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中国筷子的文化意蕴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王雄文 时间:2020-05-29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湖北代表团审议时说,推广分餐公筷等,正在悄然成为良好社会风尚。这些健康文明的做法要推广开来,坚持下去。 
  筷子起源于中国。中国和外国一样,最初也是使用餐刀的。当时人们用鼎、鬲等炊具煮食,铁质餐刀显然不利于热食和汤食,难免烫手。大自然中最容易得到的就是竹棍和木棍,这样“筷子”就应运而生了。筷子最早称为“箸”,因为它是用竹做的,竹筷既好制作又干净卫生还平直整齐。所以“箸”就成了中华民族的进餐用具。如今在关中一带,仍把装筷子的篮子叫“箸笼子”,可见文化之深远。 
  “箸”为何又改称“筷子”,因为竹产于南方,生活在水上的人家,舟行讳住,“箸”与“住”同音,船住了,岂能行驶?就反其意为“快”,一帆风顺,船快如飞,以图航运吉利。又因其竹制为多,便在“快”上缀竹,加个“竹”头,就创成一个“筷”字。 
  筷子的历史悠久,安阳曾出土过6支殷商时期的青铜箸头,可以接柄使用;商朝晚期和周朝的遗址中也出土过象牙和青铜制成的箸,均是明证。关于筷子的故事很多,据《三国志》记载,当曹操问刘备:“谁是当世英雄,刘备闪烁其辞,历数当世英雄,曹操不断摇头。最后曹操一语道破,当世英雄乃你我也。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可是,刘备借这时传来的雷声说是闻雷而惊,遮掩过去,乃从容俯身拾箸。唐朝时,宋璟当宰相,朝野上下称赞他德高政廉。唐玄宗在一次宴会完毕时,将手中的金箸赐给宋璟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赐金箸是表彰宋璟像筷子一样耿直的高贵品质。 
  筷子是中国的国粹,其背后的饮食文化,也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丰富,发展出了一套完备的礼仪规则,约束人们用餐、用筷时要干净利落、举止优雅。比如,宋代的朱熹在《童蒙须知》中便规定:“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 
  在中国宴会上,用筷是颇为讲究的,只有主人举起筷子来,连声说:“请,请,请!”客人方可拿起筷子。宴毕,客人不能将筷子放在桌上,而是应当放在碗口上。在我国很多地方,筷子也被作为送给新婚夫妇的礼物,寓意成双成对。在陕西农村,过去姑娘出嫁,娘家人陪送的礼物就有两只精美的瓷碗,还有两双用红线绑扎的筷子,希望生活美满,吉祥如意,快快乐乐,恩爱情长。 
  “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要说筷子,先说文化。以筷子成诗者亦不少见,清代袁枚曾写道:“劝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好像是在讥讽什么。宋代程良规则是赞美的笔调:“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往忙。”杜甫也有筷子诗:“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讽刺了“安史之乱”后,杨国忠兄妹骄奢淫逸,极其铺张的生活。宋代女诗人朱淑真有一首《咏箸》诗:“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写得形象生动,清秀雅丽,让人赞叹。 
  关于筷子的对联、谜语更是不胜枚举。有位收藏家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甜酸苦辣都尝尽,为谁辛苦为谁甜。”筷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创造。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高度评价了筷子的发明。他说:“中国很早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超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它是人类手指的延长。而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直是高明极了。比较起来,西方人使用刀叉吃东西,大概到16-17世纪才发明,但刀叉哪能跟筷子相比呢?” 
  不仅如此,筷子作为一种进餐用具,还具有夹、拨、挑、扒、撮、撒等多种功能,用筷子进食时,会牵动人体的30多个关节和50多条肌肉。这里还有一段筷子佳话。1971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首次访华,到达北京的当晚,在周恩来总理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尼克松第一次拿起中国筷子,有板有眼地夹食,引来记者频频拍照。后来有位加拿大记者一个箭步抢上前,把尼克松用过的筷子揣入怀中。不久,有位美国收藏家欲出2000美元买下这双筷子,可谁愿意转让这难得之物呢。 
  筷子演进到今天,已出现竹筷、木筷、铜筷、金筷、银筷、玉筷、象牙筷、犀角筷、塑料筷等等,其品种之繁多,文化之厚重,让世界为之注目。几年前,中日韩三国曾举办研讨会,决定为筷子共同申遗,其意义非常深远。今天,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增强,中国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那一头圆、一头方,象征“天圆地方”的中国筷子,不仅架起中华美食文化的桥梁,而且架起了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 
  当前,使用公筷已成为一种文明风尚,用一双公筷,得一份平安;长长的公筷,传递着爱。让我们从每一餐做起,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吧!


编辑:庞阿倩

上一篇:父亲的书法情结
下一篇:穿越秦岭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