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墨香润太平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付军祥 时间:2025-05-22
文/付军祥 小满当夜的及时雨,将太平庄的青砖黛瓦浸润得发亮。此刻,站在村委会门口,我望着远处秦岭山间游走的云雾,鼻尖仍萦绕着宣纸与墨汁交融的清香。昨日那场跨越关中三地的笔墨盛会,仍在心间激荡。 晨光初绽时,西安碑林的金石气、咸阳古道的秦风韵、宝鸡青铜的斑驳色,皆化作二十余位书画家的步履,叩响了秦岭北麓这个普通村庄的门扉。前天夜里,14位来自西安咸阳两地的老师们住进太平庄农户家里。昨天在棋盘沟艺术创作联谊基地这方雅室,听着三地代表们讲述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当代传承,我忽然意识到,基地正成为连接工农兵与文艺工作者的桥梁。我们渭滨区政协杨学琴副主席的总结发言里,“把宣纸铺在田野上”的比喻,让院外白杨树的枝叶都簌簌作响。 最动人的场景出现在创作现场。专攻正楷的先生将“仓廪实”三字写得如麦浪翻滚;隶真行草各有所长的老师们泼墨挥毫,“厚德载物”等墨宝无不传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位女画家用青绿山水技法,把我们的樱桃园绘成了《千里江山图》的片段。当百幅墨宝带着温度赠予前来观赏的市民村民群众时,李大娘捧着“五谷丰登”的隶书条幅,眼角闪着泪光:“这比年画还金贵哩”。 昨天午后,我和村里的杨书记带领众人穿行村巷。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龙王庙令书家们惊叹先民智慧,农耕体验园的石磨犁铧又让他们俯身细观。行至古渔公园,有老师感叹太平庄诚为风水宝地。当夜,一场久旱甘霖落在西府宝鸡大地。苏东坡笔下“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的喜雨场景,竟在八百年后的秦岭脚下重现。 现在,我忽地想起一位画家说过,“真正的艺术不是高悬展厅,而是能种进泥土里的”。昨晚这场及时雨,何尝不是三地文艺工作者播撒的种子?当水墨丹青遇见黄土地,当阳春白雪拥抱下里巴人,83年前那盏延安窑洞的灯火,终在新时代的山村里,照出了别样的光彩。 作者: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太平庄村驻村第一书记 付军祥 编辑:魏娟 责编:姜琼 终审:张建全上一篇:黄土深处的掌灯人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