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宜居是金陵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叶兆言 时间:2020-07-27

一个城市,怎么样才能适合居住,并没有什么一定之规。大致的标准,无非物价低一些,气候好一些,人情和民风淳朴一些。过去曾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其实这也不过是为了说着押韵,念起来顺口,苏杭并不一定特指苏州和杭州。苏杭代表富庶的长江下游地区,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长三角。 
  南京在历史上,显然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城市。浙江钱塘人袁枚在南京住了下来,他的理由很简单,“爱住金陵为六朝”。他亲自设计了随园,并写诗把随园的来历、特色以及名声都加了注: 
  买得青山号小仓,一丘一壑自平章。 
  梅花绕屋香成海,修竹排云绿过墙。 
  嵌壁玻璃添世界,张灯星斗落池塘。 
  上公误听园林好,来画庐鸿旧草堂。袁枚是进士出身,做过几任县太爷。33岁时,突然厌倦了官场,在南京小仓山买了块地,修了随园,从此过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名士生活,并且自称:“不作公卿,非无福命只缘懒;难成仙佛,又爱文章又恋花。”这是一个会享乐、也确实享到乐的旧式文人。 
  而随园的名气实在太大了,以致乾隆下江南,竟专门派了人去画随园图,以备修皇家花园时参考。 
  袁枚不是六朝人物,却向往着过一种六朝人物的生活。六朝人物晚唐诗,这是中国许多文人的精神寄托。袁枚处在清朝的盛世,却享受着没落时代的闲情逸致。他少年得志,中年辞官,潜心著作。写诗,成为当时的诗坛盟主,写散文骈文,皆取得不太差的成就,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袁枚最引起人们议论的,除了一大帮姨太太之外,还有一大群跟他学写诗的女弟子。“素女三千人,乱笑含春风”,何等气派。 
  直到已成为八十衰翁,袁枚还为某太守要禁秦淮娼妓,跳起来打抱不平。他写了一首让人不得不笑的诗: 
  綮戟横排太守衙,威行八县唤民爷。 
  如何济世安民略,只管河阳几树花。 
  好一位风流老人,似乎一眼就看透了官家的把戏,无非是想通过禁娼,捞点银子用用,所谓“官分买笑金”是也。清朝的文字狱说起来让人害怕,好在只要不是犯上,只要不反对皇上,骂骂当官的,也没什么大不了。袁枚是大名士,大名士皆是掌握尺度的高人,知道该怎么骂。他写这样的诗,果然没引起任何祸端。 
  南京历史上像袁枚这样的名士,绝非个别现象。作为一个适合居住的城市,南京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拥有、并能欣赏这样的名士。南京是一个理想的养老之地,有无数可以效仿的先贤,在这里做雅人或者做俗人都合适。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可是事实上,那些来自农村的做官人,并没有回到家乡寿终正寝。许多人恰恰都选择在南京养老送终。这里的怀古气氛,对老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安慰。 
  王安石选择了南京为结束自己生命的地方,类似的例子很多。王安石为自己的隐居之地,取名为“半山园”,而另一位清朝的扫叶楼主人龚贤,则将自己的住所,以“半亩园”为名。自古江南出才子,才子们更多的是喜欢以南京为他们的活动场所。六朝在国运上并不强盛,但对于文化人来说,六朝人物却始终是大家乐意效法的。清末四大公子之一的陈三立,也就是著名学者陈寅恪的父亲,因参与“戊戌变法”,被革职永不录用,他老人家晚年就长居南京,在中正街筑散原精舍打算颐养天年。陈三立的诗艰涩奇崛,为风流一时的同光体诗坛盟主。他定居南京时,门人后辈以诗文请益者,络绎不绝。 
  和其他城市有所不同,南京从来不以土著的名人为荣。很难找到像南京这样没有地方主义思想作怪的大城市。六朝人物并不意味着一种籍贯,而是代表了一种精神,代表了一种文化上的认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六朝人物究其实质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贵族。 
  大家都知道南京现代有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林散之,但是知道林散之老人有一位好朋友邵子退的人一定很少。邵子退是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如果看一下地图,就会注意到和县虽然属于安徽,其实紧挨着南京,历史上的乌江镇属南京管辖,其民风以及语音也很接近。邵子退生于清末民初,既未应举,又没有进新式学堂,因为其家境比较富裕,一肚子的学问,全靠家教和自学。他钻研古文诗词,尤爱书法艺术,并因此和林散之成为密友。 
  邵子退逝世以后,林散之当即作《哀子退》一首:“从今不作诗,诗写无人看,风雨故人归,掩卷发长叹。”林散之以书法闻名,但是对诗自视甚高,觉得自己的诗比字还好。老朋友逝世,林散之竟以不再写诗为誓,而且整整一个冬天和书法绝缘。一次他甚至对求书者说:“你如能把邵子退救活,我就写!”由此可见两人之交情。 
  邵子退曾一度执教乌江小学,学校要填报履历表,邵慨然叹曰:“余乃布衣之士,无可报填!”其实邵子退结交的,皆是高明之辈。以他的经历,无论从商、从政,都会有一番作为,但是他却成了当代陶渊明,小学老师当不了就不当,秉祖宗之遗训,以耕读为家风,自得其乐。 
  我初次接触到关于邵子退的文字时,就好像读到了一些神话故事。邵逝世于1984年,当我看到他写的诗,画的画,还有那些书法作品,以及他对林散之老人书法的评论,吃惊程度难以想象。在我看来,六朝人物早就是过去,早成为无法模仿的历史,但是邵子退的故事,似乎正在说明,即使到了今天,只要我们修身养性,古迹仍然可以追寻,时光仍然可以倒流。如果我们细心去找,六朝人物不仅可以在郊区寻觅,甚至可以在闹市中发现。


编辑:庞阿倩

上一篇:粮食
下一篇:给父亲“搭桥”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