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走进山阳袁家沟口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闫群 时间:2021-06-30

在建党百年庆前夕,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去袁家沟革命遗址接受红色教育。起初以为这个袁家沟就是位于清涧县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诞生地,后来才知道在山阳县城西40公里处小河口镇也有个袁家沟。
  一进村口,沿着笔直干净的石板街望去,一座纪念碑巍峨耸立,碑上“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9个大字气势恢宏,令人心生景仰。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边迎我们边说:“别看这地方小,当年就是在这打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布袋战哩!”
  袁家沟其实就是一条长约十里的山沟,是红军战士当年挖的战壕。沟两旁山高林密,沟中间有一条小路沿着小溪而行,整个山沟就像一条长长的布口袋。1934年11月6日,一支高举“中国工农红军抗日第二先锋队”旗帜的红军,越过平汉铁路一路西行,进入商洛境内,并按照中央的指示,在袁家沟口村,建立红色根据地。随后,在当地农民领袖阮英臣的帮助下,在清末商人留下的旧宅内,建立了鄂豫陕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司令部。边区政府的成立,让人民备受鼓舞,不仅捐粮捐款,而且踊跃参军,成为红二十五军的坚强后盾,在国民党内部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恐慌。于是他们派出多路重兵,对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进行围剿。时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的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为了保护胜利果实,决定在袁家沟口来一次伏击战。
  1935年7月,长征中的红二十五军在此巧设“布袋战”,采用诱敌深入、三进三出扎口袋的方式,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红二十五军获得了全胜,俘敌旅长唐嗣桐等1400余人,毙伤团长及部下3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40挺、长短枪1600余支。袁家沟口伏击战是红二十五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布袋战”的大捷,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鄂豫陕苏区的第二次“围剿”。红二十五军在山阳停留的短短一年,不仅创建了革命根据地,还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仅袁家沟口村就先后有300多人参加红军。
  如今的革命老区通过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等政策都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袁家沟口村正在因地制宜开发红色资源,努力打造红色旅游文化产业。
  穿过一条小巷,沿着村子西北方的凤凰山向上攀登大约三百多级台阶,我们便来到了红二十五军烈士陵园。在袁家沟口烈士陵园纪念碑前,大家头顶烈日集体向烈士默哀、敬献花篮,深切悼念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园内有二十多座无名红军烈士墓,是在袁家沟口伏击战中牺牲的,山阳县政府于2008年在此立碑。据导游介绍,这些无名英雄平均年龄只有25岁,最小的才16岁。
  斯人已逝,彪炳千秋。但探寻红色足迹的步伐从未停止……每一处革命旧址的背后,都浓缩着这片热土上曾经发生的热血故事,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敢于牺牲、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他们就像一座座历史的丰碑,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编辑:高思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