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天山 青春筑梦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崔孝武 时间:2025-08-19
文/陕建二建集团新疆公司 崔孝武 乌鲁木齐的秋日,天空湛蓝如宝石,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细腻的笔触精心描绘而成。周末的时候,风和日丽,心旷神怡,在工作室里有种挥笔舞墨,撰诗咏秋的心动。 桌案上淡淡的墨香弥漫,如雪铺开的宣纸,似汹涌的墨浪飞腾于无垠戈壁大漠之上。大狼毫游弋玉砚,饱蘸浓浓的诗意,驭风吹沙,行云流水,如依势而发的驼队,虬行漫道。我凝神静气,持管运毫,“志在云天”四个大字瞬间跃然纸上。墨如春雨,酣畅淋漓,似奔腾的塔里木河,如刚劲挺拔的昆仑山脊,每一笔都饱含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期许。 恰在此时,五位刚校招到来的青年推门而入。他们带着秦人的乡音,带着西安古城的厚重与涛涛渭水的清润,扑面而来,暖人心怀。青春的气息,焕发出崭新光彩,就像一粒粒饱满的胡杨种子,即将落入塔克拉玛干的浩瀚中,酝酿着一片绿洲。 看着这五位初来新疆的青年,我心中满是感慨与期许。似乎从书法里能够悟出人生哲理。那逆锋起笔的“侧”势,如他们辞别灞柳毅然西行的背影,充满勇气与决心;中锋行笔的“勒”法,是他们初涉工地审视图纸的专注目光,认真执着;“努”笔垂直挺立,似测量仪投射的光柱,坚韧不拔;“策”笔蓄力挑出,又如那攀缘脚手架的矫健身姿,展现出活力朝气。他们是陕二建的希望一代,青春的脊梁背负着新的嘱托和责任。 他们的到来为团队注入新活力,像墨彩孕育的生机。我期许他们尽快适应环境,融入大家庭。坚持不懈地学习,人生也如书法般严谨认真,追求卓越。每个项目都是作品,需用心雕琢、慎思细酌。希望他们在新疆的热土上找到价值与归属感,在困难面前学会坚强勇敢,如胡杨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 编辑:魏娟 责编:晓佳 终审:慕瑜上一篇:笔落堑城 | 富平老城是一处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