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捕鸟往事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张新路 时间:2025-02-10

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苏北农村。
  那时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是土墙草屋顶,小时候没见过谁家的屋顶是瓦片的。母亲常说,土墙好,冬暖夏凉。屋顶是稻秆或麦秆铺的,下雨时,雨水就顺着稻秆或麦秆往下流,如果稻秆或麦秆被雨水冲刷时间久了,就会烂掉。大人们就会爬上屋顶,把烂掉的换成新的,重新铺好。一些小鸟也会在屋顶做窝,把原本铺得规整的稻秆或麦秆搞乱,下雨天房子就会因此而漏雨。人总是在确保自己的生存环境安全以后,才会顾虑其他的物种,哪怕它再惹人怜爱,再弱小无可依靠。将鸟儿驱赶走,便是当时人们唯一会采取的行动。
  但鸟儿总是人类的朋友,每逢春季它总要选择一户人家安家,据说那是那户人家有福气的表现。大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在屋檐下给它们搭个窝,而鸟儿们也甚是聪明,发现人工搭起的窝后,就携家带口地入住了。这就形成了人鸟合住的景观,十分和谐融洽。但是,人们并不欢迎所有的鸟类的入住,一些益鸟拥有优先选择权,比如燕子,但一些害鸟,譬如麻雀,并不招人们的喜爱,因为麻雀数量太多,又经常偷吃庄稼地里的粮食。在那个年代,食物是最为宝贵的东西。人们忌惮它将人类的食物抢夺一空,于是将其毫不客气地归为害鸟,因此也想出许多办法驱赶、追捕它们。
  捕麻雀便是那时候最为常见的事情了,而且是一件乐事,尤其在小孩子眼里。记得以往的寒冬季节,那时候气候还没有变暖,大雪封门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得费好大力气才能将房门从积雪中推开,极目望去,好像到了世界的尽头冰岛,天地就像一幅未着墨的水墨画,只剩留白。冰雪给我的记忆是愉悦的,但是随着这些年的气候变暖愈发严重,人们只能去人造的冰雪天地中去搜寻铭刻在人类基因中的遥远记忆,呜呼哀哉。
  小时候母亲常说的瑞雪兆丰年,在我的记忆中,每遇大雪封门,确实从未饿过肚子。父亲经常带着哥哥姐姐扫雪,草屋顶的雪也随着太阳的升起融化开来,到了夜间温度降低,屋檐处就会挂上二尺长的大冰溜,待到日出晨起后,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将冰溜子折下,准备作零食“痛饮”。天气寒冷,食不果腹,大人们呵斥着,因为担心吃后闹肚子,而小伙伴们吃冰棍的热情却无法阻拦。孩子们在再艰难的处境下,都会由心底生发快乐的情感,这是大人们所不能比拟的。小伙伴们就这样躲在草垛后面,边对着冰溜子“大快朵颐”,边欣赏大人们捕麻雀。
  大地都被大雪覆盖,麻雀没处找虫或食物,只得靠近人居住的房子院落周围寻找食物。看见父辈们在积雪尚未消化的时机,用一个较大的圆圆的篮筐,口朝下,用一根木棍支撑,再用一根长长的麻绳系在木棍上,在篮筐下撒点粮食,作为吸引麻雀的诱饵。
  一切准备就绪,捕雀人远远地躲在麻雀视野之外,一旦麻雀发现篮筐下的食物,跃进篮筐下吃食,捕雀人就快速拉动麻绳,篮筐顺势而倒,小家伙就被反扣在地面。这种追捕游戏只有熟手才能完成,手速慢的、反应迟钝的,麻雀就在篮筐倒下的一瞬间飞去无踪。就像世间许多其他的事物一样,把握好时机极为关键。反侦察能力很强的麻雀,吃一口就飞走了,篮筐下的粮食被一群麻雀吃净了也捕不到一只,这令捕鸟人颇为沮丧和失望。
  印象中,父亲是这个游戏的好手,他反应机敏,行动迅捷,而母亲稍显迟钝,总是错过最佳的捕鸟时机。一旦麻雀到手,大家都拍手叫好。父亲经常将捕到的麻雀用火烤熟,然后分给孩子们改善伙食,这大抵也是当今的小朋友们闻所未闻的事了。不得不说,人在饥饿的时候,能品尝到野味荤腥,是再快乐不过的事情了,而且这食材来源于大自然,总归不是“戕此害彼”了。
  人在小的时候,总能感受到大人们所感受不到的快乐,快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而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渐渐丢失了童年时期的乐趣,渐渐被世俗生活所割裂,心也就愈来愈小。丢失了赤子之心,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
  可惜我们都无法再回头。

编辑:北月 

上一篇:那对老夫妻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