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碱淖(9)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墨耘 时间:2024-07-19
文/墨耘 始建于北魏年间的榆林波罗古堡成为鲜卑族汉化的重要见证。公元494年,魏孝文帝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迁都洛阳,并实行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措施和政策,促使鲜卑人汉化。经过他的改革,鲜卑人从历史舞台消失了,但这个民族并没有消失,他们融入了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在这大千世界里。红碱淖至波罗堡一线则成为一粒巨大的纽扣,牢牢扣住了草原民族和农耕民族。 走西口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汉族融入草原民族的重大民族迁徙事件。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其中,走西口的一条著名路线是途经神木的“北草地”。当年,红碱淖所在地还是神木境内秃尾河上游一个正常河谷盆地,地势平缓,沼泽遍布,是内地人“走西口”到内蒙的理想路径之一。这一粒神奇的大漠之扣,将显性农耕文明和隐性草原文明紧紧地扣在一起,一方面,广袤的草原养育了在中原难以糊口的贫苦大众;另一方面,加速了隐性草原文明融入显性文明,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发展。随着岁月变迁,“北草地”一带原有的古河道堵塞,低洼的河谷逐渐积水成湖,于20世纪初形成了烟波浩渺的红碱淖。 红碱淖这颗神奇的沙漠之扣,扣住了沙漠和草原,扣住了游牧和农耕,扣住了历史和现实,也紧紧扣住了中华文明。如今,你若站在这片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你或许可以听到草原上激情的牧歌、大漠上清脆的驼铃声,以及从“扣眼”传来的波涛撞击声,那是千百年来民族融合的歌声。 一面镜——人文镜 看着这能装下浩渺天空,乃至于整个宇宙的湖面,它就好像一面可洞察万物的魔镜,将历史、现实和未来一一照见。在这面镜子中,传说在镜底闪光,歌声在镜面流淌,诗意在镜中荡漾,传承被镜心射向远方。 中华文明从遥远的五千年前走来,经过红碱淖湖水的洗涤,显得那么清澈,那么空灵,那么沁人心脾。 美好的事物总是伴随着美丽的传说。关于红碱淖,也有不少传说,其中有一则白天鹅的故事,凸显出它的神奇。某年一个秋风瑟瑟的日子,一只白天鹅被一个猎人打伤了翅膀,动弹不得。 编辑:大雄上一篇:《长安》(连载199)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