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烨白
碎片大厦,英国最高的楼,我在伦敦的倒数第二晚,选在这,挺合适。
晚上,前往大厦的酒吧,人很多,倒也不害怕,早已适应。夜晚适合思考,孤独的夜晚,在酒吧更适合思考。窗外灯是红的,但是酒不绿,我选的朗姆。调酒师放一片青柠,外加一点点透明的椰汁,青柠的香加上椰汁的甜,配合朗姆的酒精,恰到好处。选了一盘火腿,油脂的腻,刚好可以抵消一点酒精的上头。身后放着萨克斯曲,音量不大也不小。泰晤士河依旧流淌,是深夜了,其实看不出河水流动的方向,只能依靠几艘小艇的漂荡,延续着河水白天的热络。和普通的大都市一样,九点半,伦敦依旧热闹。今天走了很多地方,西敏寺、艺术馆、白厅、唐宁街,等等,走马观花。总结了一句话:自然风光爱丁堡,人文艺术在伦敦。走了那么多地方,感觉政治的氛围真的不多,除了白厅、唐宁街前稀疏的几位持枪警察以及皇宫前的守卫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外,其他感受更多的则是对于文学、艺术的尊重。在皇家教堂中的诗人角,我会惊奇地去寻找爸妈给我普及过的每一个文人,所幸他俩知道的看过作品的文豪,我都能找到。每一个人的名字雕刻得板板正正,每个游客都可以近距离地查看,庄严又不失亲切。人民的艺术家嘛,这个小角落要是设置栅栏,那就与人民隔离了。印象最深的是对王尔德的评价,准确的原话我记不清了,但是意思是说,即使在某一时刻遭受了不公的对待,但是时间会在未来作出公平的选择,一个在有生之年遭受歧视的人,随着时间的流淌,不仅公众会选择道歉,那些曾经不同意他的主流也要光明正大地把他请进教堂,这里有他的一席之地。梵高、莫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我真看不懂;色彩、笔法、堆砌、光影,我不懂、太难,现在想懂?还是以后吧。不过,这眼睛确实得到了洗涤,就是好看,我也说不上来为啥好看。像是汝窑,我就是不懂,但是放在那,不用放假的在一旁,只需回想一下我爸的几个瓶瓶罐罐,就知道,哪些就是假的。好看,就是好看,几个年轻画家,估计是通过申请来临摹,大大方方地在场馆里创作,我偷瞄了一眼,画的和前人确实有差距,但是我尊重,能在画馆里大胆地创作,更尊重英国国家艺术馆,不嫌弃油料四溅的可能,开门迎客。提供场所以及帮助,谁能知道这里面会不会有名家呢?坐在场馆中央的沙发上,依靠绝对的安静和舒适的坐垫,环看着四周的油画。感觉,嗨,不错,舒适之中让人可以欣赏典雅。人生鼎沸,打卡拍照,热热闹闹,是看不了睡莲的。安静,是大家一起的努力,现在细想,在这里,汽车的鸣笛与闪灯,一共我只遇过两回。
泰晤士河依旧漂荡,漂向哪里,我不清楚,从哪里漂来,没时间探索。最后的记录,今天交差。背景音换成了爵士,该回家了,我感觉英国人好像也挺喜欢红色的。
继续感谢刘老先生以及熊女士的资助。今天依旧是布尔乔亚的一天,不,应该是小布尔乔亚的一天。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