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信念就像一团火 ——高维均烈士追记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毕华勇 时间:2021-06-21

小时候听大人们讲“古朝”或讲“故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2019年的某一天,我又听到了关于家乡的一个传奇人物,他便是我的前辈、同乡——高维均烈士。
  听了高维均的故事,使我几年来一直回忆米脂红色革命的历史,沉浸在那段让人震撼的长河中。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夏日的一天,无定河西的杜家石沟高家坬村一户高姓人家窑洞里传出一声声婴儿的啼哭,在这个战乱频发、民不聊生的年代,家添男丁意味着后继有人,长大了便是家中的顶梁柱,稍识文字的父亲便依高家家谱辈分,给这个新生婴儿取名维均。当然,高家人对这个白白净净样子可爱的儿子倍加呵护,从小开始,总是偏爱有加,那时,米脂西区许多人有尚武之风,高维均6岁的时候,父亲让他拜当地有名的武师罗建业为师。像许多父亲一样,看着聪明好学、不怕吃苦的儿子,父亲心里盘算着将其培养成才,说不准也规划好了一条美好的人生路,可父亲更懂得要出人头地,必须要有文化知识,于是,除了习武,村人都知道,这孩子勤学好思、聪慧过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背得滚瓜烂熟。开初高维均在本村念私塾,后来又去当时十几里外的卧羊寺小学读书,他接触到更新鲜的《国文》《历史》《修身》《算术》等课程。尽管路途遥远,但对练过武功的高维均来说不在话下,他感到这些新学对自己启发很大,突然萌发要到山外的世界看看的愿望。在家乡,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高维均体验了底层人生活的疾苦,一种怜悯之心在他幼小的心灵油然而生,外面的世界是什么?他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于是,他请求父亲让他去外面看看,学习更多的知识,体悟更多的人间炎凉,将来一定做国家的有用之才。高维均的理想也是父亲的愿望,像许许多多陕北农民一样,父盼子荣,光宗耀祖让高家门庭生辉。1924年春,高维均渡过滚滚的无定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绥师所见所闻,使他这个僻远小山村来的青年倍感新鲜,似乎心中常有一种暗流涌动,理想的火炬开始熊熊燃烧,因为,共产党员李子洲是校长,许多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任教,浓烈的革命氛围让高维均用“万里春色满校园”的激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人生的漫漫征途——革命。那时他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积极要求进步,参加进步团体共进社,如饥似渴地阅读《共产党宣言》《新青年》《向导》《共进》等书籍、杂志,这些书籍传播的思想,就像黑夜里的灯塔,照亮了他火热的心灵。高维均一下子觉得自己变了,内心是如此强大,从前向往的所谓生活此时觉得幼稚可笑。现在,他明白了,要有一个强大公平的国家,要有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国家,就必须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军阀。
  最让我感动的,是高维均这个被家乡人称为传奇人物的另一面,他武功基础好,一度被说得神奇又高深莫测,在高家坬,在整个杜家石沟,人们口口相传。多少年过去了,一个文武双全,侠肝义胆,会飞檐走壁,在空箩筐上绕圈走的威武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发生“五卅惨案”后,全国人民掀起反帝怒潮,接着又发生“沙基惨案”,举国愤怒,消息传来,绥德党组织领导全校师生举行了反对日英帝国主义的游行示威,高维均便在其中,作为热血爱国青年,他走上街头,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并下乡进行宣传活动,可以说,哪里需要人,哪里便有高维均的身影。在这个时刻,西安学生与北洋军阀吴新田的军队发生了冲突,面对军阀对学生的残酷镇压,陕西的共产党、团组织发起了驱吴运动,高维均深受鼓舞,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本来面目和反动军阀的丑恶行径。他十分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和所建立的信念,正是共产党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伟大牺牲精神。于是,他找到李子洲倾诉了自己要加入党组织的愿望。
  李子洲看着血气方刚的后生问:“你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吗?”
  “不仅信仰,我愿牺牲一切,包括生命。”高维均斩钉截铁地回答。
  “革命的岁月很漫长,你年轻,要三思。”李子洲意味深长地拍着他肩膀说。
  高维均一字一顿地说:“我此生就交给党了,无论多么艰难,我高维均认定了这个理。”
  就这样,在李子洲的介绍下,高维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是从那一刻起,他用满腔的热血和前仆后继的大无畏气概,在白色恐怖的世界里,追寻属于自己的光明。
  高家坬来天宝山大,闹红的耀三人人夸。为了老百姓得天下,敢动皇帝的脑瓜瓜。多少年过去了,我们想象得出过去岁月的残酷。耀三是高维均自己起的绰号,他的名片上书写着:“高维均,耀三,陕西米脂”。可想而知,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意欲表达将共产主义思想传遍三秦大地,让中国共产党的光辉思想照耀三秦。那时候的高维均已不是毛头楞脑的师范生了,经李子洲推荐,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中山军事学校,一个更加宽阔的视野,一个更大的舞台使我的老乡常常激动不已,他最值得骄傲的是认识了陕北革命先驱刘志丹、谢子长等,在学习、军训的空间,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同志和挚友。与此同时,高维均接触到了更多的马列书籍,特别是《社会主义概论》《国家与革命》等对他影响很大,尤其是当他读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组织部编写的系列小丛书时,他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发生了巨大改变。当他读完《一个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后,彻夜难眠,心潮澎湃,“天下饥寒交迫的人有多少?天下独居空房的人有多少?天下易子而食的人有多少?”“现在这个时候,我们怎能不革命呢?呵!革命是人生,人生是演戏,我们大演特演起来吧!”从此,高维均开始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一直告诫自己,无论是从情感上、理智上,还是行动上都要做好党的儿女,听党的话,跟党走,出路就在前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愿,才能完成自己的光荣使命。
  1927年蒋冯举行“徐州会议”,决定“清党反共,宁汉合作”。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指示精神,学校党组织为了避免遭受敌人的破坏和屠杀,以保存实力,便转入地下活动。此后,他随同刘志丹参加渭华起义,在起义失败后,他没有因失败而退缩,在这个到处都是白色恐怖的世界里,辗转陕甘,秘密潜入国民党军队内部从事兵运工作,同时他加入哥老会组织,将帮会成员作为自己团结争取的重点对象。在这漫漫的长夜里,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没有坚定信仰的人是无法如此默默地坚持着,因为我的老乡明白,自己不是单枪匹马、单打独斗,在他身边还有千千万万像他一样的人,依靠组织的力量开展工作,旧世界一定要砸个粉碎,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
  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独具的品格,这就是高维均献身革命的理由。
  1929年,陕北米脂灾荒赤地千里,穷苦大众家徒四壁。受党组织派遣,高维均秘密地回到了他阔别已久的故乡。在高家坬,他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赤诚和满腔的革命热情,给村里的年轻人介绍“五四运动”以来,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的黑暗,让这个僻静的小山村人们知道,“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根源所在,借此他传播马列主义真理,宣传共产党代表劳苦大众走向光明的愿望。
  他说要把这伟大理想的太阳照在家乡人的头顶上。
  在他的积极宣传影响下,高家坬周围的群众革命觉悟普遍提高,百姓心向光明、追求自由的情绪空前高涨,革命的影响力一步一步扩大。高家坬先后有十多名进步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中不少人参加了红军赤卫队,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使其成为米西区革命武装的中坚力量。
  1935年,中共西北工委作出开创米西地区的决定。陕北游击一纵队在米脂——横山一带活动,高维均担任米西区地方赤卫队大队长,他一方面继续宣传革命思想、发动群众,一方面开展武装斗争,米西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打豪绅、斗地主、分田地就像一团火,燃烧着米脂大地,这也让国民党县党部恨得咬牙切齿,对这股新生的革命火种极端地仇恨。于是,在一个寒风还没有散尽的冷春,米脂县国民党成立肃反会,他们决定派兵进行围剿和镇压这股革命力量。国名党256旅副官孙绍山带人进驻了高家坬一带,驻扎在那个叫天宝山的寨子上,一段血雨腥风的日子从此拉开了序幕。
  后来我知道,那次在高家坬开会被抓捕的共产党人并没有高维均,他在横山石湾一带开展革命工作。听到战友和兄弟被捕,他心急如焚,那些日夜和他一起战斗的同志,是米西区的中坚骨干力量,敌人一旦将他们屠杀,将会给刚刚掀起的革命浪潮致命的打击,经过一番思考和谋划后,他决定独自闯入虎穴,营救出被捕的战友和兄弟。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天宝山一带的地形他熟悉,趁黑夜在敌人放松防备的情况下,他乔装成农民,凭着自身的功夫和军校学来的本领,很快地找到了被关押的战友。就这样,高维均用自己的胆识和智慧,将被捕的战友解救出来,用绳子将他们一个个吊下几丈高的寨墙。也就在此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敌人发现了他们,情急之下,高维均纵身跳下寨墙,他腰椎骨折,无法行动了……
  这一幕,定格在1935年那个寒冷的冬天。
  高维均丢下父母以及妻子儿女,如此行侠仗义地去了,他所憧憬的那个世界,随着共和国的成立,米脂县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烈士牺牲86年之际,我们追忆他,为的是要让今天幸福生活的人们传承一种精神,用自己的行动,完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