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中国人的大局观(连载 80)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穆涛 时间:2024-04-24

文/穆涛

  官话鬼
  这一个故事的缘起,是一场庙会。
  河东运使吴云从,升职做了刑部郎中。初到京城,一切都觉着新鲜。这一天恰逢庙会,家人抱着小公子去凑热闹,逛的时辰长了,小公子在路边撒了一泡尿。尿过之后,孩子却哭闹不止,家人怎么哄也没有结果。败了兴致,只好废然而返。
  半夜时候,小公子忽然开口说话,声音却是陌生的,操着官府腔,一口官话:“怎么小孩子这般无礼,尿在我头上?我跟你没完!”接下来吵闹纠缠了一夜,天明方止。
  吴云从很是气恼,知道儿子误撞了难缠鬼。早上起来到城隍庙烧一纸文书投诉:“我南方人也,无故小儿撞着说官话鬼,猖獗可恨,托为拿究。”吴云从是刑部郎中,以公文格式作文书,城隍见后,纵是阴阳两界,但官心相通,立即着令查处,这一夜于是相安无事。
  第三天晚上,小公子病又发作,这次说话声音由一个变成多个,仍是官话:“你不过是个官儿罢了,竟这样糟蹋我们的老四,咱们兄弟今日来替他报仇出气,快备些酒来喝喝。”夫人迫不得已,急忙应酬:“给你们喝,给你们喝,但不要闹。”于是一鬼喝毕,一鬼又喝。其中一鬼还嚷嚷着讨要前门外的杨家血灌肠做下酒菜。这个细节露了馅,杨家血灌肠是南方的物产,以血和糯米混合灌制而成。吴云从是南方人,知道血灌肠的来历,判断这几个鬼也是南来客,于是上前扇了几个巴掌,说:“狗奴才强转舌根,学说官话,再说还打。”
  天明之后,吴云从再到城隍庙投诉沟通:“官话鬼又来了,求神惩治。”这一天晚上,吴云从听见院子里鞭挞声不断,几个鬼连连求饶。
  自此以后小公子病愈体安,一家人再无忧心事。
  官话,通常指官府话,也指京城的方言。但明清两朝有些例外,明朝的官话是南京话,尽管第三任皇帝朱棣迁都北京,但南京官话的习俗一直袭用,而且一直沿用到清朝中期。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北京城的高端聚会场所,所流行的不是京片子,而是江淮方言。《子不语》的编纂者袁枚,生于康熙末年(1716),卒于嘉庆初年(1798),享年八十三岁。这个时间段内,正是清朝政府极力推行以北京方言为官话的时候。官话鬼这个故事,呈现的即是南京官话与北京官话交织变化时期特定的语言氛围。
  内装修
  我们的中医很了不起,用风和气的原理解释人的身体。
  关于风和气,描述得最早也最文学的是庄子,“大块噫气,其名为风”。风是无形的,我们走在旷野里,被风簇拥着,那是身体的感觉。风吹皱一池春水,那是水的响应。风也是无声的,我们听到的声音,风声鹤唳,冷风嗖嗖,狂风怒号,是风碰到了东西,摩擦碰撞引发的动静。风碰到实的虚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有些如击鼓,有些如拿捏笛箫,有些如撩拨琴瑟,有些简陋的就是喇叭唢呐。庄子还发明了一个词,叫“吹万”,世间万物的千姿百态,都是大自然这么“吹”出来的。
  风协调着世间的万有。和谐了,则风和日丽,风调雨顺。风遇到梗阻,风云突变,就会出问题。小一点的问题如台风、龙卷风、飓风,夹带着沙尘暴;大的问题如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气候出现异常,大旱、大涝、酷暑、奇寒。吹万是大环境,大环境是人力不能左右的。有人类历史以来,大环境没有什么变化,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大江大海,基本还是老样子,中间出现的局部问题,都是人类自酿的苦酒。由此也可以印证,“人定胜天”那句话,是一句妄语。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小地球,也可以叫小宇宙。一个人起早贪黑地忙碌,就是地球在一天一天自转。我们的身体被风内控着,意气风发,神清气爽,满面春风,甚至趾高气扬,都是风在体内运行正常的形态。风行不畅,麻烦就来了。风在“窍”处遇阻,会打嗝、放屁。风滞在经脉上,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包括痛风这些病状就出现了。这些都是小麻烦,中风就复杂了,不仅仅是风行不畅,是风控制不了身体的局面了。中风的初级阶段头晕、眩晕、肢体麻木,高级阶段的恶果就不用我说了。
  一个老中医告诉过我两句顺口溜:一句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指的就是风在体内的运行原理;另一句是“有病没病,防风通圣”。“防风通圣丸”是老方剂,如今已是中成药,很普通,很便宜,两三块钱就给一大包。药普通,效果却神奇,有病治病,没病调理身子。
  风和气不仅是生理的,还连着心理。喜怒哀乐是生理的,但和心理纠缠在一起。心安理得,心澄意远,也是这一层意思。生理和心理是意识的基础,说地基也行。意识的俗称叫“念头”。一个人从早晨醒来第一个念头计算起,到晚上睡着之前最后一个念头(把梦想排除在外),一天之中要生出多少“杂念”?主动的,被迫的,潜意识的,下意识的,恐怕再细心的人也不便统计出来。
  这些念头串联在一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人活一辈子活啥呀,就是活这些念头。万念俱灰是形容一个人活够了,活烦了。故此,儒家才强调明心见性,修身养性。道家不仅修心,连身子骨都修。儒和道两家都是围绕着一个人的“万念”去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修身养性是内装修,但内装修妥帖了,还要有所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如果一辈子碌碌无为,应该是最大的憾事。
  (未完待续)



编辑:晓佳

上一篇:书房沟(118)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