馍来馍往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任智宏 时间:2024-11-22
文/任智宏 我们关中地区是传统的农业精耕细作区,时间长了精细也就慢慢成为一种习惯。 快过年了,母亲把发好的面揉成细长条,用筷子在中间压出凹痕,用剪刀剪几下,用梳子压几下,两手灵活地几折几捏,做成雏形,再在合适的部位按两个大红豆子或几颗黑豆,一个个“贡贡馍”、元宝形的“混沌馍”和各种花馍便做成了。最后,母亲才开始做正月出门的“油馍”(又叫“角角馍”)。 母亲将揉好的面团搓成条,揪成面剂子、揉光,在馍里面夹上黄澄澄的菜油馅(菜油和面粉的混合物),然后沿菜油馅周边捏两道对称的花棱,在馍上面再用梳子压几道花纹。一个俗称“油馍”的“角角馍”便做成了。油角角馍状如梭形,中间夹有油面,出锅的角角馍面色雪白,中间的油面金黄,吃起来干酥爽口,油香四溢。这种馍一般是敬献给长辈的,据说是寓意金玉满堂、福寿康宁、好事成双。 过去那些年,亲戚之间俗称“一袱子馍的亲戚”,人们把走亲戚叫“出门”。逢年过节从早到晚乡间的道路上“出门”的人三三两两,络绎不绝。亲戚之间就是互相馈赠白面花馍。这种用上好麦面蒸的花馍,条件好的人家多装在竹编带盖的马蹄笼笼里,作为探亲访友的礼品。一旦双方有了隔阂或关系疏远,这种花馍笼笼也就停送了。难怪民间俗话说:“馍笼来,馍笼去,停了馍笼断了气”。 曾经有人调侃说,关中人行门户、过时节是“馍来馍往”“馍馍相见”。但外地人不知道那花馍传承的亲情热度、蕴含的文化厚度,都在习以为常的民俗里。 每到过年时节母亲就开始念叨:“小子娃初一早上要吃个银子貥貥!” “那个水龙馍馍是得留给你大吃的,你不看你大天天担水,腰都累弯了。” “那个麦囤馍吃的时候千万不能掉渣,让一粒麦子颗掉地上。要颗粒归仓哩!” …… 过了正月初五,母亲再次发面开始蒸给女儿、外甥女、外孙们送十五 的 馍 馍 —— “ 鹣 娃 ”和“ 隹(zhu 侃)巴馍”。母亲先拿面捏成小鸡崽状,传说“鹣”是一种独目独翅的神鸟,要成双成对才能飞行。至于“隹巴馍”母亲做得像条鱼。可能因为“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吧!至于为什么要送两个隹巴馍、双数的鹣娃,我想可理解为雌雄一对,预祝孩子们成双成对,今后事业爱情双丰收吧!后来我进了学堂读了书,读到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为比翼鸟”,据说说的便是这种叫“鹣娃”的鸟。 做完“鹣娃”和“隹巴馍”,母亲便开始做正月十五晚用于祭祀的“水龙馍”“麦垛”“谷穗”“麦囤”……满满地蒸了两锅。当然蒸这些年年过年蒸的花馍对母亲和关中妇女们来说那是小菜一碟。我见过母亲蒸的最大的花馍。有多大?平常筛粮食的筛子才能紧巴巴地放进去一个“糕馍”。 那年,大姑家的贵平哥要结婚了,这可乐坏了父母亲。为此父亲专门磨了一次麦面,磨面前母亲特意叮咛磨坊的人一定要把最白的面粉撅出来。有了撅出来的特白面粉,母亲和邻居的婶子就开始做“糕馍”了。由于“糕馍”特别大,细心的母亲怕里面蒸不熟,于是先做了一个相对小的雏形,蒸熟后,又在外面做了一层,把原来蒸的“糕馍”芯子包在里面。母亲和婶子们用剪刀、梳子这儿一剪那儿一压,再裹上一个个大红枣(有的人是裹核桃),一个漂亮的馍花便做成了。许多馍花组合在一起,就成了硕大的花盘,几层花盘摞起来,就有了糕馍的雏形。 别急,细活还在后面。母亲把糕馍雏形晒在太阳下,让糕馍充分往大地发。然后,她们才开始做糕馍上的面花,你做狮子头菊花一样的细花瓣面花,我做牡丹花一样大花瓣的花。不一会糕馍晒到位了,面花也做得差不多了,搭上锅才开始蒸。等麦面馍馍的香气塞满厨房,溢得满院子时,“糕馍”蒸熟了。原来没蒸前还像丑小鸭一样的“糕馍”,现在发得白白胖胖变成了白天鹅。母亲和婶子们拿出能食用的染料把最后做的那些面花染得姹紫嫣红,然后用枣刺或牙签固定在“糕馍”上。 而我在母亲和婶子们蒸“糕馍”过程中充当了烧火丫头的角色,母亲就用蒸花馍剩下的一小块面,揉了些盐和花椒粉,放在灶火炉里烤成了让人垂涎欲滴的“烧烧馍”(火烧馍)犒劳我。 在那个年代,人们不但逢年过节蒸花馍,妇女坐月子有娘家送的“奶瓜瓜花馍”,小孩满月、青年结婚有舅家、姑家拿的“糕馍”“十围馍”“鹣娃馍”,老人过寿有儿女拿的“寿桃馍”,老人去世有亲人们祭祀的“贡贡花馍”“献碟(音)”,敬灶神有“饦饦馍”……正所谓“无馍不成礼”“无馍不成席”,我们关中人把生活美学全神贯注在原本素白的馍上,让平凡的日子开出绚烂的花。 “抓娃泡豆芽,蒸馍捎鸡娃。”那是过去检验一个农村媳妇的标准。关中一带的妇女们也将所有对生活的寄托都一起揉进了面里,在馍馍里捏进感情、希望、未来,捏着对生活的热情和美好。 小时候,我和堂弟平娃每年忙罢时节就盼着姑姑们来看“忙罢”。大人们关心的是姑姑们当年麦子的收成,而我和堂弟最关心的是姑姑们来给我们蒸了几个“兔娃馍”。 我们也就在这馍来馍往中慢慢长大、变老。 编辑:图图上一篇:秦岭雪事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