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 名家专栏 >

《菩提树下的欢宴》(连载3)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高建群 时间:2016-10-07

桑奇古塔 孔雀王朝时代,阿育王破八塔而建八万四千塔,斋奉佛舍利于天下。如今印度国境内,阿育王塔相继湮灭,唯一留存这桑奇古塔了。

第八颗念珠,他太累了。登到山顶的时候,他便背靠着一棵大树睡着了。第二天黎明的时候,他被树上鸟儿的鸣啾声惊醒。他睁开眼睛一看,只见这是一棵多么高大,斑驳和古老的大好树木呀,它的绿色的华盖有半亩地大小,它的粗壮的巨人般的树身上暴起条条青筋,那暴起的青筋显示着它的力量,那绿色的华盖则显示着它的雍容华贵。这是菩提树。而在他睁开眼睛时,突然感到有一团菩提光,像一只温暖无比的母性的大手一样在抚摸他的脸颊。这光一团一团的,一圈一圈的,光怪陆离,应时而变。这时候他扶着大树,欠起身子。啊吼,当这伟大的行旅者,世界的畸零人,手搭在眉上,睁着他那熠熠有光的眼睛,向东方,向光亮来的那方向望去时,他惊呆了。

只见在遥远的东方地平线上,那忘川之水的另一岸,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太阳神驾御着天辇,挥舞着锡杖滚滚而来。它从这水面上一掠而过,溅起阵阵涟漪。而它手中挥舞着的那根锡杖,是一根魔杖。阳光照耀着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件物什,山川河流、树木、花鸟鱼虫、朝生而暮死的蝼蚁。总之,世界的一切,此一刻,却在它那喋喋不休的咒语中,在辅之以魔杖的点化下,被锻成金子。

整个须弥山被锻成了金子,山上的所有的菩提树自然也被锻成了金子,而树下的这个人自然也不能例外。

阳光在这一刻照亮了他的灵魂。或者说借助这阳光的照耀,这位名叫释迦牟尼的伟大行旅者,以“修菩萨行,起广大心”为行走口号的苦行僧,在这一刻看清了自己的灵魂。我现在知道了,我是谁了!我是一位先知,或者说是先尊,就是上苍打发下来的一个带领人类脱离混沌蒙昧状态,脱离那万劫不复的三途之苦的圣者,我将把我的所有悟得告诉众生,我将以佛的名义,拯救众生脱离那精神的苦海,结束那万劫不复的宿命,抵达那禅的境界。我将不朽。我将与天地共老。这个世界所有有人群的地方,都将种植菩提树,都将遍洒菩提光,都将用梵音诵颂着我的名字。

第九颗念珠,这样,先尊释迦牟尼便永久地居住在须弥山上了。他是佛祖,和他比肩而坐的是诸多佛陀。佛陀之下则是诸多菩萨。菩萨之下便是主宰东西南北的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之下则是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三百罗汉、五百罗汉、九百九十九罗汉、十万罗汉、二亿罗汉,等等以约数来计数的诸多罗汉。罗汉之下是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诸多比丘。以上所有这些,都似乎也可以用“和尚”这两个字来称谓,而再往下则是那些住家僧人,无需剃度的僧人,可以结婚生子的僧人,食肉食素,忌口或不忌口都悉听尊便的僧人,他们被称为“居士”。居士如蝼蚁如草芥,不计其数。

佛祖说了,所有的佛门中人,都是尊者,都因为你精神的高贵而高贵,所以,都是尊者,我是,你们也是!

啊,若问这须弥山在世界的哪一个方位,哪一处地面,是在东方还是西方,是在远处还是在近处。众生啊,你现在居住的那个地方,小小的地方,庸常的地方,没有任何神奇造化的地方,就是须弥山呀。而你家门口那棵普通的树木,抑或是杨树、抑或是柳树、抑或是榆树、抑或是常青的松柏等等,它们都可以是菩提树呀!

在佛祖出世,佛法大行于天下的那些年月,菩提光也越过世界上最高的那座山——葱岭,照耀到了山的另一边的东方。那边是中国。于是有许许多多的东方面孔的僧人们,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怀着崇高的信念,翻越葱岭,足迹踏遍五印大地,寻找他们心目中的须弥山。

最后他们寻找到圣地了吗?他们发现了须弥山这佛祖所居住的地方了吗?死在路上的人和没有死在路上的人,回到他们的东方祖邦的人和脚力所阻、终生滞留在五印大地的人,他们都说过:他们千问百询,终于在最后的时刻发现了,抵达了,他们因此而得到了一种大欢喜大解脱!

须弥山原来在每一个信众的心中!这是他们的回答。

那些道行深厚的中国僧人们说了,如果眼前的这一座山岗,能适宜于我脚下的鞋子的话,那么,它就是我的须弥山。如果这山上的草木,能带给我一片清凉世界的话,那么,它就是我的菩提树!

——这真是天才的理解,天才的悟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上的每一座山都可以是须弥山,世界上每一棵树都可以是菩提树。

第十颗念珠,天下名山僧占净。是的,佛家说,天下所有的山,都可以是须弥山,天下所有的树木,都可以是菩提树,天下所有的人都可以是佛!

那么什么是佛呢?佛家说,佛是开悟了的众生;众生是还没有开悟,正在走在大觉悟的路途上的佛。

不过他们在论述这些奇妙的哲思的时候,不是用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那些寻常话语,而是用一种高贵的文体“偈”。当香客虔诚地上一炷香,然后叩问:高僧呀,你能为我指点一下迷津,让我迷途知返吗?于是,空中传来一声偈的歌唱。

比如上面的关于须弥山和菩提树的话题,偈是这样唱的:丘山适履皆须弥,草木清凉即菩提。晨方问偈无常态,诗来我正拈花时。

自然,佛家还有许多的关于须弥山、关于菩提树的话题。例如有一句偈叫“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据说,中国的唐朝时期一个叫李渤的官员问一个叫智常的和尚,他说:“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这话未免太玄奇了。小小的芥子里面,怎么可以可能容纳下偌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话于常理不通!”智常和尚笑一笑说:“官家平日总是自负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一粒椰子那么大,怎么可以装得下五车书呢?”官员听了,羞愧而归。

佛家还有一句偈,叫“日日是好日”,意思说是境由心造,每一天都是好日子。宋朝有个和尚,叫慧开的将这句偈又扩展一下,说明一下,唱成四句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第十一颗念珠,他八十岁了,他想走了,他明白该是告别的时刻了。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要耗尽,灯枯油干,因为肉身凡胎是不可靠的。既然不能长住,那么不妨就此结束。于是双脚把他带入一片大森林中。他觉得这片大森林有些熟悉,仿佛梦境中出现过。后来他明白了,这正是迦毗罗卫城外的森林,即他故乡的森林,他当年逃出城来,在这里剃度和从此踏上苦行僧道路的地方。他于是深深为之感慨。

穿越森林,他来到一个叫拘尸那迦的小小地方,沐浴之后,在两根菩提树中间安置了绳床,然后像初生儿躺进摇篮里一样,侧身而卧,闭上眼睛。

“你们好自为之吧!我将涅槃!”佛祖平静地说,这是公元前545年5月的一个月圆之夜。

但即使是这平静的声音,也如雷鸣,瞬间传得很远,惊动了整个世界。弟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颂诵着“如来寂灭,世界空虚,当集法藏,用报佛恩”的偈语,聚拢到他的身边。

火塔搭起来了,里面堆满了木柴,木柴上淋满了酥油。它搭成一个塔的形状,那塔的顶端,释迦牟尼以圆寂时的姿态横卧在那里。头向北而卧,神态安详,一领黄金袈裟覆盖全身,仅露出头和脚。那头已枯瘦苍老到如同一具骷髅,那两只大脚,齐刷刷地并在一起,那是一双走千山、涉万水的大脚呀!

火点燃了,印度洋的季风呼啸着吹来,恒河在远处深重地叹息,人们拍打着痛苦的胸膛,眼泪像河水一样奔流。而那悲痛的心情后来逐渐为理智所取代,痛苦的嚎叫变成诵经的节奏。当一个信众脱下自身华丽的衣服,扔向火塔,以冀令它更旺的燃烧时,所有的在场的人都效仿着,于是火势更猛了。

火逐渐地熄灭了,灰烬处只剩下佛骨舍利,人们纷纷地趋上前去抢夺,其中,有八个国家的国王得到了它们。

后来,人们在佛祖圆寂的地方建立了一座大精舍,也就是佛寺。大精舍中有佛祖涅槃的图像。佛祖向北而卧,修长的身体躺在一片树林的中央。一群哀悼者围在他的身边,痛苦万状。菩提树的叶子一片一片落下来,地上的野花枯萎了,树上的鸟儿不再鸣叫。

第十二颗念珠,佛陀圆寂二百年后,孔雀王朝统一了五印大地。孔雀王朝的缔造者、伟大的阿育王来到这里,他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佛塔,塔高二百余尺,塔前建有石柱,以记如来涅槃之事。并在这里立下宏誓,要将印度国建成佛国,要将佛教奉成国教,要让释迦牟尼的光芒照亮这一块混沌大陆。

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相对统一的王朝——孔雀王朝。王朝的缔造者就是阿育王。年轻的阿育王崇尚武力,战功显赫。那时候在这块根据地理位置被叫成东天竺、西天竺、南天竺、北天竺、中天竺(法显和尚这样称谓它们),或被叫成东印度、西印度、南印度、北印度、中印度(玄奘和尚这样称谓它们)的大陆,有据说八十六个邦国,互相征战,血流漂杵,那个时期,那种情形,也恰好正如中国境内群雄割据,诸侯争霸,邦国林立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情形一样。

根据阿育王留下的碑文记载,他的回心转意源于一场极为残酷的征战。在征战中,十多万人被屠杀殆尽,更多的人则死于饥饿。痛苦折磨着阿育王,战死的游魂野鬼纠缠着阿育王,望着自己血淋淋的双手,阿育王的内心充满了悔恨,他决心皈依佛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阿育王向全国发出了诏书,宣布释迦牟尼先知所创建的佛教为国家宗教,宣布这个月亮女神照耀下的国家为佛国。阿育王在佛祖生活过的地方修建了84000座佛塔,在不计其数的石柱上刻上法令,教导百姓遵纪守法,恪守佛教教律。


编辑:金苗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