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熠熠,星光焊道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崔孝武 时间:2025-09-04
文/崔孝武 在教师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陕建二建集团新疆公司新员工拜师仪式上那袅袅茶烟,竟将我的思绪拉回到20多年前。那时,我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学徒,捧着焊枪的双手笨拙而青涩。时光流转,如今的我已身处管理岗位,每当工地里焊花闪烁,我总会想起那位对我恩重如山的师傅,他的身影如星光般,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师傅姓杨,是40 年代地地道道的陕西关中人,中等个子,他常年戴着那顶洗得发白的帆布帽,帽檐下几缕钻出的白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师傅文化程度不高,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精湛的手艺。他工作服胸前密布着细小的灼痕,那是他无数次与焊花亲密接触留下的印记,恰似被岁月精心点染的星辰,每一处痕迹都承载着他对这份手艺的执着与热爱。 师者如星。他们或许身处平凡的岗位,如我的杨师傅,在车间一隅,在工地高架,在焊花闪烁的方寸之地;他们或许立于三尺讲台,在书声琅琅的校园,在实验仪器前,在图纸与公式之间。无论身处何方,以何种方式,他们传递的,绝不仅仅是冰冷的技术或刻板的知识。那紧握我颤抖手腕的宽厚手掌,传递的是沉实笃定的力量;那护目镜后专注如炬的目光,熔铸的是对责任与技艺至高的虔诚;那句“焊道要直,脊梁要直”的箴言,刻下的是做人做事的铁骨铮铮!传道者,点燃心灯,指明方向,让我们在混沌中看清世界的轮廓与内心的坚守;授业者,倾囊相授,精雕细琢,赋予我们安身立命、建设世界的本领与自信;解惑者,拨云见日,祛除迷障,在每一次困顿与犹疑时,给予我们破浪前行的智慧和勇气。他们的心血,如同焊条熔入钢铁,无声地构筑起共和国大厦的坚实筋骨,也塑造着我们个体挺拔的脊梁与不屈的灵魂。这薪火相传的,是千百年积淀的智慧结晶,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甘为人梯的无私情怀,更是推动时代巨轮滚滚向前的磅礴伟力! 值此教师节,请允许我,以一名曾经的电焊工学徒、如今工会主席的身份,向我的启蒙恩师杨师傅,致以最深沉的叩谢!更向天下所有以心血为灯、以智慧为火、以责任为基,默默耕耘在“传道、授业、解惑”这条神圣道路上的师者们——无论是传授知识的老师,还是传承技艺的师傅,或是人生旅途中的引路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最真挚的感恩!你们是暗夜中的星光,是熔炉里的火焰,是民族脊梁的锻造者。你们播下的火种,必将在无数后来者的心田里燎原,化作星河滚烫,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攀升的浩瀚苍穹!师恩如山,永志不忘;师道光辉,万古长存! 编辑:魏娟 责编:小木 终审:慕瑜上一篇:七羽重光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