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陕人糖事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时间:2024-09-23

关于“糖”的记忆要从那一篮子绿绿的麦苗说起。
  初春伊始,母亲用小木盆淘洗小麦,浸泡一夜,用篮子控出水,给上面盖上湿毛巾,放在温暖的屋子里,每天早中晚给毛巾淋上水,让麦粒保持湿润,在温度、湿度、时间的作用下,小麦开始冒芽,慢慢地长成两厘米左右的麦苗,绿油油的,鲜嫩可爱。这时候,母亲会把这一篮子生机勃勃的麦苗倒在木盆里,捣碎,然后伴着山泉水打成麦芽浆,再用细密的筛子过滤掉麦子的残渣。
  下来最重要的步骤就是“熬糖”了。母亲将过滤后的麦芽浆倒进锅里,然后烧火,让麦芽浆在热力的作用下慢慢蒸腾水分。这个还是有部分技术在身的,整个过程要不停地搅拌,火候也很重要,火大了容易粘锅、糊锅,“糖”会变苦,火小了不仅时间长,“糖”又太“嫩”。经过大半天的熬制,麦芽浆变成了“糖稀”,就是我们所说的麦芽糖。
  这时就是我们孩子最高兴的时候了,母亲准备将“糖稀”装起来前,会给我们一人用筷子搅一个糖疙瘩,我们就用手举着,然后慢慢吃,让那黏软的甜蜜在唇齿间融化,丝丝地流入胃里,温暖又满足。有时候母亲也会给我们剥一些核桃,用核桃裹上“糖稀”,入口后糖的甘甜伴着核桃的油香,亦是那年月难得的美味。有时候我们也会趁着母亲不注意,上楼到放着“糖稀”的柜子里,小心地揭开盖着盆儿的油纸,用筷子费力地剜上一块儿,偷偷地躲在别处吃完。有时候也会被发现,不至于挨打,数落一顿也是要的。那时候也真是馋,现在想起来都好笑。
  那一盆儿“糖稀”历过盛夏,走过金秋,在农忙暂歇的寒冬腊月又被母亲从楼上的柜子里取了出来,这一天,我们家要做“糖”了。村子里家家户户过年前都要做“糖”,就像杀猪、做豆酱、腌腌菜、做点心一样,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
  做“糖”时,邻居都会相互帮忙的,一大早,几个婶子就来到我家,烧火的、融“糖稀”的、备材料的……热闹极了。随着温度的上升,锅里的“糖稀”慢慢融化变得不那么黏稠,在适当的火候和温度下,她们分批将炒熟的黄豆、崩好的米花、油炸过的粉条、冻后炸过的玉米鱼鱼等倒进“糖稀”里,里面再加上点炒熟的芝麻、花生、核桃,还有吃橘子留下晒干了切成沫的橘皮,用铲子快速搅拌,让每一个食材都包裹上“糖稀”,然后趁热铲到案板上,用两把菜刀将它们拍打成长方体,整个过程要快,因为温度低,“糖”会迅速凝固,不快就成不了型。放置等它们冷却、凝固,切成三角形的片儿,以黄豆为主材的叫黄豆糖,以粉条为主材的粉条糖,以米花儿为主材的叫米花糖,以冻后炸过的玉米鱼鱼为主材的叫鱼鱼糖……以花生、核桃、芝麻作为主材的糖那就很奢侈了。
  母亲会将这些做好的“糖”分类,用塑料袋装好放进柜子里,等到正月亲戚来家里,用碟子装上不同的“糖”,还有锅巴等其他小吃,凑上八碟儿,中间再放上一盘点心,端上自己家做的鸡蛋玉米醪糟,这就是招待亲戚的第一餐。
  “糖”伴着我的整个童年直到上了大学,母亲总在正月要开学时装上一袋让我带到学校给同学吃,其实除了我们那里的人,没人吃得惯。但是我总会带着,去了学校也会热情地和大家分享,剩余的大半,全是自己在想念的时光里一点点吃掉的。
  渐渐地,老家的邻里们都不做“糖”了,主要是孩子们长大都奔向了远方,年龄也大了,做“糖”费事又劳累,最后也没人吃,放久了又会化掉,白白浪费了。
  朋友从老家的县城买到给我带来,我欣喜又感动。思绪迅速把我拉回到小时候,记忆的藤蔓在心底蔓延,拨开时光的云雾,我站在灶台边,看着厨房里忙碌着做“糖”的母亲和婶子们,她们用力地拍打着还没有成型的“糖”,说着话,时而爽朗地笑。有一个小女孩儿站在案台边,不时用小手捡拾着散落在案台上的碎“糖”塞进嘴里,满足而幸福地笑。

编辑:北月

上一篇:墨耘·曾广闲文专栏莲花辿(中)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