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美食“糊锅馍”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白来勤 时间:2021-12-17
文/白来勤 小的时候,我总感觉冬至时天气很冷,小村外的涝池总是结满厚厚的冰,屋檐下的冰凌总是挂的老长老长。冬至这天,父亲总要烙上一两个锅盔,切成2-3公分长、1-2公分宽的条儿,配以豆腐、萝卜、黄豆、黄花、木耳、粉条、葱、姜、鸡蛋等,有时还加上点儿肉丁儿或者大油炒在一起,然后锅内添水烧开,将切成条状的锅盔拌上面粉倒入翻花浪滚的锅里搅拌,再将炒好的菜一起烩在锅里。出锅后的煮馍五颜六色,红的胡萝卜丁、辣椒角儿,黄的黄豆、黄花儿、姜末、蛋黄儿,白的豆腐、白萝卜块儿、鸡蛋清,黑的木耳,绿的葱花儿,青色的粉条,在粘稠的面糊中与面目全非的锅盔条儿在大老碗里争奇斗丽,荃香四溢,勾人肚子里的馋虫倏倏倏地上蹿,不狼吞虎咽几口简直都有愧于父亲的厨艺。我问父亲这饭叫啥名字?父亲说叫做“糊锅馍”,也叫“糊饽馍”。 父亲告诉我,传说当年黄帝与蚩尤大战,统一了天下。蚩尤手下的大将共工看不惯黄帝的一些行为,起兵造反,兵败后用头撞向了不周山。这不周山可不得了,是支撑天的柱子,不周山被震裂,一下子老天被戳了个大窟窿,大地被震开了条条大裂缝,洪水滔滔而来鱼鳖海怪毒蛇猛兽趁机出来伤人作恶。女娲娘娘就想出了炼五彩石补天补地的办法,可是五彩石炼成了,怎么补天补地却成了大问题,没有糨糊石头没法与天和地粘合在一起呀。眼看冬天到了,人们冻得上牙直碰下牙,舌头直顶喉咙眼儿,甚至不少人都被冻得断了气儿,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后来有神仙给女娲娘娘托梦,指点说五谷中稻、黍、麦捣碎后熬制,可以做补天补地石的粘合剂,于是在冬至这天,老百姓家家埋锅架火熬浆糊粘石头,为女娲娘娘补天补地做后勤工作,终于将天补好、将地补齐整,太阳也慢慢的照耀到了人间,大地也就恢复了生机,人们又开始安居乐业的生活了。所以冬至这一天就成了是补天补地的日子,在这一天家家都要吃“糊锅馍”。这“糊锅馍”其实是有寓意的,五色象征的是五彩石,锅盔馍条块象征的是石头,粘稠的面粉汤汁则象征着补天补地的粘合剂。据说吃了此饭补天补地,保证来年收成好,并可使手脚不冻伤。 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冬至这天吃“糊锅馍”主要是祈愿生活更加美好、身体更加康健。当然父亲没有告诉我,当年他之所以用面粉裹拌锅盔条儿不是想补天补地,而是没有小麦面粉烙锅盔,苞谷面粉烙成的锅盔不用小麦面粉裹拌根本就不能下锅煮,因为苞谷面饼一见水煮就散花了,只有用小麦面粉裹拌才能浑实、筋道。这也是多年后我向父亲求证才得出的结果,“糊锅馍”其实叫“糊裹馍”才更为贴切。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懂得父亲说的只是民间传说,古人之所以把冬至当作一个重要的节日来庆贺,原因是冬至是一个“承前(冬)启后(春)”的日子。民谚曰“冬至阳生春又来”,就是说寒冬把太阳驱赶得很遥远,到了冬至这天太阳就会想起北方曾经日日夜夜跟自己为伴的下界芸芸众生,马上扭头回来,使气温慢慢回升,天气渐渐变暖。 随着时代的进步,家乡如今冬至时节已不再做糊锅馍了,代之以呼朋邀友约亲人到食堂酒店咥牛羊肉煮馍或三鲜煮馍解馋。虽然酒店食堂的环境优雅,食材讲究,味道可口,但我总觉得儿时的冬至日,一家人坐在小木桌或八仙桌旁,咥一碗五颜六色的“糊锅馍”,或满头大汗、或满面红光的情景,才是最美好的过往。
编辑:高思佳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