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应陕西省民俗学会杨钊会长邀约,我与秦风诗人陆正刚、唐刚前往民俗学会所在地西安市园林局汉城湖苗圃观光。

凭吊唐梨园遗址——参观西安市园林局汉城湖苗圃小记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刘荣庆 时间:2019-12-19

应陕西省民俗学会杨钊会长邀约,我与秦风诗人陆正刚、唐刚前往民俗学会所在地西安市园林局汉城湖苗圃观光。

应陕西省民俗学会杨钊会长邀约,我与秦风诗人陆正刚、唐刚前往民俗学会所在地西安市园林局汉城湖苗圃观光。

因了唐梨园碑就矗立在龙首原头、二环与桃园北路交叉点附近,我一定得去。

念旧,乃人之常情。

1983年,李尤白先生张罗立这块碑时,得到省委书记、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陈元方与牟玲生等的支持,我是以发起人签了名的。立碑时,我因外出采访没有到场。听说这块碑就在距陕西省民俗学会咫尺之地,便踊跃而往。何况,我还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又对中国古代戏剧史的探索有着浓厚的兴趣。

乘环二1号线往、2号线返。沿途的落叶乔木凋零,高大伟岸的梧桐挂着枯黄的叶子,在微风里抖抖索索,间或有低矮的月季耷拉了吊瓣的红花。山茶花努力抵抗着朔风,但数量寡少,周围草又半枯,仍显苍凉。阳光却出奇的明亮,雾霾退去,确是出行的难得日子。

去冬到汉城湖去过一次,登塔眺望,在汉武大帝巨型雕像前留影。夏日,唐刚邀我与袁益善等十余位文友至六村堡,参观未央宫遗址。夏末又与老伴在唐大明宫遗址徜徉了一天。汉唐宫阙,对我仍显神秘。

明城之南,唐城墙两侧,高校、科研机构云集,是当代西安的文化区。长期有宁往南一丈不往北一尺的说法。其实,历史上汉、唐帝王宫殿主要布局在如今西安北郊。横贯八百里秦川的渭河纳七水而浩浩淼淼,为古代世界第一大城、百万人口之水运通道,演绎了最为神奇的历史。前几年,中共西安市委、市政府由南院、北院北迁,铁路北客站投运,渭水已变为当今千万人口的巨型城市之内河,又有地铁四通八达,北郊年复一年繁华起来。

我们在上午10时齐聚于二环大白杨公交车站,步行入市园林局苗圃,可以看到沿汉城墙遗址北侧东西迤逦的人工河。清湛湛的河水之南,树木次第而松柏葱笼,经2000多年风雨剝蚀,汉城墙遗址未减高隆雄奇;河之北,由西往东,错落有序的排了六座仿古建筑群。河向东北转折处,布局一小巧玲珑的湖心岛,岛上筑了令人心旷神怡的飞檐翘角亭榭。沿河筑起木栏杆、小型码头,河里漂泊了小舟,供客人游览赏景。数百亩的苗圃,俨然是藏在深闺人未知的汉宫唐苑“大观园”。

闲聊中,我得知杨钊会长多年来着力于古代戏楼建筑、关中民居建筑的抢救性保护,其中五座戏楼、六座民居建筑材料拆卸后,妥为保存,只待原模原样复建于苗圃。这些风格独拘的古戏楼,正可与唐代梨园遗址配套展示。

杨钊将民俗学会的事业的根,扎在古代与民间、既往与当代的结合部。这里有民俗学会的办公室与500平方米展室,扎在苗圃的千百种花木、文旅公司的一万多平方米的六栋仿古建筑群、人工河,也为以唐梨园为中心的文化产业搭建了一个起始平台。

在汉城湖、龙首原头的数百亩苗圃,使得陕西民俗文化事业,拥有着璀璨夺目的未来。

我执意要去看一看北二环公路旁那块唐梨园碑。杨钊无可奈何地说:“你看了会失望的。”

失望也得看的呀!

中国的戏剧史教科书,一无例外地照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的学术主张,从元代关汉卿、马致远们算起。新文化运动一百年迄今,许还山说中国戏剧从希腊传入;季羡林说中国戏剧从印度传入。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说陕西有两个秦腔。对这些,我经研究考古出土物、文献资料、戏剧民俗,都说了“不”字。

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古代戏剧只能产生于东亚本土,尽管中途受到过外来戏剧特别是佛教的影响。何新先生关于希腊伪史的研讨,惊天动地。四川三星堆佛像文物的出土,存在佛教产生于中土而外传,再由印度传入中土的切实可能性。8000年前至5000年前原始脸谱、骨笛、陶埙、石磬、土鼓、组舞陶器和大批史前祭祀遗址的出土,中国戏剧“活化石”——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傩戏的存在,《山海经》《尚书》《礼记》《诗经》《九歌》和25史等有关史前戏剧神话的丰富文献,都可证中国戏剧产生于中国本土,而非由希腊、印度传入。汉代的乐府、唐代的梨园与教坊,是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两个高峰。而秦汉乐府与唐梨园、教坊又都历史地座落于古长安。寻找中国戏剧的源头,不能丢掉长安这块历史文化沃土。我在《对陕西两个秦腔说的质疑》(见西部学刊)一文里,已对程砚秋先生的说法提出否定性意见。

对王国维先生的中国戏剧史从元代始,许还山、季羡林两先生的中国戏剧外来说,我亦认为大可质疑。因为,任何历史结论,都建筑在证据上。戏剧史也一样。

北二环26年前立的那块梨园碑,意义虽巨,但位置委屈的立在一个回民墓园墙外,碑座爬满蔓草,碑文字迹漫漶不清。大唐梨园作为唐玄宗及贵妃杨玉环歌舞戏剧教授、训练、演出的场所,是存在于彼处大型梨园里的一组建筑群。迄今并未经考古发掘,仍属一个文化历史性地望,而非近几十年当代梨园碑刻的确指地点。就是说,唐梨园碑矗立于唐梨园遗址何一具体地点,仍有考据论证的余地。对现有的梨园碑,我与同来者已经拍照留念。

时间仅一天,我的田野考察甚感匆忙。但它围绕着中国戏剧史、世界史重写的大课题。愿与同道研讨之。

临时写了几首自度曲,以表达胸中所思,抄于后,请诗朋文友批评。

参观汉城湖及唐梨园遗址碑有感

(一)八千年傩戏。八千年脸谱。向天向地向神,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将邪恶吓唬,埙呜呜,骨笛五音许许。

大地湾东,炎黄亦巫祝。夏商周筑祭坛,但求救赎。乐府梨园,一脉传戏俗。三言两语溯源,此间驻。

(二)《山海经》祭物。牛与羊觳觫。人神沟通凭玉,鼓槌兽骨。戏剧之神,或者曰老郎,曰浑沌,乐风歌舞娱族。

图腾变迁,简牍逢蠹蛀。持祭器奔两师,宗庙谁祝?商汤狂舞,祈得雨如注;合阳蒲城护傩,执何绋?!

(三)一水衔二京,浩浩出丰谷。《诗经》犹存唱词,开周剧目。君信矣夫?信不信由你。向南望,遗三千年舞步。

汉祖归里,大风歌气度。踏踏天马驰骋,凿空御侮。秦汉“血池”,堪祭祀稽古。演百戏遗秦声,腔楚楚。

(四)明皇杂录史,太真翩翩舞。

谢阿蛮凌波曲,遏云绕柱,三李高歌,贵妃吹玉笛,如流馥,刘晏坐怀优酷。

皇家教坊,天子敲鼙鼓。梨园弟子荣耀,任凭嫉妒。鸟兽散时,流落卖唱

回首,刻石处。

(五)只千年长调,又风水轮流。开元天宝后,几启幕布。两个梨园,全然无嶂雾。《长恨歌》,华清宫演如故。

曾记尤白,约文友几度。大白杨刻石碑,史存颖悟。膜拜洋墓,大师甚谬误。且看我揭戏源,指是处!!



编辑:高思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