,你万一抓住我不放,我不但救不了你,还会被你拖累。”说到这里,老人动情地说:幸亏被政委发现并得救,要不然当时可能就留在了临津江。
用时七年半抄写《毛泽东选集》
退休后的刘秉甲终于有了时间学习书法,凭着自己对书法的热爱,52岁时他报了书法班。
老人很喜欢读毛主席的著作,为了学得深、理解得透,2001年,当时已经71岁的刘老便用蝇头小楷抄写了130余万字的《毛泽东选集》。为了在抄写的时候不出差错,老人每天起床后,先抄写一些诗词热热手,等到状态最好的时侯才开始抄写《毛泽东选集》。就这样一坚持就是7年,蝇头小楷是非常耗费眼神的,几年下来老人眼睛老花得越来越严重,毛笔也写禿了一大把,直到2007年春节前,《毛泽东选集》终于被抄写完。
2009年6月,老人抄写的《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诗词一百二十首》书法作品,被陕西省军区军史馆收藏。当时连同他的二等功纪念章、抗美援朝时期的军帽、抗美援朝时期的背包等物品一同捐赠给了军史馆,他说:“希望这些东西可以给后辈们留下一些纪念。”2020年7月7日,刘秉甲老人再次来到陕西省军区军史馆,参观并看了自己捐赠的这些物品,每一件捐赠品背后都有他的故事。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齐敏
编辑:庞阿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