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曾氏“三子 ”(5)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墨耘 时间:2024-08-30


文/墨耘

    

读书之“笨”
  公元1825年的腊月,一个数九寒天的夜晚,在湖南湘乡,有一户人家,当众人都已经进入梦乡时,一个十四岁少年正在屋内秉烛苦读。几个时辰过去了,短短的一篇文章他反反复复读了无数遍,还是背不下来,但他没有放弃,继续读。这时,忽然从床底之下钻出一个陌生人,对着他斥责道:“就你这么笨的人还读什么书?还想科考光宗耀祖?没见你这么笨的人,我听几遍就会背了。”说完,当着他的面一字不差地背完那篇文章,扬长而去,留下少年在那里目瞪口呆。
  这个读书少年,就是曾国藩,而那个数落并背书的人,是一个盗贼,事先潜入曾国藩家床底,本想等他入睡之后行窃,没想到遇到这么个愚笨苦读之辈,盗窃不成,只好羞辱一番后溜走。笨拙的曾国藩,一辈子坚守读书习惯,最终成为一代大儒,而那位“聪明”的盗贼,湮没在历史尘埃里了。
  曾国藩二十一岁时第六次参加秀才考试,考前做足了功夫的他,自认为考得不错,结果发榜之日,却被悬牌责其“文理太浅”。这件事对他刺激很大,他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是方法不当。他祖父读了一辈子书也还是个童生,父亲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43岁那年才勉强过关,他们一家读书采用的都是死记硬背的方法,所请老师也是这么教的,方法不对,努力白费。经过反思,他终于悟出在逻辑框架下的背诵才有效果。豁然开朗的曾国藩学习上开始融会贯通,从此一发不可收,转年,他第七次参加考试,中了秀才;又一年,中举人;又四年,中进士,点翰林。
  曾国藩曾经自嘲地说:笨拙大有好处,这样的人会更谦虚;长期接受挫折教育的人,会拥有更强的抗击打能力;不懂取巧的人,会更踏实。用现在观点看,曾国藩的智商虽不高,但逆商极高,他几十年如一日,守拙去巧,刻苦读书,孜孜不倦,终获取传奇功名,实现了个人理想,并给后人做出了表率。


编辑:晓佳

上一篇:长篇小说《大陕北》(连载158)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