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张骞纪念馆
19世纪70年代德国著名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首先提出把“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前127年间,中国与河中地区(指中亚的阿坶河与锡尔河之间地带)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被誉为“推动世界历史车轮的主轴”“世界文化的母胎”“世界文化的大运河”,几千年来文明互通的密集轨迹共同编织起丝路文明的璀璨长河。汉中作为丝路源点城市,在这段灿烂的中西文明因缘际会中,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历史地位。
张骞:丝绸之路的凿空开拓者
张骞(约前164年—前114年),汉中城固是其故里和封侯归葬地。张骞出生于城固县博望镇白崖村,归葬墓在城西3公里的饶家营村。
建元二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并联通西域之后,在古长安和罗马之间形成了一条以丝绸贸易为特色,横贯亚、非、欧的贸易通道和文化走廊,中国与遥远的西方世界之间冲破地域束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极大地丰富并加速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司马迁《史记》载,“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丝绸之路也被誉为“张骞之路”。他亦被称作是“东方的哥伦布”,五千年文明史上,张骞绝对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
一生持节,两出西域,历时近30载,他是中国历史上踏出泱泱华夏国土,带有明确外交任务的第一位“外交部长”,也是带着中国特产丝绸等开拓与西域国度进行以物易物的货物贸易的第一位“商务部长”;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政治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也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艺术家”“历史学家”“文化学者”;他是伴着长风明月走过玉门天山、深入沙漠戈壁不毛之地、翻越过帕米尔高原、探索过澜沧江大峡谷的“探险家”,也是代表大汉王朝访问过几十个西域邦国的“亲善大使”;他是和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者进行过殊死较量、九死一生的“军事家”,也是在华夏大地上建立过有史以来第一个外来物种大规模引种繁育基地的“农业科学家”,他从西域诸国成功引进了汗血马、黄瓜、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从此也让我们多了口腹选择。
“探险促交融诸邦始列大宛传,凿通开丝路千秋高扬博望魂”。城固张骞纪念馆门柱之联,向世人昭示了张骞的功绩。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曾评价说:“张骞使中国种族第一次知道中原以外还有广大的西方世界,从而开辟中国史上政治和经济之新时代。”
毫无疑问,张骞是汉中乃至世界的一张名片、一种精神。陕西理工大学梁中效教授曾这样概括:在中华文明传承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先贤张骞以其胸怀天下,勇往直前、凿空万里的开拓精神;以其矢志不移,忠贞不渝、持节不失的爱国精神;以其诚信天下,以德服人、宽大信人的尚德精神;以其平等相待,文明对话、民族和睦的包容精神;以其敢于冒险,认知西域、促进交流的探索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天汉儿女,矢志不渝,接续奋斗。
班超:丝绸之路的浴血守护者
班超(32年—102年),是东汉杰出的军事家、外交家。公元95年,汉和帝刘肇封63岁的班超为定远侯,汉中镇巴县地为其封邑,置定远域,亦名平西域、班城。
西汉后期,由于政治体系的改变和边境连年的战乱,令丝绸之路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被历史的风尘所掩盖,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东汉建立后,历经五十年的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强盛,永平十六年(73年),汉明帝刘庄派大将窦固率领军队出击北匈奴。此时,著名史学家班固的弟弟班超,毅然“投笔从戎”,跟随窦固出征。并在此后的三年中英勇作战,建功立业,以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勇气为东汉扫清了边境之患,使西域50多个国家全部归顺汉朝统治。
一代名将班超,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北夷匈奴之乱,确保了边境和平与贸易顺畅,使一度阻塞的丝绸之路再现辉煌,他也以个人才智实现了当年万里封侯的远大抱负。
毫无疑问,班超之历史功绩名垂千古,他完全称得上是重启丝绸之路的先锋者,更是丝绸之路的浴血守护者。班超也将自己的名字深深印在了丝绸之路的历史上。
蔡伦:丝路文明的物质承载者
蔡伦(61年—121年),字敬仲,被后世奉为“纸神”和“造纸鼻祖”。其归葬墓位于今汉中洋县龙亭铺南二百米处。
纸出现之前,最早的古文是被刻在龟壳上,后来被刻在青铜器上和竹片上,再后者有了毛笔就写在布匹上或丝绢、竹片上。丝绸昂贵而竹简笨重,不便广泛使用。蔡伦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渔网研造成纸,能厚能薄,质细有韧性,兼有简牍价廉、缣帛平滑的优点。汉和帝的皇后邓太后大加赞赏,东汉元初年间的114年封蔡伦为“龙亭侯”,赐地300户,后又加封为“长乐太仆”。
学界历来对蔡伦有着极高的评价。美国科学家迈克尔·哈特说:“如果没有纸,很难去想象现在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法国蔡伦馆展示的文字写道:“蔡伦发明造纸术,使人类文明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苏联学者苏赫曼说:“将近2000年以前,中国蔡伦发明了纸,其他任何一项发明对促进文化发展的作用都不能够与纸相比较。”
纸的出现使人类的知识能够被完整地保留、记录和传播,知识的积累推动科技文化的进步,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造纸术通过丝绸之路也被逐渐传播到了西欧、中亚乃至整个世界,对世界文明的传承和发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汉中茶:丝路文化的历史见证者
事实上,丝绸在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商品中占的比例很小,但是由于它是奢侈品,很受当时欧洲贵族的欢迎,丝绸之路也因此而得名。
除了丝绸之外,一直在丝绸之路上保持活跃,且交易量巨大的就是茶叶。它是丝绸之路上最为畅销的产品之一,而汉中茶叶从古就与丝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一路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华兴衰与历史沧桑。
近年来,汉中市不遗余力扩大宣传,搭建诸如“汉中茶叶丝绸之路万里行”“一带一路经贸推介”等平台,汉中仙毫需要有一个契机重走丝绸之路,穿梭千年去寻找历史,从而为汉中茶叶品牌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
茶叶源远流长,不但包含物质层面,还包含深厚的文化精神层面。唐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就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这里,也更有理由相信,以“汉中仙毫”为代表的中国茶叶拥抱世界、走向海外,天地广阔、未来可期!
万里丝路,开通世界大道;千年壮歌,传承天汉精魂。博望东西,大汉之中,昂首走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激越奋进的脚步,使千年不朽、历久弥新的汉文化穿越时空、走向世界、焕发新的光芒,在汉中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开启新的天汉传奇!
编辑:高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