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次开车到科二考试结束,前后17天。17天,于我却是多么艰难而又回味无穷的日子。从无知的自卑到自信的霸气,其中的无数个紧张与失眠,其中无数个挨训与沮丧,无数个刻苦与努力,其中滋味,又说与谁听。
差生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薛婷婷 时间:2019-11-01
从第一次开车到科二考试结束,前后17天。17天,于我却是多么艰难而又回味无穷的日子。从无知的自卑到自信的霸气,其中的无数个紧张与失眠,其中无数个挨训与沮丧,无数个刻苦与努力,其中滋味,又说与谁听。 从第一次开车到科二考试结束,前后17天。17天,于我却是多么艰难而又回味无穷的日子。从无知的自卑到自信的霸气,其中的无数个紧张与失眠,其中无数个挨训与沮丧,无数个刻苦与努力,其中滋味,又说与谁听。 这次学车,最让我感到不幸的,就是与五名大学生分在同一个车,更为不幸的是,遇到一位没有耐心且特爱骂人的教练。这样的组合,决定了我成了这个集体中资质最差的学生,那个愚昧的自己,常常惹得教练火冒三丈。每每那些大学生洋洋得意地回家时,我只能眼巴巴看着,然后被扣留。在这被扣留的十几天苦练中,说实话其实根本没有提高我的任何车技,如同每次放学被老师扣留的孩子,额外的辅导似乎并不能提高他的成绩。 每天,教练让五个人坐车上,然后只讲一遍理论指导开车,每天的练习项目只有三四句理论,每天的三四句理论,教练只说一遍。在教练仅仅陈述的这一遍里,那些大学生就能按照要求,将车开得很好,我就稍有些笨拙了。而最让我羡慕的,是那几个大学生,他们似乎每天都特别轻松,总是没有任何大问题,轻轻松松开几圈,就回家了。而我,总存在各种问题。我的座位没办法调整的每天都一样,所以教练说的点位,每天都不一样,每天都在变化的点位,我自己都记迷糊了。于是教练吼我“难道地球天天转,点位天天换”,我只是笨拙地调着座位,不敢言语;曲线行驶,我找不到回正方向的那个点位,不是压线就是即将压线;半坡停车,我找不到停车的点位,不是开过就是离停止线太远……教练总是吼我,“你咋能这么笨,人家来开几次,几次都对,你开几次,几次都错”。而那几个大学生,他们仍然很好,只是偶尔出现某个失误。教练说,那只是太粗心罢了。 我每天上车都特别紧张,紧张得一坐在座位上,就每根骨头都挺得笔直,于是那舒适的座位成了摆设,没有靠在靠背的身体,那眼睛看到所有的点位,都是错误的。屡屡出错的我,成了教练的眼中钉,毕竟我是要影响他的过关率的,我恰恰是那个拖后腿的。尽管我每天忐忑地给教练买烟买水,买饭买茶,可教练并没有因此而对我稍微温和一些。开车时,内心的恐惧总是挥之不去,学车真真成了我心中的负担,不想学不爱学害怕学,却又不得不学,毕竟想开车,毕竟报名了。可我,却不想再继续这样的日子,在这不得不学车的日子,至少我不想成为最差的学员。 我每天回家,都认真反思自己的问题。为什么每天的点位不一样,我如何记得自己的点位。开始尝试,把高低调到最高,前后调到最前,然后只调整靠背,让手腕刚好伸到方向盘最高点,这样的座位最好调整,只是当我开车紧张的时候,我的后背便离开了靠背,所以点位又错了。再认真分析,我又尝试将靠背调整为九十度,这样就算紧张,也是靠着靠背的,当我座位问题解决之后,点位问题便解决了。我又和与我个头相同的那个大学生交流了半坡停止线的点位如何判断,和曲线行驶最好的那个大学生交流什么时候回正方向,更是在腾讯视频里搜寻了许多关于曲线行驶的视频,最终找到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法。更是找到别的教练,请教细节问题。 从练车第13天开始,当我完美地走完一圈,“你现在没问题了”,虽然那个批评我习惯了的教练,并没怎么表扬我,可是我后来的每一圈都很完美。一直到看考场,一直到考前最后一天训练,我依然很完美。对自己技术相当自信的我,走进考场,坐上考试车,并没有我想象的任何紧张。我是那样从容不迫地调整座椅,那样信心满满地走完一个又一个项目,没有用到我为紧张而特别准备的深呼吸、念口诀等措施,我是沉着而冷静,专心而淡定地完成考试,赢来“恭喜你,考试合格”。最后,那个练得最好的孩子她挂科了,那其他几个有小问题的孩子,恰好上线过了。我这个资质最差的学生,却如我想象般取得了第一。我终于明白,其实我一直都不是最笨的,只是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到最好,所以请教教练就让我暴露了问题。他们也有问题,却从没想过做到最好,只是记着周边的特殊物体,耍些小聪明蒙教练,也偶尔靠自己的感觉蒙对了点位,他们追求的只是过关,而我追求的却是满分。虽说如今我们都过了,只是若再来几次,我仍有信心得满分,他们怕是依然忐忑地等待好运的临幸。我甚至觉得,自己若是带上几个学员,也有信心让他们科二满分,毕竟理论和实践经验,我已是相当丰富。 这次学车的逆袭,让我这个本就喜欢思考的人,想了很多。一个班级,那最差的孩子,也许其实相当聪明,不过更聪明的也在您的班级罢了,那个聪明的孩子只是被他人暂时的成绩比了下去罢了。如同我,明明相当聪明,却偏偏和一群年轻的高材生放在一起,生生被比了下去。只是,成为差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知道自己资质差,反应慢,你知道老师不喜欢你,你却不努力。我从不相信,人的智商会有多大差距,我只相信努力会改变现实。 编辑:慕瑜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