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水陆联运济抗战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周吉灵 时间:2025-08-29
文/周吉灵 1938年武汉沦陷后,重庆成为抗日战争时陪都,是指挥抗战与保证前线物资供应中心。而在重庆汇入长江的嘉陵江更是重庆物质补给的重要生命线。嘉陵江自古就是南北走向的天然大运河,长达1345千米,流域总面积居长江支流之首。上游白龙江、西汉水和嘉陵江,直通陕西、甘肃,连结大西北,中游遍布四川全境。抗战时水陆联运,是西南和西北的重要交通战略通道,成为抗战持久进行的加油站。 上古《禹贡》就把嘉陵江上游西汉水纳入与东部水陆联运的规划,汉唐时武都太守虞诩和兴州知州严砺就疏通嘉陵江首开航运,南宋嘉陵江是保障兴州和秦岭一线近十万抗金部队军粮供应的黄金水道,朝廷曾将嘉陵江封为江神,保障了前线后勤物资供给,护佑了南宋江山70余年偏安。 抗战时,西南与西北之间的物资来往运输多取道嘉陵江航运。抗战前1915年先后设置了 “修浚长江上游水道工会”“修浚宜渝滩险事务处”,首先对川江航道进行了局部整治。1935年成立川江航政管理处,随即对纵贯甘陕川的嘉陵江北起陕西白水江镇、南至四川及重庆航道进行疏浚,又经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淘滩施工整理,已经具备为抗战前线提供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军工生产所需的煤、铁矿和生铁等原料的条件。 武汉大撤退时仅川江民生公司从上海、南京、芜湖、武汉、宜昌等地抢运撤退入川兵工器材达16.28万吨、航空油弹器材3.35万吨。还从前线运送伤兵、教师、学生、工程师、医生、难民等总计150余万人,为抗战和大后方建设保存了有生力量,促进了重庆、北碚、四川及大后方工业发展,增强了中国的抗战实力。同时,还从川东运出抗日部队40余万人,有力支援抗战。 1939年又开辟重庆至南充方向嘉陵江航线228公里,完全畅通了嘉陵江与长江航运。1940年8月,为增加抗战前线物资供应,在重庆成立川陕水陆联运管理处,下设嘉陵江运输处、广元办事处,交通运输部派江航副处长凌志斌长住广元,全力改进嘉陵江水运。开展广元溯江至略阳县白水江镇的治滩、炸滩、护堤工程155处,整治略阳县沿江纤道40公里,设置航标、码头等,到秋季正式通航。并于1937年2月修通了宝汉公路和川陕公路,1942年又修通徽(县)白(水江)公路,在广元、略阳县和白水江镇分别设置水陆联运码头,遂即开办白水江至广元间水运和川陕甘水陆联运。使宝广( 宝鸡至广元) 、天双(天水至双十铺)两段陆路与广白( 广元至略阳县白水江)支段水路联通,将川陕水陆联运线陆路拓展到 713公里,水运延伸400公里,水路联运总里程超过1000公里。 鉴于当时汽油紧缺,陆运受限,从宝鸡到广元公路415公里,而宝鸡经凤县、两当、徽县到白水江公路仅115公里,水陆联运减少陆路行程300多公里。同时自白水江至广元水运航运115公里,可通载重三万斤木船,有木船300只,约10日可达。顺水航运西安、甘肃等地货物至四川、重庆,返回时水运西南货物至陕甘,加大了抗战物资供给。使白水江到广元船运由300余艘增加到550余艘。仅水陆联运年运食盐5000多吨,为战区运军米19000多吨,占承运总量的56%,让天水、宝鸡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抗战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 1943年,甘肃油矿局还采用巨型皮筏运载煤油由广元顺江抵达重庆,开创了新的运输方式。 据记载仅在抗战时期,广元至重庆的400余公里航道上,就有10万纤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西南战区抗战物资补给水上长城;四川至略阳县航线上也有船工1600余人,拉纤磨道,血汗交织,拼力向前,每只船一月至少往返川陕运货三次,周而复始,让抗战物资如流水般送往前线。顺水运送自西安而来的布匹、日用百货等工业产品,还有来自甘、青、宁等地的药材、青盐、皮张、绵烟等后勤物资,这些货物通常由马帮、驼队、背挑夫运集到略阳码头,然后装船发运,可直达重庆。再由重庆、四川逆水运送西北地区紧缺的食糖、茶叶、烧纸、竹器、绸缎等,促进了西部发展。一时间,嘉陵江上号子声声,震彻山谷,形成了抗日战争大后方一道靓丽风景线。 抗战时,汉中一度成为重庆的陪都。1938年2月黄埔军校分校一分校迁入汉中石堰寺,蒋介石多次亲临视察。接着西北联大、陕西省医专、南京金陵大学等相继迁入汉中,一时间汉中成为全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北地区的战略大后方。日本飞机从1938年3月13日开始对汉中机场、城区及内迁学校进行了多次狂轰滥炸,给汉中造成了巨大损害。 地处汉中西缘宁略勉“金三角”中心地带的略阳县,自古就有“富山盛矿”冶铁之历史,也是西北地区物资集散地,穿境而过的嘉陵江直通重庆。1940年春,重庆二十一兵工厂派人来略阳商讨订购优质核桃木枪托,并聘请略阳教育家王丕绪为兵工厂筹建士继公学,即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秘密培养现代兵器工业设计管理人才,以增强抗战后续能力,为了保密,对外称士继公学。 略阳辛亥革命烈士张俊彦次子张桐等得知抗战前线物资紧缺,就与兄长张士如、其弟张新吾、张海如筹资7000元,在张家坝亮角林筹建略阳第一冶铁厂,又名生铁厂;地方绅士崔席珍、商会会长杜葆轩等也筹资一万余元,在金池院上马石开办裕华铁厂,两大铁厂于1940年腊月三十同时点火生产,一期持续70天,产铁60吨。随后,在略阳县成立枪支修械所一处,组建百余艘船运商号,采取水陆联运,将铁板和铁制品顺嘉陵江水运至广元、重庆等地,重庆二十一兵工厂系抗战大后方最大的造枪企业,其产品产量为马克沁重机枪18068挺、捷克式机枪10151挺、步枪293364支,还生产迫击炮、手榴弹、子弹等多种军用物资,这就需要大量的钢铁原料及造枪构件枪托。 当时略阳县不仅为士继工学输送了60多名学生,还为重庆二十一兵工厂供应大量的铁板和枪托。同时又请厂内电学专家到略阳县考察筹办骆驼梁水电站,为抗战培养了一批工业技术人才。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学生先后到10余省担任工程师和管理人才,为抗战和后方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如今,在略阳县嘉陵江边还矗立一座江神庙,依然见证嘉陵江运悠久历史;沿途的江镇码头、罝口码头、水西门码头等遗迹还在铭刻着水陆联运抗战的辉煌历史。 注:史料来自《略阳冶铁助抗战》和《抗战时期四川的内河航运》等历史记录2025年8月28日 作者简介:周吉灵(1970—),男,原名周继林,中国作协会员,陕西作协理事及签约作家,秦岭文化学者,《秦岭印象》《秦岭文坛》《秦巴地标特产》主编,大秦岭文化研究院院长,陕西师大文艺学研究生,陕西略阳县文史研究员,略阳县文旅局专家工作站专家。
编辑:西亮 责编: 小木 终审:慕瑜
上一篇: 翘翘板凳记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