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从传承中走出来的书家书写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元博 时间:2021-01-27

前面,我们聊了野路子江湖派的丑字,又聊了不是书法的名人字。接着,我们该聊作为艺术的书法了。按照此前我的分类,我现在要聊的是以传承传统为主要特点的雅俗共赏的书法。
  书法是艺术。艺术是美的。依照我一直以来的观点,书法是从象形的中国汉文字的书写中产生出来的二维平面造型艺术,是中国文化士人的创造,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人的精神内容与书法外在形式的有机统一。书法经历了从汉文字产生至今近五千年的产生、演进和发展过程,有包括古文、大篆、籀书、小篆、隶书、草、行、楷在内的多种书体。概括地说,这些书体以及这些不同书体的经典书家的作品都是美的书法艺术。诸如史籀、李斯、程邈、钟繇、张芝、王義之、王献之、杨凝式、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蔡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赵孟頫、文徵明、祝允明、董其昌、傅山、王铎以及于右任等在内的诸多书法名作等等。从当今书法实践的现状来看,无论是帖派、碑派还是碑帖融合派,凡是认真通过学习碑帖,继承了传统书法规矩,迈过书法技术门坎的书法家的作品,也都是美的。诸如启功、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沈鹏、卫俊秀、欧阳中石、张海等老一代及众多年轻一代的书家,他们侧重表现了传统的一面。当然,写传统书法的人并不是说他们的书法在客观上就完全没有创新,而是从整体讲,他们是以传统传承为宗旨,尽管他们在继承中会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突破,但就总体上看他们的书法并没有企图改变传统框架的主观意识和在这种主观意识指导下的客观努力。特别是相对于以书法创新、突破为主导的书法家(如“丑书”书家),他们是完全的传统派,他们相信古人(像苏东坡崇尚颜真卿那样,至少相信某一个或几个先人)的书法是尽善尽美的,是今人永远也不可能逾越的高峰,因而,他们十分虔诚地抱着师古不疑、与古为徒的态度,把一切的努力都放在尽可能守住传统一面,他们实践汲取的营养也几乎全都是从古人那里得来的。启功的行书,林散之、卫俊秀的草书,张海的隶书,都表现出传统书法美的基因。即使这样,也不等于他们就完全墨守陈规,师古无新,我们尽管可以说他们没有突破传统的主观故意,但却应该看到他们与古人的些许时代变化和创新。横观当下书法现实,传承传统的不仅人数众多,而且也依然是书法生态圈的主流。尤其是近年来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的复归与兴起,传统的气氛愈加浓烈,连续多届的“兰亭展”“国展”,基本上都是传统传承这一状态,而且七八十年代生的参赛者对传统经典的模拟和吸收远远超过较他们早生的五六十年代人。这又似乎让人产生了书法就是传统传承的深刻印象。由此,也有学者发声道:“把传统书法看做永世不变的模仿对象,书法可以休矣!”还有很多的人觉得当代书法,缺乏自己的时代特征,以至于担心这个时代出不了书法大师。尽管这样,传承传统究竟是书法现实存在的一个正脉和主体。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回答一个人们最为关心的那个重要问题,如何确定一个写字的人是不是书法家?笼统地讲,是不是书法家,要看他是不是掌握制作书法外在形式的技术和能力。进一步问,你如何知道那个人有没有这种技术和能力呢?这就要看他写的字里有没有对书法传统的传承,传承了多少。在这里,我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谁,不管他写得多花哨、多潇洒,或多稳重、多有劲,如果没有对书法传统的传承,没有一个确切的书法来源,没有传统的根基,凭着自己仅有的那么一点“灵气”,抽空练上几笔,那都是不可靠的,客观上也是不可能写出书法,终究还会是野路子。因为由临摹古人经典帖碑中获得书法技术与规矩,形成书者的书法来路,不仅是衡量是否是书法家的现实标志,也是学习书法的不二路径。其中的深刻道理在于,书法作为艺术,是在伴随着汉文字的产出、书体演进的书写中形成的,一切书写的技术元素和规矩,都存在于这个过程之中,集中于这个过程的经典书家的经典书作之中,而且,学习和掌握这些技术和规矩,不仅需要知道教条、背熟口诀,进行练习和体会,更需要通过对经典书家的经典书作进行临摹(这如同学习理论知道基本原理与研读经典作家的原著一样),从临摹之中学习、掌握并校正。临摹一是要下大功夫、深功夫、长功夫,达到“察之者精”“拟之者似”,以至形神兼似,进而完成入帖——出帖——创作的全部流程;另一是临摹要达到一定的面,即是说,不能只临一家之一帖一碑,要临多家之多帖或多碑,甚至要临篆、隶、草、行、楷之多体多帖多碑,从比较中辨别,从多方面认识和把握,不仅深化书家对书法的广博意识,掌握了书法技术和规矩,也从中确定了自己书法来源和书写风格,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迈越“门坎”,进入到书法家的行列。而且,临习古人,还要做到终生不止,这是众多书法人的一致和普遍行为。因此,书法的传统传承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对书家来说,它既是一个学习书法的开始,也将是一个人终生的付出。这一切江湖派和名人“书法”是无法与之相比的。现在,我们可以明确书法家的字之所以是书法,是艺术,就是因为在他们身上实际承载着书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么一大批传承传统的书家存在,那么当今中国还能说有书法吗?
  传承传统一路书家书写的作品,是艺术,是美的和很有价值的。这一点,因为他有来路有出处,所以无论是帖一路的还是碑一路的,抑或是帖碑融合一路的,大都能得到圈内的认可,而钟张二王帖路或帖碑融合的作品则更加雅俗共赏,受到众人更广泛的好评,是人们没有争议、普遍喜爱的美书。他们在当代书法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根本作用是通过自己的作品为当代划出了书法与野路子江湖派及社会名流的字的界线。但从总的特征上认识,正像此前我们提到的那样,传统传承的书家,所侧重的是对已往书法的传承,还并不彰显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特征。从书法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他们倒是很像虞世南在隋与唐、蔡襄在五代与宋之间,是一个历史的过渡性“人物”(群),其走向则是催生能够代表这个时代的书法潮流人物或群体的出现。(元博论书连载之四)

编辑:慕瑜

上一篇:回家过年
下一篇:草圣怀素(8)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