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大学毕业的侄子,找工作受到疫情影响,他有点抱怨,还为将来在城里买房而发愁。是的,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家庭也并不富裕,难免对未来存有焦虑和担忧。我建议他可以一边找工作,一边好好读书。钻研一门知识,掌握一门技能,不管是考研深造,还是考取资格证,都是有用的。于是,我又拿自己的经历说教。
老家处于陕西的革命老区旬邑,地貌沟壑纵横。家就在塬上,广阔而平整的土地周围是沟壑,祖辈就住在沟壑与塬的缓冲地带的窑洞里。上世纪九十年代,乡亲们纷纷都搬离窑洞,到平坦的塬上建房子。1992年,我们家也在塬上盖了两间土坯房。因为是就地取土,所以家里的院子比周围低许多,下雨天容易被路上的流水倒灌。
小时候,家里经济拮据,我脑子里都是他人时常说起的“勤劳致富”,因此,暗下决心,要好好劳动,或许能改变家庭面貌。常常主动请缨割小麦,拉着人力车从地里载回十几个麦捆到麦场,要么就爬苹果树,帮忙修剪苹果树枝,要么央求父亲带我步行经过两条大沟去邻镇批发点火柴,我暑假到处叫卖挣点钱。上学期间的周末,等忙完家里的农活,我就思忖着干点别的。
常听父母念叨等有空了拉土慢慢垫高院子,我便自己偷空拉着人力车去半山坡的土场,自己拉土回家,难免要被母亲嗔怪几句,说我不该一个人去。挖土、装满车,对于还是小学生的我,拉土上坡确实吃力。如果遇到路人还能帮忙推一把,通常情况下只有独自往上拉,两手用力拉车辕,肩膀上套的绳带越勒越紧,身体与眼前的坡面成角低于45毅,在坡面上沿着S形的路线迈寸步往前移动,常常汗流浃背。那么累,能向谁抱怨?也不想抱怨,只有默默用力拉,憋着一股劲,心里想总会拉上坡,总会见到平地,看到的是排排农舍,郁郁葱葱,袅袅炊烟,鸡犬相闻,那是一片广阔天地。
虽然营养不良又疲于劳动,上学带干粮吃咸菜,下雪天步行几十公里夜路回家,吃了不少苦,但也值得。我就是凭着这股劲,才在城里安家,也改善了家庭的窘困局面。依然笔耕不辍,写出了《没有狮子的狮子国》《末日大学之恋》《吕村的疙瘩庙》等著作,还自强不息继续读研究生深造。天下确实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要想改变境况,有所突破,就得俯下身子,默默坚持去奋斗。侄子说他能理解。
由此,我又想起了研究生同学孙冲。他当时上课总是坐在教室第二排的固定位置,后来才知他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听课效果好,而且便于把每节课的内容进行录音,回家后再温习。说实话,起初我有点不理解,认为教授讲的听懂就行,没必要录音带回家研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我在一次推心置腹的聊天中,提起了自己的特殊经历,顿时令我肃然起敬。
他中学毕业后,在一家汽车修理店工作,处处受委屈,每天都是在煎熬中度过。有一天,他无意间在修理车间的废旧报纸上看到了成人高考的消息,顿时看到了希望。于是,他回老家找到中学课本带到修理店开始学习。早晨5点,同事们还在宿舍熟睡,他在学习;晚上,同事们在打牌聊天,他在学习;假期,同事们在抽烟喝酒,他在学习。有的同事对他冷嘲热讽,说一个修理工还装什么文化人!有的说没必要这么累,开开心心不好吗?但他心中有了目标,就感觉到了生活还有改变的可能和希望。最终,他通过成人高考,接受了大学教育,毕业后成为了一家大型汽车企业的员工。
接着,他发现众多同事是名牌大学毕业,如果自己不能持续充电,迟早会被现实淘汰。于是他又参加了研究生班学习,备考期间,每天5点半出家门,坐最早一班公交车到公司,投入学习,背诵单词,每天凌晨1点还在推演逻辑和数学。最终成功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被母校录取。
毕业后,他成了互联网汽车企业的高管。相比我们许多人,他放弃了安逸,选择了爬坡,他也可能走了弯路,用了一些我们觉得的“笨”办法,但他就是靠着这样一点一滴的努力,踏踏实实的付出,久久为功的劲头,一步一步爬上坡,走出了人生的另一番广阔天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的都是要靠持之以恒的积累,实现量变到质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想成功,不也是需要这种滴水石穿的精神吗?一味贪图巧办法,走捷径,而得以快速成功的事情,世间应不多见。
每个人的家庭环境都不一样,后天的见识、接受的教育也不同,我们无力改变环境,那就做好自己,横下心来,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这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人生要爬的坡无处不在。既然选择爬坡,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你只要默默努力着,向着目标一点点地靠近,有时快,有时慢,但总有一天会爬上山坡,拥有自己人生的一片广阔天地。
希望侄子能体会到我的苦口婆心。
编辑:庞阿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