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总是来得有些羞涩、轻柔,甚至还略带点吝啬、慵懒。这场雨也是不例外,哩哩啦啦地飘了一上午,也只是湿了路面,还真应了那句“春雨贵如油”的古语。
随意飘下的几许雨滴,引得人们兴致勃发,网络上拥满了以春雨为题的美文和美图。大家露出的喜悦劲儿犹如中了什么彩头。
午间,几个同事相约去环城公园散步,如同事先商量过了似的,竟然没有一个人拿伞,大家对这雨是不抱信心的,说,下不大,保不准就停了。
公园里空气清新,一扫多日的重霾天给人带来的烦忧。我用鼻子尽量往肚子里多吸,然后再通过嘴巴缓缓地呼出,如此反复多次,感到胸腔舒服极了,像是吐出来了好多积存的压抑,给心肺做了次清洁。
我不时变换一下位置,或站在盛开的梅花树下,或是站在丁香树、樱花树下,我用力嗅,空气中弥漫着的花香有种说不出口的舒服。我语言贫乏,竟找不出适合的词儿形容,只能不说话,即便说,也是小声嘟囔句:舒服啊。我领悟了什么是沁人心脾。
与早春的雨水相比,阳春的雨要温暖得多,没有了“乍暖还寒”的感觉,走路不必缩着脖子,不担心手冷。习风拂面,杨柳窈窕,红肥绿瘦,落英铺地,正是春意暖人时。
我在公园里走走停停,这里闻上一闻,那里大口呼上几口气,行不几步又举起手机拍照片,全没了散步的意思。同事见我如此这般,说,你在忙乎啥,还散步不?我告诉他们,除了散步,我还有个想法,想闻闻春雨的味道。什么是春雨的味道?他们问我。我一时语塞。
记忆中是有这种味道的。只是在城市生活得久了,这种味道逐渐淡忘了,成了记忆里一抹残存。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呢?是随风飘来的花香吗?应该不是,如果是的话,完全可以去鲜花市场买几枝喜欢的花儿拿回家,插在花瓶里,花香满堂,可以尽情闻了。是绿芽满枝,离离的草香吗?应该也不是,若如此,公园里操场上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草地,完全可以趴在草坪上闻的。其实,我要找的是土腥味儿,是干渴了许久的泥土被春雨润过后散发出来的泥土味。这是一种被我称为泥土的香味。我告诉他们:是泥土的味道。
我是许久没有闻过这种味道了。
同事说,水泥是个怪物。他怨气水泥。他认为水泥钢筋铸就的城市隔断了人与土地的亲密接触,没了泥土的味道,现代人接不着地气了。
另一同事反驳说,水泥是圣物。他认为钢筋混凝土改变了我们生存的方式,没有水泥,哪里会有现代都市文明,会有现代气息!
我们边走边聊,他俩的对话倒引起我一番感慨。
我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感觉又少点啥。在我看来,城市的气息与乡土的味道总是不一样的,洋味与土味各是各的味儿。
城市要有城市的型。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化身和传播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阶段。不要把对城市的认知停留在仅仅是居住形式的变化,这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上的变化。城市让生活更便捷、更美好。如果身体生活在城市,意识却是乡村的思维,我们的城市就会建设得不伦不类,像个大堡子。
乡村要有乡村的样。乡村是传统文明的传承者。水泥高楼进了乡村也是感到怪里怪气的,反而传统民居更适用,更能体现一地的民风。
走到了安定门折返,说着聊着,不觉中雨已停了,天色开始发亮,太阳努力地想从云层中探出头来。雨后的鲜花上,草叶上,枝头的嫩芽上都挂着雨珠,一闪一闪发着亮。不远处有环卫人员在保洁,还有一些如我一样的人在走走停停中不断地拍照留影。公园就是城市的肺,是可以闻味儿的地方。在这里我虽然没有闻到泥土的味道,但我却闻到了春雨的味道,闻到了一股清新之气。
编辑: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