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1924鲁迅长安行》(连载17)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时间:2024-09-02

第七章
  仿牛津大学“造运动”:
  西北大学暑期学校设立之初衷

  西北大学暑期学校的设立,来自时任西北大学校长傅铜的擘画。
  1924年3月,傅铜由北京女高师哲学部主任转任西北大学校长。5月8日,大总统令发布了任命。实际上,在刘镇华计划筹建西北大学伊始,傅铜就全程参与了师资的选定聘任以及其他事宜。在1923年7月举办的陕西省城学术会上,也可以看到幕后傅铜的身影。
  傅铜,字佩青,曾用名傅虚舟,1886年出生于河南省兰考县,现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1899年中秀才,1901年为开封府学廪生。1902年考入河南大学堂,1905年受河南省官费资助,赴日本留学,先后毕业于东京巢鸭弘文学院和东洋大学哲学伦理学专业。1913年回国,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讲师。不久转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和伯明翰大学学习,并师从英国哲学家罗素研究哲学,1917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19年,傅铜赴日本东洋大学攻读哲学博士。1920年,罗素来华,傅铜陪同到各地讲演并兼翻译工作。罗素回国后,傅铜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邀,前往北大执教。曾任文学院院长(当时胡适、冯友兰均为文学院教授)、哲学系主任、哲学系教授。1922年,武汉佛学会在中华大学礼堂举行讲学会,傅铜与印顺法师、梁启超等应邀做佛学演讲。
  刘镇华之所以选择傅铜担任西北大学校长,同乡关系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傅铜为著名学者——曾游学欧美,学有所成,富有眼光,在当时颇有影响。傅铜是中国研究哲学的带头人之一,是我国第一位参加世界哲学学术会议(在伦敦召开)的学者。1921年5月,傅铜创办《哲学》季刊,“对中国来说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正如《哲学》第一期后记所言:“我国自开国以来未曾有过哲学杂志,现在竟有了,无论好不好,总是破天荒。言念及此,很可喜欢;世界各文明国大概都是许多年前就有了哲学杂志,而我国直今日才有。言念及此,很可惭愧。”在宇宙问题上,傅铜主张“轮化论”,认为“不论进化论或退化论,都不可单独强调之,二者必须相结合去认识、去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将问题说明白”。在人生观问题上,他认为“人生就是人的生活,主张一种乐观的、民主的、开明的人生观,反对保守的、封建的旧框框,并主张人的生活情趣应该随着时代变迁而改进”。他著有《知行难易问题之根本解决》等书,均系实事求是的哲学论著,并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哲学、伦理学方面的学术论文。
  傅铜上任西北大学校长不久,即有“拟藉暑期间延聘各大学教授来陕讲演,藉以宣传文化,输入知识” ——筹办“暑期学校”之计划。傅铜在牛津大学求学时,对牛津“造运动”即“为不能入大学者设法俾得略莸高等学识之谓”颇以为然,故云“此我暑期学校之所以设也”。在同当时的陕西省教育厅厅长马凌甫商议妥当后,傅铜将设立暑期学校的计划上报省长兼督军刘镇华,得到同意支持。傅铜遂去函邀京津宁著名学者数位,一开始并没有计划邀请鲁迅,北大学生王捷三(陕西韩城人)向傅铜提议,鲁迅也应该在被邀之列。王捷三与王品青经常到鲁迅家中请教,知道鲁迅有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杨贵妃》的计划,并有去西安一游之意,便以“孔子西行不到秦”(韩愈《石鼓歌》)之语劝鲁迅游陕。很快,傅铜致信邀请鲁迅赴西安讲学。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因素和考虑,鲁迅爽快地接受了邀请。
  关于暑期学校成立之初衷,傅铜在由西北大学出版部1925年3月29日印行的《国立西北大学、陕西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讲演集》的序中交代得颇为清楚:
  曩在英国牛津大学,闻一分校校长之演说曰:“圜桥大学造人材,牛津大学造运动。”所谓“造运动”者,为不能入大学者设法俾得略莸高等学识之谓,此我暑期学校之所以设也。初以办理较迟,通知未周,颇虑听讲者寥寥,有负诸讲师不远千里之雅意。及开校后,报名者竟达七百余人,而在校外讲演时,听众之数,又超过之,秦省教育界之前途,即此可乐观矣。去夏中外学者,在西安及三原所讲,多未记录,众以为憾!此次遂有《讲演集》之编,今当第一册印就,爰应编辑人晁君松亭之请,勉赘数语以为序。(按:原序无标点,今标点为单演义先生所加)
  傅铜序后,又附录了时任陕西省教育厅厅长马凌甫的序,记叙了设立暑期学校的过程:
  甲子夏,西北大学傅佩青先生拟藉暑期间延聘国内各大学教授来陕西讲演,藉以宣传文化,输入新识。余甚韪其议,遂合词呈明省长,组织暑期学校,招集各县办学士绅,共同研习。所聘讲师,类皆海内名流、学术专家。虽为时仅一月,而取精用宏,所以饷我桑梓者,为效至钜。古人三余读书,寸阴是竞,暑期学校之设,其意亦犹是耶!讲事既蒇,将以讲案裒集成帙,付之椠铅,谨缀数言,以述缘起。(按:原序无标点,今标点为单演义先生所加)
  由傅铜之序可知,暑期学校设立的初衷,是模仿牛津大学“造运动”。实际上,当时国内各大学纷纷设立暑期学校,傅铜也受到这一风气的影响。傅铜的想法得到了教育厅长马凌甫的响应,两人“遂合词呈明省长”,得到刘镇华的支持,并很快设立了暑期学校筹备委员会,校长傅铜任委员长,法科主任蔡江澄任副委员长。暑期学校的组织分七股:(1)庶务;(2)会计;(3)文牍;(4)登记;(5)课程;(6)印刷;(7)招待。除印刷和登记由教育厅派人负责外,其余五项由西北大学和个别中小学教职员分担。
  (未完待续)

编辑:北月 

上一篇:《长安》(连载225)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