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栏 > 新美育 >

陕西省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熳:建立美育测评机制 搭建艺术展示平台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何超锋 时间:2021-08-18

b110c65fc3eb44e5450b787d3fbc8366_img_252_347_399_213.png

音乐思政课堂融合研讨

88add180595342c388d889915fa24fe2.jpg

参加校园艺术节活动

b110c65fc3eb44e5450b787d3fbc8366_img_253_1066_262_211.png

“名师之路”教材教法培训工作

b110c65fc3eb44e5450b787d3fbc8366_img_526_1066_337_212.png

下校指导班级合唱排练工作


在7月22日成立的陕西省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办公会上,作为基础教育音乐学科的研究者和推动者,陕西省莲湖教师进修学校音乐教研员王熳被推选为陕西省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如何推动美育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小学美育当前还存在哪些问题?王熳接受了文化艺术报记者采访。

  文化艺术报:王老师,您好!作为新成立的陕西省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您对当前的美育有什么建议与大家分享?
  王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断,将“美育”置于重要的地位。《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标志着国家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达到空前的高度。陕西省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在推动美育教育工作中责任重大!美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程,无论是对人的精神世界乃至民族的文化传承都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更应该全社会共同参与。
  就目前基础教育的美育教育现状来看,要想提高美育教育整体水平,做好美育教育工作,首先要开足开齐美育课程,艺术课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校还存在着不能开齐开足美育课的情况,尤其是毕业年级。对于这些关键问题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和监督机制,引导督促学校必须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将美育课落到实处。其次,美育教育资源不均衡也是影响全体学生美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障碍,围绕这一问题我们建议要加大师资的培训及辐射力度。近些年,随着国家对美育教育的重视,城市的美育教师得到大量补充,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对于农村及边远地区,美育专业教师及师资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这需要我们组织专家团队,借助高校及艺术团体的专业力量,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地区进行美育指导,普及提高其美育教育师资力量。第三个问题是目前美育课程还缺少系统的测评机制及评估指标体系,只有制定了美育的测评标准,将美育课程纳入测评和考试中,才能够充分引起学生及家长对美育教育的重视,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美育素质。因此,我们建议以课题研究为引领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和交流,积极落实教育部美育进中考调研和探索。

  文化艺术报:您提到的美育测评备受社会关注,您为什么认为测评非常重要,测评会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甚至让学生要到校外补课呢?
  王熳:美育测评问题一直是一个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对于是否要测评国家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方向。我想,作为一门课程,只有制定了测评标准并纳入考试,才能行之有效地实施美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美育综合素养。当然美育测评一直以来争议也很大,有的家长担心一旦测评了,就将素质教育变成应试教育了,孩子们的压力就会更大了!其实这个观点是由于对测评的标准了解不够全面而造成的,美育课程之所以要测评是为了更好促进提高美育教育水平,有效普及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非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测评标准是以国家课程标准为纲,以教材为本,测评不会超出课程的范围,不会超出课程大纲要求。因此,学生只要认真上好每节课,就可以完成测评,完全没有必要参加校外补习的。

  文化艺术报:除了测评之外,您认为当前美育还缺少什么?
  王熳:我刚才说了,测评是为了更好地普及美育教育,做的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工作,要求的是全员参与。测评之外,我们还需要为有艺术特长的孩子开辟一个从下至上的艺术展示平台,例如陕西省举办了十几届的“春芽杯”和西安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都是很好的形式,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和认可。随着社会对美育的关注,我们有必要把这个平台办得更好,办得更大,辐射全省的城市农村,让更多的家庭受益。另一方面,建议引导社会美育教育资源广泛参与基础教育,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民间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形成美育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要搭建交流平台,吸收名校垣经验,发挥名师工作室带动作用,加强师资交流培训。特别是面向农村学校、偏远学校、薄弱学校定期进行交流和指导。久久为功,形成良好机制。

  文化艺术报:您作为音乐教研员,在平时工作中如何推动艺术教育?
   王熳:莲湖进校多年来始终坚持教研员下校听评课制度,将教研的重心下移到学校,采取自主下校、蹲点下校与集体下校相结合,听评课指导与参加教研组活动相结合,个别指导与群体研讨相结合,专题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四结合”),以研究者、合作者、引领者、服务者的角色,切实为基层学校和教师做好指导。作为教研员既是指导者也是学习者,在日常的工作中及时总结经验,做好推广,不断总结美育经验。同时采取同课异构、教材培训、美育论坛、课题研究、建立名师工作坊等多种教师学习、提升的形式,形成美育工作指导常态化。一直以来,我们区教育局高度重视美育工作,积极开展艺术示范校创建工作。建立完善一整套工作机制,全程指导艺术示范校的创建工作,有效推动了各中小学的美育工作发展。

   文化艺术报:现在是暑假期间,孩子们如何利用假期提高音乐水平?
   王熳:艺术培养是一个长远发展,积少成多,水滴石穿的过程。暑假对于孩子而言,时间比较充裕,家长可以充分了解、引导孩子,尊重孩子意愿,因材施教,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强化基础训练的同时可让孩子参加合唱队和一些音乐的集体活动,在集体中成长往往进步很快。也可以利用线上平台,聆听名曲,培养乐感。可以陪孩子去音乐厅,现场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复习学校里学过的歌曲,利用网络查找一些视频,甚至包括声乐、器乐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试着学习或了解一些音乐的专项知识。学校老师也可以建一个群,布置一些试听、试唱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


文化艺术报:您认为目前学校音乐工作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王熳:一、坚持并深化“莲湖区艺术节”活动。为了激发学校师生重视热爱美育,莲湖区教育局在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的同时,组织开展多样的活动。每年一届“艺术节”展演不仅为我区师生搭建了艺术展示、互相学习的平台,也激发了他们领略艺术美、追求艺术的情操,有力推进了莲湖区美育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在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莲湖区的艺术教育工作被评为“艺术教育典型案例”,其经验在全国进行了推广。
  二、乐器进课堂,合唱社团有声有色。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别引入竖笛、口风琴、口琴、葫芦丝、尤克里里等小乐器,切实落实乐器进课堂,合唱社团有声有色,有能力的学校组建了管乐队、民乐队等,让学生在初步掌握一门简单乐器的同时,体会乐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在音乐课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学习、了解,刷新自己对音乐、对艺术的认知,最终,部分有意愿有能力的学生主动加入艺术大军的队伍,随着队伍的壮大,莲湖区的美育教育工作蓬勃发展。西安市远东一小的音乐第二课堂、西安市七十中的合唱教学、西安市庆安初级中学的啦啦操等都很有示范性,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三、综合引导,构建大美育格局。莲湖区的美育教育工作不只限于音乐、美术课,更是将美育广泛运用到校园剧、课本剧等活动中。一些薄弱学校在榜样校的引领带动下努力追赶。虽然他们的生源多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没有优秀艺术资源的情况下,家长在老师的带动下,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美育教育,通过不同途径,让学生的素质教育更上一层楼。

  文化艺术报:您认为推进美育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王熳:美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就我的观察来看,接受过美育教育与美育教育较欠缺的孩子相比,前者无论在交流能力、自我展示,还是自信心、对美好生活向往方面都更加从容和强烈。学生在学习、积累艺术知识、技能、方法的同时,丰富审美体验,了解我们国家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提升自身艺术修养,陶冶情操,从而产生对生活乐观、积极、豁达的情感态度,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个人素养,也达到了通过美育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文化艺术报:您对未来的美育工作有什么期待?
  王熳: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在教育部开展的新闻发布会中强调了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体育和美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和艺术人才,也是每一位受教育者应该接受的教育。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非常期待在陕西省美育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陕西省能够尽快建立美育评价机制,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美育进中考相关工作的部署与开展;同时也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美育教育,期待学校、家庭、社会一起推动美育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我相信在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为孩子们建立一个良好有序丰富多彩的美育教育环境、让孩子们在美中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何超锋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