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古城(6)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墨耘 时间:2024-07-03
文/墨耘 走过此楼,那雄伟富丽的建筑、宏大的皇家气派、盛大的凯旋场面若隐若现浮现在眼前。恍惚中,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鼓楼。 鼓楼始建于明成化年间,为砖砌窑洞式,楼上原有巨鼓一面,击鼓报时,遇到战事,则击之报警,故称“鼓楼”。斗转星移,岁月更替,如今巨鼓早已不在,惟余鼓楼静静守候秋月春风。 鼓楼台基东、南、西、北居中有四门洞开,洞顶砖拱平行,弯度一致,不留棱角,中央部位用四块大砖相连封顶,是建筑艺术精品,被国内外古建筑专家称奇。门洞上方均有匾额镶嵌,东为“驼峰”,南为“谯楼”,西为“芹水”,北为“更声”,字体庄重典雅,与鼓楼肃穆警醒的气质相辉映。 匆匆参观了1.5公里长的古城大街,这六座楼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仍然萦绕在心,久久难去。5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边防英雄,为了保家卫国,在边境线上,在这“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沙漠苦寒之地,硬生生建成了一座功能完备的塞上城市,规模虽不大,但足以起到戍边和安民作用。经过岁月的洗练积累,还积淀起了让后世景仰的众多文化遗存。这不能不说是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由于时间仓促,只能略览大街概貌,简述其中精华。概括语所说的“北台”镇北台之前游览过,就未再次前往,留下些许遗憾。 本次游览,虽漫无目的,却也深刻感受到文化的浸染。其中的大街小巷、骑街六楼、四合院以及李棠墨品、毛主席题词、非遗文化等,无不为此行增添了文化感染力,这或许就是漫游古城的意外收获。 时光荏苒,六楼原有功能已慢慢进入历史,但它们独树一帜的“骑街”风格、鲜明的文化理念,依旧与古城同在,一梁一木、一花一兽、一字一画,都凝聚着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如今这六座楼(文昌阁、万佛楼、新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仿佛是由六粒珍珠组成的“串珠”,从南到北被连接历史和现实的大街串在一起,成为榆林一张亮丽的名片。更为人称道的是,这六座楼,因为“骑”在大街上,古人、今人、后人,将不断地穿行其中,演绎出一段段精彩的故事,所以它是“活”的“六楼骑街”。古城之“活”,还体现在其文化内核上,其中诸如李棠墨宝、非遗文化、建筑艺术等等,为这座古城赋予了灵魂,也就让城市更有活力,并且其活力将一直延续下去。 与其说历史让人感动,不如说创造历史的人让人感动。榆林古城之所以值得细细品味,在于它承载着众多创造地域历史的人物。这些创造历史的人,也把自己创造进了历史,成为榆林历史的一部分,为古城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活力。“骑”在历史脊背上的六楼,将与古城一道,随着时代的洪流,时时散发出别样魅力。 编辑:大雄上一篇:大箭沟的奇石秀水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